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要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還必須開辟第二課堂,即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何開辟第二課堂?應開展哪些輔助形式的教學活動呢?
一組織學生舉行知識競賽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行的再教育。新學期開學初,為了糾正初一年級新生的不良行為,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我們思品組的老師與學校政教處配合,組織初一新生舉行了一次富有教育意義的“遵守校規校紀,做一名合格的初中學生”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活動。通過這種競賽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能力,豐富了學生生活,實現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再教育。
二開展各種富有意義的主題教育班會,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在各班主任的支持配合下,我們指導各班學生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班會,如“珍愛生命,安全出行” “我是集體的小主人”等。學生在班會上暢所欲言,交流對主題教育的認識和感想。通過交流,促進了學生思想的升華,加深了他們對集體、對社會、對人生等許多問題的認識,提高了他們愛生命、愛學校、愛祖國的思想覺悟。班會課交流之后,我們又從各班選出了一部分比較好的稿件,推薦到學校廣播站播出,同時張貼在學校宣傳窗里進行展示。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好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更能起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三開展時事點評活動,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心。要求有條件的學生每天看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每周開展一次時事點評活動。例如,我國“神七”成功實現了中國人“漫步太空”夢想,它象征著祖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我們利用之一資源教育學生勿忘國恥,發奮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學生們的情緒慷慨激昂。學生用發自肺腑的誓言把個人的命運同國家的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增強了使命感和責任心。
四指導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和撰寫調查報告,提升學生自我教育能。自我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一種方法,要求教育者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階段予以適當地指導,充分發揮他們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覺性、積極性,使他們能把教育者的要求,變為自己努力的目標。自我教育不是個人孤立地閉門修養,而是強調要結合實踐和學生的集體活動來進行。我們引導學生經常開展“做好事,送溫暖”等活動,通過思想品德課第二課堂活動進行。
(作者單位:江西省安遠縣第三中學)
責任編輯:鐘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