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大汗淋漓,竟患失憶癥
李某是單位領導,平時愛健身。一日晚上天氣悶熱,他還是跑了幾圈步,又和球友切磋了技藝。回家,妻子問起和誰打球,他全然忘記,連晚飯吃了什么都記不起來。第二天恰逢一場重要會議。會后,妻子問:“今天怎么發言的?有沒有人提問?”“我也不知說了什么,好像也沒人提問。”
更奇怪的是,他對以前的事倒記得牢,例如五年前出國旅行、結婚紀念日等。去醫院一檢查:雙側海馬梗塞!
程虹副主任醫師(江蘇省人民院神經內科)解答:
短時間內身體流失過多水分,沒有及時補充,造成血液高粘,流不動,極易堵住血管發生梗塞,影響記憶功能。
開設記憶障礙門診以來,這樣的情況不多見,但體液急劇喪失(如高熱、嚴重腹瀉)誘發腦血管疾病的卻不少。由于慢性缺血缺氧,患者腦功能減退,包括記憶損害。發現短期內記憶力急劇減退,宜盡早就醫。早期介入,就可以不同程度改善。
喜吃辛辣燙,差點得癌癥
柯女士特喜歡吃火鍋,前段時間,忽然感覺吃飯時吞咽不暢,去醫院就診,結果顯示為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是常見的癌前病變。慶幸就醫及時,她接受了胃鏡下病變粘膜切除術。
施瑞華主任(江蘇省人民醫院消化科)解答:
對人體消化道粘膜來說,溫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辛辣食物,是一種機械性物理刺激。反復受刺激,局部粘膜會病變。
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早期臨床表現很不典型,多無胃痛、消瘦。不典型增生是常見的癌前病變,如能及時治療,可以治愈。研究表明,胃鏡對消化系統癌癥檢出率達98%。
據了解,江蘇地區食管癌、胃癌高發,且越來越年輕化。建議40歲以上、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貧血消化不良、突然出現嘔吐解黑便、一個月體重下降超十斤以上的人群,及早進行胃腸鏡檢查,排除隱患。
平日,不吃過熱過燙、不干凈、發霉變質、過于粗糙的食物,少吃腌制、煎烤、濃烈辛香、含高脂肪等刺激性食物。
眩暈惹禍,起床時天旋地轉
張女士一直睡眠不好。三四個月以來,她每次起床上廁所,都覺得天旋地轉,需要再躺下來。這種感覺十多秒才消失。更糟的是,她時常還有惡心嘔吐的感覺。
殷敏副主任(江蘇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聽力研究室)解答:
眩暈很可能是一些疾病的早期癥狀,須及時就醫。而很多病例中,患者的眼球也會顫動,醫學上叫“眼震”。通過觀察眼睛,能判斷眩暈程度,推測病因。
經檢查,張女士患的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原因是一粒小耳石錯位,只要做套復位操,就可康復。
暈車、暈船也屬于眩暈一種,稱作“暈動病”。建議這類人不要玩高空游樂項目。
瓷娃娃成群,年輕女性缺鈣重
大二女生王蓓是有名的“校花”,不僅擔當校模特隊主力,還常做時尚雜志的平面模特。為保持體型,她吃得很少,且以素食為主。
幾周前,她感覺睡覺時小腿抽筋,疼得動彈不得。情緒變得容易波動,煩躁不安,例假時小腹也很酸痛。一次外景拍攝,她的腳輕輕一扭,居然聽到輕微的“咔”聲,經檢查為左腳踝骨骨折。
測試發現:她的骨密度還不如50歲的女性。
李群主任(江蘇省人民醫院營養科)解答:
原本,女性35歲以后骨密度才會下降,但很多姑娘日常飲食不合理,缺乏運動,導致骨質疏松。
究其根源,就是女性為了苗條,排斥含脂肪的食物,結果也拒絕了優質蛋白質,影響鈣吸收。怕曬黑、避免陽光的同時,就失去了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機會,使鈣很難沉積在骨骼上。
每天喝800毫升牛奶,才能提供充足鈣量。酸奶經過發酵,對于鈣的吸收來說效果不如牛奶。蝦皮、豆制品、海帶、小魚小蝦等食品也可常吃。
而不運動,進入人體的鈣又會排泄流失。建議適當強度、適當頻率運動,最好的方式就是步行。
如果經常性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且有易過敏、易感冒等癥狀時,就應懷疑是否缺鈣;一旦骨質脆變,伴疼痛感,或在運動后夜間容易抽筋,就可能嚴重缺鈣了,須立即就診。(周寧人 李菁撰稿)
(編輯趙瑩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