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一:激發興趣,樹立自信
1.放低要求,消除障礙。把二年級學生的練筆拿來展示,告訴他們這就是基礎作文,有的已經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我們三年級要做的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進一步把平時發生的事、想說的話或看到的景物有條理地寫下來。
2.放大優點,快樂習作。每次發作文本時,學生最關心的不是老師給他修改了什么,而是老師給他的評價,老師給他畫了哪些精彩句段。在作文批改時,只要學生的作文中有一個好詞語、好句子畫上波浪線,就給予贊賞和加分。對于好素材,就及時表揚肯定,經常請他們大聲地朗誦自己習作中的精彩句段,評選為“小作家”。這樣放大優點,學生就會越來越喜歡“片段習作”。
策略二:提前準備,積累素材
1.在實踐中收集素材。三年級教材很有特點,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無論是課文還是園地,都圍繞這個主題展開。例如,第一單元是圍繞“我們的課余生活”展開教學的。教師可要求學生把課余生活記錄下來,并指導學生怎樣記錄。首先問學生什么是課余生活,經過與學生交流后,讓他們明白課余生活可以是游戲娛樂活動,如踢毽子等;可以是課余輔導訓練,如學跆拳道等;可以是家務勞動,如打掃衛等,要求學生留意自己在課余做的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學生知道記錄什么后 ,接著指導學生怎樣記錄。有了要求和方法,學生就會注意觀察自己的生活,為作文準備了很多生動的素材。
2.在閱讀中積累語言。習作要寫得優美生動,跟平時積累優美詞句分不開。在寫作前,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去積累相關內容的好詞佳句是最有效的,大部分學生就能立即用上這些好詞佳句。三年級作文是起步階段,學生很多時候是在模仿中起步,在模仿中提高。學生課外書讀多了,自然就視野開闊。
策略三:例文引路,學法遷移
1.學習例文,以讀促寫。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未來的……》時,經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有個學生寫未來的教室就用上這樣的寫法:教室里最新奇的要數桌子和椅子了。桌面就是一塊電腦顯示屏幕。黑板“下崗”了,老師根本不用走來走去,只要坐在講臺的電腦旁,操縱所有的電腦來教學?!逼沃械摹跋聧彙本褪菍W生對課文的寫法的學習。
2.拓展渠道,訓練多樣。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僅靠幾次習作是不夠的,應給學生提供各種機會讓他們練筆。三年級教材上冊安排了四次小練筆,而下冊安排了三次小練筆。而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練習不失為提高作文能力的好渠道。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給學生提供有效借鑒的對象和創造的依據,及時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創造性運用練習。
(作者單位:江西省湖口縣張青小學)
責任編輯:余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