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室外教學的氣氛相對活躍。教師在傳授動作要領時,學生的注意力往往被體育器材所吸引,聽教師講課的精力不夠集中,致使教學任務難以完成。許多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只注重練習,不去領會動作要領,不但動作不規范,還容易出現摔傷、扭傷等傷害。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在短時間內把握動作要領,規范練習,是體育教師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結合幾十年的教學經驗,我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口訣教學法。
1仔細研讀新課標,深入鉆研教材,正確掌握動作要領,抓準動作關鍵。許多體育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上體育課根本不備課,“一個口哨一個球,全班學生操場游”。這樣是不能上好體育課的。體育教師如能在課前認真鉆研教材,并在器械上反復練習,通過自己的體會,仔細分析動作要點、難點,把握完成動作的關鍵,把自己學習的體會編寫成口訣,傳授給學生,教學效果非常好。以小學五六年級教材“支撐跳躍”為例,它的踏跳動作和兩臂依次支撐,必須在口訣中講明;過箱時要求兩腿并攏并與上體成直角騰越過箱,這是騰越動作質量的關鍵,也是動作的規范要求和難點,口訣中應突出這一點。由于絕大多數學生都習慣左腳踏跳,因而可把口訣編寫為“左腿踏跳右腿擺,兩手依次撐箱蓋,直角支撐騰越過,推手展髖雙腿落”。這四句口訣基本上概括了動作要領,突出了動作重點。又如六年級低單杠,俗稱盤杠子,打滴溜,學生不敢做,主要原因是不能掌握動作要領,我把它編成這樣的四句話:“仰臥懸垂臂屈伸,屈臂蹲懸垂擺動,穿臂翻懸靠杠動,高杠屈臂懸垂落?!庇眠@樣的口訣進行教學講解,做到了少而精。
2編寫和選用教學口訣應力求通俗易懂、精煉順口。口訣編選的詞語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語言習慣,避免文字艱澀,應選用通俗易懂、學生熟悉的常用詞語。而且要以教材上的動作要領為依據,字斟句酌,力求用準確精練、句尾音韻相同或相近的三言兩語,重點突出地把動作要領概括出來。在五年級技巧課中,有各種滾動與滾翻的動作,由于學生很少練習這樣的動作,在墊子上做起來動作很不規范,這時幾條簡單易學的口訣,對提高學生動作的協調性有很大的幫助。如“屈膝彎腰頭下低,雙手用力背貼地,就地一滾姿不變,雙腳并攏身直立”,這樣的口訣讀起來順口順耳,做起來順手順腳,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反復朗讀幾遍,當時即可記住。學生知道了動作要領,就能自覺地用口訣去指導練習,學習效率很高。
3口訣一般以兩句或四句為宜,每句字數可視需要確定。口訣過簡概括不了動作過程和要領,過繁則又難以記憶,不便教學。一般較簡單的動作不必硬湊四句,如進行技巧“前滾翻”教學時,用“含胸收腹要低頭,手撐滾動身似球”兩句口訣即可。而相對困難復雜的一些動作一般用四句為宜,如跳箱游戲,許多學生沒有跳的經驗,其實難度并不大,缺乏的是自信和勇氣,這時給予學生的鼓勵比什么都重要,于是我編成這樣的口訣:“助跑跳上再蹲撐,屈腿跳下提膝伸,腳尖著地身輕盈,勇敢超越我能行?!蓖ㄟ^這個動作,能鍛煉學生的協調平衡能力和同伴之間的協作精神,對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克服困難具有積極作用。
4教學口訣應和動作示范緊密配合,通過視覺和聽覺兩個途徑,促使學生盡快地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我一般采用以下順序進行體操教學:(1)講清動作名稱,正確示范兩次。(2)盡可能放慢速度完整示范一次,同時配以口訣進行講解,以示范顯示動作要領,以口訣加深動作概念。(3)根據需要酌情做正誤對比示范,簡要指出動作關鍵、易犯錯誤之處,介紹保護和幫助方法。(4)教師重述口訣,同時帶領學生朗讀二至三遍,盡可能要求學生當時記住。(5)組織學生反復練習,教師注意用口訣或簡潔的語言強化正確動作,糾正錯誤動作,加強個別指導,不斷提高練習質量。
口訣不能代替精細的要領講解,二者應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口訣教學應區別不同教材和教學階段合理使用,較多用于新教材的初學階段。因為,從認識動作、形成動作技巧的規律來看,學生不可能對動作的每個細節都注意到,都掌握好。他們此時的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幾個主要環節上,練習中常記住了前面,忘記了后面,所以初學階段無需講得太多和要求過細。用少而精的幾句口訣來講解,正好適應這一階段的教學需要。隨著動作技巧的初步形成,必須在下一階段的教學中,根據需要對重點環節和困難動作單獨進行重點突破,進行清晰明了地講解,以不斷提高動作質量和技術水平。
(作者單位:江西省鄱陽縣鄱陽鎮五一中心學校)
責任編輯: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