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時代,學生學習需要創新,教師教學更需要創新。在現行新教材的教與學的過程中,無論教師還是學生,了解教材特點,掌握教材內容,是學習英語的關鍵。
新教材從內容安排到結構編排以及采用的教學方法等方面都著眼于努力實現新大綱規定的教學目的: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開發智力,培養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了解文化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內容來說,新教材與原教材一樣,共分16個單元,以4課為一個單元,但對每個單元的內容做了一些調整。根據新大綱的規定,初中每周有4節英語課。每個單元的教學可用5節課完成,復習單元用4節課。每個單元的最后一課以復習為主,根據需要可安排測試。內容變化具體表現在:
1增強語言實踐的量。根據新大綱提出增加閱讀量的要求,學生用書每個單元由原來的4頁增加到5頁。最后一課為2頁,每個單元的最后一課以復習為主,根據需要可安排測試。練習冊每個單元由原來的4頁增加到6頁。前3課為每課1頁,每課2~5個練習題;第4課共3頁,7~10個練習題。其中有些練習標有號,僅供有條件的班級選擇用。
2適當調整了詞匯量。新大綱在原來詞匯表的基礎上增加了220個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和交際中所需要掌握的詞匯。初中二級要求掌握800個左右的單詞和認讀400~500個單詞,詞匯不再按技能區分等級,而只分為掌握和認讀兩類。新教材逐步編進了新大綱所增加的詞匯,其中學生用書第一冊(上)共收錄了約300個大綱詞匯和50多個非大綱詞匯。詞匯表中大綱詞用黑體標出,非大綱詞和白體標出。同時在附錄部分增加了單詞按詞性分類表和縮略詞表,目的是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
3語法項目為語言運用服務。新教材對語法項目做了適當調整。把原來初一下冊的there be結構移到上冊學習,同時,更加強調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學習語法。新教材大力提倡把語法置于不同生活情景之下來學習,以達到交流目的。在進行必要的語法講解時,可暫不出現或少出現語法術語。
4加強了寫作訓練。新教材力圖改變原教材比較重視聽說訓練而相對忽視寫作訓練,書面表達練習缺乏系統性的遺憾,從一開始就安排了不少抄寫字母、單詞、句子的練習,同時讓學生注意標點符號、字母大小寫,了解英語句子與漢語的異同,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新教材重視以人為本,強調素質教育,新教材的編寫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思維能力,使學生獲得為適應學習化社會所需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在學習的基礎上了解文化差異,發展健全的人格,培養合作精神和社會公德意識。其特點如下:
1重視語言應用。新教材提倡在理解的基礎上習得語言,積極地運用語言,而不是單純地學習語言知識。因此,新教材每個單元力圖通過任務設計(task based)的形式,介紹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多種形式的交際性活動,如角色扮演(Role-play)、信息差(Information gap)、解題(Problem solving)、猜謎游戲(Guessing games)等。其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的語境,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2激發興趣。新教材根據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安排了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的教學內容。就第一冊而言,所有插圖都改成了孩子們喜愛的卡通畫,編排了大量的歌曲、游戲、猜謎、對話、角色扮演活動。另外,還選擇了一些節奏詩(chant),這些富有韻律的小詩,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訓練他們的語音語調。教師教學用書在每個單元的最后,還提供了一個some ideas for extra practice or enrichment的欄目,從培養興趣的角度補充一些有益的教學活動方法及建議。
3體現真實。新教材所選擇的語言材料及所設計的語言情景力求真實,盡可能反映學生的現實生活。如:安排學生通過識別電話號碼、傳真號碼、手機號碼、車牌號碼、郵政編碼學習英文的阿拉伯數字表達;通過一張火車票學習時間、車次、價錢的表達;通過計算機鍵盤學習英語的26個字母……
4反映時代變化。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新教材的內容盡可能地反映了時代的變化,如網絡、電子郵件,香港、澳門的地理位置等知識都體現在課本內容中,在新教材的開始幾個單元,通過單詞的拼讀了解一些經常在報刊上出現的縮略詞,如HK,IBM,ID,PRC,RMB,SAR等。
新教材鼓勵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在呈現語言知識時,盡量提供有實際意義的情景,啟發學生動腦筋,讓學生自主推測、發現、歸納,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能力,培養他們的觀察、注意、聯想、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的能力。
(作者單位:上饒市第七中學)
責任編輯:余 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