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著學生的愛,因為夢著學生的夢,所以悲傷著學生的悲傷,幸福著學生的幸福……”唱著自己改編的歌,回想起走過的7年教育路程,一種幸福的感覺涌上心頭。但是最初走上三尺講臺的我并不是這樣的。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每每看到學生稍犯一點錯誤,我就會大發雷霆,有時發火發得自己都莫名其妙。
記得有一次,班上的小楠沒有交語文作業。科代表告訴我后,我把他叫到身邊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頓電閃雷鳴般的訓斥。等我發完火,只見他一臉委屈地小聲跟我說:“劉老師,昨天我把作業本交給你了,但是你沒有發給我。”這時,我才想起昨天由于小組長的疏忽沒有收小楠的作業,他自己交給我后,我批改完就隨手放在了辦公桌上,沒有發給他。看著小楠水汪汪的一雙大眼睛,我的臉一下子紅了。
于是我開始自我反思。大學時的我文靜內向,從來不跟別人大聲講話,動輒發火絕對不是我的風格。但參加工作短短三年,為了能夠樹立光輝的班主任形象——嚴肅、有威信,我幾乎不帶笑容走進教室,遇到犯錯誤的同學總是一頓訓斥。作業風波讓我恍然大悟,退一步海闊天空啊。所以每當剛要發脾氣的時候,我都會告訴自己冷靜十秒鐘,想想應不應該發火,發火真的有用嗎?冷靜十秒鐘將會給學生多一點空間思考,多一次機會解釋,多一點公平,少一些冤枉。冷靜十秒鐘將會使自己更加平和,使師生關系拉得更近。
隨著時間的推移,認識的提高,我終于在學生面前樹立了一個“和藹”的形象。因為我明白了沒有平等的師生關系,沒有和諧的課堂氛圍,沒有民主的教學作風,是什么都不會有的。漸漸地在孩子們的談話中,我成了他們的朋友,孩子們看見我就會像小鳥一樣飛到我身邊,“劉老師,劉老師”叫個不停。
這個學期我班建了一個圖書角,這個活動不但可以豐富孩子們的課外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為別人付出、與人共享歡樂的品質。我要求學生在書的扉頁寫上自己的名字,放假時都各自發還。為免圖書丟失和破損,班里還制定了幾條規則,這些書是不能帶回家看的。
可有一天班里的圖書管理員發現了破綻:“不好了,劉老師,咱們的圖書角里少了一本書!”我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但我仍然堅持冷靜十秒鐘的原則。我輕聲問:“有沒有數錯呢?”“絕對沒有,我都數了好幾遍,就是少一本。”管理員恪盡職守。我說可能是看完書忘了放回書架,大家各自找找。這時我發現小翊也裝模作樣地找了一遍,我好像意識到了點什么,說:“我們規定書不能帶回家,可也難免有同學沒留神忘了還書,和自己的書弄混,就帶回去了。如果誰找到,明天單獨交給我就可以了。”
第二天書還是沒有回來,但我發現上課的時候,小翊的頭一直低著不敢看我。小翊可是我們班的高才生,不但成績好,而且還有書法和朗讀的特長。這樣一個學生是不可能做出有損他人的事的,肯定另有原因。只是內向的她不善于表達,又怕被同學誤解,沒有勇氣站出來,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想,還是不要點破為好,于是我說:“老師很高興有人這樣喜歡這本書,我想她一定想好好看看這本書。書本來就是讓人看的,既然有同學這樣喜歡,老師很高興,相信她一定會保管好的。”聽了我的這番話,小翊漸漸把頭抬了起來。
時間一天天過去,我漸漸淡忘了這件事。可盡職的圖書管理員卻一直在留心這件事。終于有一天她興奮地跑來告訴我,書回來了。原來是陳翊的表姐把書借了去,固執而又酷愛看書的表姐認認真真地看完了全書,而且做了筆記,所以耽誤了還書。
語文課上我拿著書表揚了小翊:“小翊同學把我們的書找回來了,這說明她是一個負責的孩子,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做人,第一是誠實。什么叫誠實?小翊這樣做,就叫誠實。希望大家都像小翊這樣做一個誠實的人……”同學們鼓起了掌。“不過陳翊有一點做得不夠好,就是沒有及時和老師同學溝通,你應該相信老師和同學,如果你及時把情況向老師匯報,和同學交流,那大家也是不會責怪你的。同學們,你們說對嗎?”“對!”
書回來了,終于回來了,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沒有冷靜的處理,那又會是怎樣的結果呢?我不敢想象。10秒,可能微不足道,但如果這10秒能讓一個人感受到關愛,得到應有的尊重,這l0秒豈不十分珍貴!冷靜l0秒,我們看到的將是一張快樂、積極、自信的臉。
(作者單位:廣東珠海市香華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