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很多手套,一年四季的都有。他說:不礙事,以后多換換手套不就得了嗎。
丈夫待她極好。她愛吃梨,每天,他就在下班前削好一只梨,洗凈,放在塑料袋里,再去接她。她坐在他的自行車后座上,一手攬著他的腰,一手拿著梨吃。她知道自己是幸福的,可一想到自己的病,又黯然了。丈夫勸她:這點毛病算什么?想想那些得了絕癥的人,想想那些遭受意外的人。她不耐煩地搶白:你怎么盡和那些倒霉的人比?你怎么不和那些過得好的人比比?
和她一直郁郁寡歡有關吧,生完孩子不久,她就得了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這種病和汗手癥不一樣,如果不及時治療,便可能危及生命。激素是特效藥,但副作用也大,最直接的,就是使她整張臉肥胖變形。她是個愛美的人,捧著鏡子,看一陣哭一陣,身體也感覺到不舒服,頭痛,乏力。
她這才想起丈夫說的話:這點毛病算什么?是的,不疼不癢,不耽誤吃不耽誤喝,手流點汗算什么啊,現在得上這種病,這輩子都沒個出頭之日了。她脾氣變得極壞,一點小事都能讓她大發雷霆。
丈夫知道這種病不能生氣,處處讓著她,為哄她開心,特地去學了交誼舞。她不肯出門,他就在家和她跳,在她喜歡的音樂里,溫柔地帶著她翩翩起舞,小女兒圍著他們拍手歡笑。只有這個時候,她才能暫時忘記病痛,開心地笑起來。
病慢慢控制住了,可復發的陰影像一把利劍懸在頭頂,讓她憂心忡忡:我怎么這么倒霉呢,這輩子都別想痛快了。丈夫抱著她安慰:不怕,咱們好好養著,我多賺點錢給你創造好的生活條件!她不聽,沉浸在自憐情緒里,不和同事交往,也沒有朋友。閑暇時光,她就半躺在沙發上,呆呆地看著窗外,愁眉深鎖。
天有不測風云,女兒中學畢業那一年,丈夫有次去上海出差,乘坐的小轎車和一輛大貨車相撞,車上五個人全部遇難。噩耗傳來,她的天塌了。之前,她再有怎樣的病痛再怎樣發脾氣,都有丈夫陪在身邊,安慰她寵愛她。
她其實有點撒嬌的意思吧?因為知道在這個人面前,可以放肆和任性,可現在,她再痛苦還有誰能體會?她再發脾氣還有誰能買賬?她徹底孤獨了徹底無助了,一想到這個,她就痛不欲生。
15歲的女兒緊緊抱著她:媽媽,你還有我啊,我們一起好好過。她摟著女兒,心想:病痛帶來的苦,都比不上失去一個親人的痛苦啊。她又想:以前的自己還算是幸福的啊。
她始終未能解脫,任何一點觸動都會讓她傷情,在街上看到人家麗影雙雙,在電視里看見人家一家團聚,甚至看見一個長得像丈夫的人,聽見一首關于思念的歌曲,淚水就會情不自禁流下來……
女兒懂事極了,學習很好,什么事都順著她,知道她身體弱心里苦,想著法子逗她開心。她看著女兒,出落得一天比一天出息,更加思念丈夫。她就是解不開這個結:我有一個那么能干體貼的丈夫,有一個出息懂事的女兒,老天為什么要拆散我們?
這樣的傷心,極大地摧毀了健康,好不容易女兒大學畢業了,她卻在單位的體檢中查出胃癌,晚期。醫生說,她最多還有三個月的時光。
人真的到了最后一刻,才知道賴活著總比好死強。這時她想起女兒的話:媽媽,你還有我啊,我會讓你幸福的。是的,失去了丈夫,我還有女兒啊,我要看到她結婚,看到她生孩子,老天,讓我活著吧,只要讓我活著,給我什么磨難什么挫折,我都接受。她這時才知道,能和女兒相依為命的日子,是多么可貴。
可是上天不給她機會了,她在53歲那年去世。臨終前,她對女兒感嘆:我這輩子,18歲以后,沒有過過一天舒心日子。
是的,她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里,都耿耿于懷那些小瑕疵、不如意,可哪有完美的人生呢?回顧她的一生,她的每一個當下,其實都是她之后的人生中最好的一段,只可惜,這些當下都被她一一錯過,一一浪費。
已經發生的,無法更改;還沒有發生的,無法預知,我們所能擁有所能把握的,也就是當下。把每一個當下,都當做人生中最好的一段來珍惜、感恩、享用吧。因為每一個當下,都在為下一個當下打基礎,而幸福的人生,就是由無數個過好當下組成的。
(編輯趙瑩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