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大家常言:教育有四難——體制難動,教改難行,學生難教,教師難做。在此不談其他,單說“教師之難”。有教師說:教師之難,不在教書在育人,教書易,育人難。此話欠妥。教書育人本為一體,人為割開,是不懂教學,更不懂教育。
韓愈的觀點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雖說與時俱進,今天應充實“師者”之能,豐富“師者”內涵,擴大“師者”外延,但真正能“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該忝列到優秀之中。孔夫子講學,杏壇圍坐,微風拂面,瀟灑愜意;陶行知解放學生,在做中體驗,瀟灑滿意;魏書生相信學生,自主民主,瀟灑得意……其實,做教師就應該化“難”為易,瀟灑從事。
一
讀書積淀,興趣盎然,是瀟灑。
教書必須讀書,讀書卻不惟教書。書之營養,能使人潤澤心田,陶冶情操,激活想象。既增大生命厚度,又擴大生命寬度,還加大生命強度。如此生命,自然值得稱道。孔子“韋編三絕”“三月不知肉味”,陶淵明“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劉禹錫“調素琴,閱金經”……此皆謂乘興而讀,灑脫怡然。古之先賢,手不釋卷;今之教師,也當視書如友,相伴交談,親密無間。日間,尋求一隅;夜晚,挑燈閱覽。沉浸其中,暢游其里,忘塵世之喧囂,摒世間之名利。靜則心如湖水,動則思如狡兔。
綜觀良師,無一不渴求讀書,無一離開過閱讀。積淀深厚,功力自然強大。專業發展理念,宗旨也就在此。教師閱讀,眼中有書,心中更要有人。書為人用,人由書養。書人合一,乃妙讀之境。只是,此處所言之“人”,有教師自己,有學生,還有身邊之人。
書多任我讀,時間由我控,動靜我自知,古今在心中。
二
師生溝通,樂在其中,是瀟灑。
學生屬個體,鮮活有生命。若要施教,必先了解。教育上,這是前提,是根本;人道上,這是關愛,是尊重。“了解”的范圍很廣,包括學生心理、個性、家庭狀況以及成長經歷等。了解的一大途徑就是溝通。溝通需蹲下身子,溝通需平視對方,溝通需微笑細語,溝通更需一顆天真純潔的童心。
童心善創造,童心愛幻想,童心性單一,童心性純真。童心喜歡放風箏,童心喜歡捉迷藏。成人都有過童心,都歷過童年,細思量,那僅是轉瞬事,已淡忘多年。致使施教時易生代溝,多有矛盾,波波折折,起起伏伏。教師則不然,每日處孩童之中,睹孩童之貌,聞孩童之言,感孩童之心,難免“沾染”孩童之氣。而這“氣”,恰是催化劑,加速了師生溝通;這“氣”是潤滑劑,暢通了溝通線路。若言語溝通是表征,則心靈溝通是本質。心心相通自然了無距離,教師自然也就回歸了童真。始皇遣人東渡想不老,教師與生交流常年輕。無需本錢,無需代價。何等瀟灑!
三
協同合作,輕松快樂,是瀟灑。
世人講合作,事事講雙贏。經營如此,教育亦然。教育看似孤獨事,實質處處有合作。
教師合作利于發展。人各有短長,取長補短是追求,交流分享才是合作,是過程。交換蘋果僅是原數,分享思想才能倍翻。奇文共賞,疑問共議,方法分享,這是合作。任務分擔,思路自出,個性紛呈,這仍是合作。團隊講協作,團隊是系統。個體之和始終小于系統之功。堅信:只有集體共有,才能真正擁有。如此,為人為己,敞開心扉,開放課堂,游刃有余,飄逸灑脫。
師生合作,教育根本。師生平等,教師僅是平等中的首席。師生平等,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主導是合作,教師服務是合作。合作是啟動,合作是牽引,合作是指路明燈。
家庭乃教育一翼,協同家長施教,教師一能。分力變合力,車輛能疾馳。若能引燃內力,則可風馳電掣。此刻,教師則是輕松愉快,神情怡然。
借力,借智,成人成己,樂矣!
四
組織教學,揮灑自如,是瀟灑。
瀟灑如孫悟空上天下海,來去自如。教師把握教材也應有深進、跳出之功。深進去,像潛入海底探尋美麗物產;跳出來,似躍上空中鳥瞰起伏波瀾。走馬觀花不深入,只能浮光掠影,照本宣科;石沉大海無升華,難見多彩風光、學科全貌。
教學是藝術,藝術有瀟灑。課堂時時有瀟灑,課堂處處有瀟灑。教材爛熟于心,課堂脫本而為,謂之瀟灑;教學語言幽默,學生精力全注,謂之瀟灑;講述談古論今,例子信手可拈,謂之瀟灑;一個動作,一瞥眼神,馬上牽回學生遙遠的思緒,一則故事,一個細節,立刻引出學生無限的遐想,也謂之瀟灑;課堂激情四溢,課下作業全無,而學生成績好,能力強,更謂之瀟灑;若學生興趣所致,由學科學習從而熱愛這門科學,則尤為瀟灑。課堂瀟灑是理念,是基礎,課堂瀟灑是機智,是能力,課堂瀟灑是氛圍,是境界。如此,教師瀟灑,學生瀟灑,從而還原教育本色!
五
反思總結,享受喜悅,是瀟灑。
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種下希冀,澆灌汗水,“采菊”之時心“悠然”。笑看成果,倍感愉悅,大腦屏幕會重現昔日故事: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一句話,一段情,一團火,一塊冰,一星閃念,一幅剪影……這些共同編織成功花環,共同奏響勝利樂章。夾進記錄本,載入博客中,皆為財富、資源。這等財富,令人羨艷;這份資源,使人垂涎。教師擁有博大,教師懷抱豐盈,天地間可比者寥寥。如此,何言不瀟灑?
教師要瀟灑,教師該瀟灑。審審形勢,換換思維,教師應提升。升華理念,升華行為,升華情感。變浮躁為沉穩,變表層為深入,變孤獨為合作,變封閉為開放。如此,自然就瀟灑起來。教師瀟灑,感染學生瀟灑,直至教育瀟灑,生活瀟灑。而這,正是當今教育之所追求。
人生在世做教師,真該“瀟灑走一回”!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