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中國人第一次認識桃井薰,是通過山田洋次的《幸福的黃手絹》。
在這部催人淚下的電影里,初出茅廬的桃井薰扮演朱美,是很丑又很搞笑的欽也在途中“別有用心”搭載的第一位乘客。欽也載的第二位乘客,就是高倉健扮演的勇作。影片末尾,朱美和欽也一起見證了滿樹歡迎勇作歸來的黃手帕的場景。
光陰流逝,當年青春野性的桃井薰已是外婆級人物,但時間的刻刀似乎放過了她,她仍然是以“膽大”聞名的女演員。
39年里,她拍了60多部電影,兩度榮獲日本電影學會最佳女主角,拿到的重要電影獎項達14座之多。近年拍攝的幾部電影里,她通常只是驚鴻一瞥的配角,但老辣的爆發力卻讓年輕貌美的女演員相形見絀。
“年長意味著自由,可以袒露所有夢想”
在日本影壇,桃井薰屬于國寶級電影人。不僅因為她的年紀,更因為長青樹一般的經歷。
作為演員,她很幸運。1971年首次參演電影后,先后跟山田洋次、黑澤明、今村昌平、三池崇史等導演合作———這當中的每一位,都是日本電影界的重量級名導。
演而優則導,桃井薰的導演之路開啟于15年前。1993年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她就帶來了處女作,不過在導演一欄隱去了自己的名字,她很無奈:“在日本這種男權社會,女人太強勢很不被接受。”
直到54歲,她才敢在故事片《無花果的臉》的導演欄上,大大方方署上名字。按她的話說:“我不曉得為什么很多女人那么怕老,其實年長意味著自由,你可以袒露所有夢想,不再理會別人說三道四。過了50歲,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按說,《無花果的臉》已不算她的第一部導演作,但電影界還是把她當作導演新手,并為她一參加柏林電影節便獲得最佳亞洲影片獎感到吃驚。
要讓桃井薰在“演員”與“導演”身份中作選擇,她會選哪個?她還是選了演員,可能個性使然,“做演員可以充分釋放情緒,借由人物的悲歡離合,宣泄生活中的不安和焦灼,可以任性自我;做導演就得當大管家,要關照大局。很多情況下必須選擇隱忍。”
“凡是票房火爆的電影,我通常不看”,“我不喜歡靠情節吸引觀眾的電影,那是小說該做的事”,這樣叛逆的言論來自年近六旬的桃井薰。
她承認自己口味刁,“好電影應當表現出小說、音樂不能表達的東西,這種電影向來很少。”她第一次被打動,是看黑澤明的《生之欲》。“這是關于生命和死亡的電影,拍攝于1952年,我出生的年代。”從此,桃井薰愛上了電影,“感覺要和電影纏綿一輩子。”
在亞洲導演中,桃井薰最迷王家衛。她直白地說:“這人拍片總能引起你的生理反應!他導演的《花樣年華》里,男女主人公在一個長長的通道里擦肩而過,并沒發生什么,卻有很多想象在心中漣漪不散。”
她也喜歡《藝伎回憶錄》,對于演過對手戲的章子怡、鞏俐,她贊賞說:“她們是無畏的女性,值得敬佩。”桃井薰見識過章子怡無法用英文交流的困難,感同身受,但拍《藝伎回憶錄》時,兩位中國女演員的英文都變得十分流利,“她們什么都不怕,不怕用英語演戲,不怕任何挑戰。”最讓她難忘的是,拍戲間歇,她跟鞏俐總抽空到外面抽煙聊天。在日本,桃井薰從沒對任何女演員產生過這樣溫暖的感受,“可能,我和鞏俐在敢愛敢恨上,都是一路人。”
“年紀大了胸變小,我仍然可以穿低胸”
桃井薰看上去很年輕,哪怕湊近了看,光潔的皮膚里也沒藏太多皺紋。很多日本著名化妝品品牌常年找她做代言。女人們寧愿相信年過半百的她,也不愿信那些原本就沒過25歲的女明星。
1980年,高端化妝品SK-II創立,起用桃井薰當第一位代言人,這一代言就是十多年,連桃井薰的女兒有時看到媽媽,也會以調皮的口氣說:“媽媽你今天很SK-II!”這話是什么意思?桃井薰理解為一種“不服老的自信光芒”。
20世紀80年代初,很多日本女人過了35歲就很少用護膚品了,也不化妝了,“好像從心底里把自己從魅力女人的隊伍中剔了出去,甘心變歐巴桑,自暴自棄,難怪別人也覺得她們簡直是沒有性別特征的女性。我本人,就是到了90歲,也不想變成歐巴桑。”
現在,桃井薰有一半時間在洛杉磯居住,交了不少美國女友。比起朝一個模子里打扮的日本女性,她更喜歡美國人在打扮上的自信:“女人們不管身材如何,都選擇喜歡的式樣,不在意他人看法。很胖的女人也穿緊身褲,腰很粗的女人也不會遮蓋,這讓她們看上去底氣十足、率真可愛。”
美麗是按自己的模式爭取的,桃井薰覺得個性強勢的女人會美得長久。比起用更好的化妝品,她覺得,女人保有活力、青春的更好方式是交朋友,保持好奇心,以及滿檔的工作。
這個不怕老的女人,大大咧咧說起對衰老的看法:“我意識到自己老了的時候,反而很開心———終于可以去買那些成熟的衣服了。現在我的胸變小了,仍然可以穿低胸———這可不是那些年輕大胸女孩的專利!”說得何等痛快。
除了東京、洛杉磯和紐約,桃井薰最喜歡的城市是上海,不但因為她分別以演員、導演和評委的身份,參加了三屆上海電影節,還在于上海時髦。在這里,她可以像一個20歲的女孩一樣逛街購物!“每次來我都會瘋狂采購。”她興奮地蹺起腳,給老友們看圓頭香奈兒鞋,“這是2008年在上海買的!”
這個裝扮精致的女人,用纖長的銀色指甲拖曳著土黃色長裙說:“這是土耳其買的,項鏈是俄羅斯買的,挎包是在中國買的……”各國服飾讓玲瓏的她混搭出獨特風情,神秘又高貴。
“70歲還要組建一支搖滾樂隊,我來主唱”
桃井薰從不在乎有人說她叛逆,她似乎要的就是“叛逆期還沒結束”的評價,“這說明,我還沒有暮氣沉沉!”
她1952年4月8日生于日本著名政治家庭,父親桃井真是一位政治家和學者,她卻沒有女承父業,這在日本,著實罕見。小時候,她看很多電影,“幻想自己就是影片中的夢露和簡#8226;方達”。12歲時,她獨自去英國皇家芭蕾學院學芭蕾,跳了三年后,她又回國,到女子美術大學附屬高中學繪畫。大學時代,她選的是文學,并考上文學系研究生。就是說,她可是一位“琴棋書畫全面發展”的才女。但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后,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來了,她決定進入影壇。
她對喜歡的事物,有一根筋式的精神。她不甘心只做演員,于是嘗試了導演;她學過繪畫,于是設計珠寶首飾來寄賣,好友都以“今天買了桃井薰設計的珍珠戒指”為榮;她喜歡文學,把自己的四篇短篇小說改編成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她還是漫畫迷,這一嗜好很90后哦,但她不喜歡現在漫畫工廠流水線上出來的東西,“迎合大眾口味,沒靈魂!”她是手冢治蟲的粉絲,因為太喜歡,竟在家中專辟一個大房間,來裝手冢治蟲的400多卷漫畫全集。這還不算,她17歲時就組建過搖滾樂隊,很覺得自己嗓子不錯,前前后后發行了15張唱片。這位勇氣過人的女演員的夢想是:“等我70歲還唱得動時,還要組建一支搖滾樂隊。”
說到最喜歡聽什么贊揚時,桃井薰孩子一般笑起來:“我經常聽到別人說,‘你是個奇怪的人’、‘你真瘋狂’,我便很得意,覺得那是大大的贊美。”也是,要沒有永恒的嘗試欲,她還是如今這不老美人嗎?
(圖片由東方IC提供編輯趙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