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底,由上海和寧夏兩家電視臺聯合舉辦的《股市天天向上——股市達人》降下帷幕。該節目是一檔承載了中國1.4億股民財富夢想的大型股市達人秀節目,節目中首位百萬(虛擬)投資基金獲得者孫麗華,格外引人注目:她是一位下崗女工,借了3500元炒股,十年股海沉浮,這只菜鳥飛上了青天。
下崗女工艱難求生
孫麗華曾有過輝煌的過去:1983年,她因是技術能手被上海電子管廠派赴伊拉克工作兩年;1987她被評為廠生產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然而,1989年,孫麗華所在的車間關閉,她成了廠里第一批下崗工人。
那年,孫麗華才35歲。曾經的先進工作者下崗,對孫麗華來講,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她的老公是單位的卡車司機,工作辛苦收入卻微薄,兒子剛上小學,雙方父母的家境也不好,所以再苦也無處求助,所有的困難和壓力都只能一個人默默地扛下。
為了生存,孫麗華早出晚歸四處找工作。最后她在朋友的介紹下,去一個點心店洗碗,但沒有一分錢的收入,只管吃兩頓飯。為了生存,她只好一邊做一邊繼續找工作,心想好歹自己可以節約兩頓飯錢了。
一天下班后,她來到繁華的南京路,看到一家電器商場在招聘營業員,便去應聘。因她只有小學文化,商場經理不肯錄用她。無奈之下,她就把兒子得的“三好學生”、“優秀學生”獎狀和其他各種比賽的獎狀,都拿給他看,以證明自己是一個好母親。最后,在她的軟磨硬泡下,經理同意她第二天去試工。
孫麗華的工作是負責拖運冰箱。身材瘦小的她哪里搬得動冰箱,可是為了這份磨破嘴皮才求來的工作,她只好咬緊牙關,使出渾身的力氣將冰箱一一搬到商場的指定位置。
可這份辛苦的工作也賺不了幾個錢,僅能維持一家三口的生計。而偏偏在此艱難時刻,孫麗華的老公弄丟了放公款的包裹,內有幾千元公款和他的駕照。這一重大的打擊,對孫麗華一家無疑是雪上加霜。
孫麗華只好再去找一份工作。她找的第二份工是賣保健品,可是那時候人們對保健品沒有什么認識,往往磨破嘴皮,也賣不出去多少,收入也少得可憐。
孫麗華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奔波于兩份工作之間,艱難地求生存。
為了改善生活、撫養兒子以及供兒子上學,孫麗華還嘗試著做生意。她曾冒著風吹日曬敲門賣海蜇皮,還賣過染發膏,但最終都失敗了。
借錢入市初戰告捷
就在孫麗華感到生活無望之時,1991年5月,她偶爾路過申銀萬國的大門口,看見里面擠滿了人,她也好奇地擠進去看熱鬧,才知道這里是股市。在當時,股票還是個新鮮事兒,孫麗華對股票一無所知,身邊也沒有朋友可以指點。為了弄明白股票,她想到了去書店里尋找答案。但當時市場上幾乎沒有關于股票的書,她便買了本《中國經濟》,回家細細研讀。
從這本書中,她明白了老百姓可以投資上市公司,買股票,風險共擔;企業如果發展好了,股民也可以得利。書中的這些理論強烈地誘惑著孫麗華,她想:沒有學歷、難找工作的自己也許只有靠股市來改變家里的經濟狀況。孫麗華躍躍欲試。
可是背著一身債務的她卻沒有最初的資本,只能望股興嘆。就在這時,她的大姐來上海出差。大姐讀了工農兵大學,被分配到廣東工作,家庭環境還可以,所以孫麗華就建議她去買一點股票試試。結果,兩人剛來到證券交易所,就聽說股票不行了,有的股票已經跌到幾毛錢了。大姐被嚇住了,把孫麗華拖了回去。
雖然大姐被嚇住了,但孫麗華心有不甘。一種強烈的信念隱隱約約地告訴她,投資股票一定能賺錢,所以回家后,她試探地問姐姐:“我現在生活比較困難,能否先借我點錢?”大姐二話沒說就借給了孫麗華3500元。
有了這筆寶貴的投資資本,孫麗華又來到證券公司營業部。辦好了開戶手續后,她興奮地等待出手的機會。她細細觀察發現寶安股份已經跌破4元,差不多是最便宜的股票了。于是她在3.5元時買了一千股寶安股份。
誰知,寶安股份竟不跌也不漲,橫盤了幾個月,孫麗華的心也跟著它一起糾結。好在橫盤結束后,這只股就開始猛地往上躥,一直漲到7元。很多人讓孫麗華拋掉,但她不想賣。因為以她自己的判斷,當時3.5元是市場中的最低價。盡管從3.5元漲到7元,已經有翻倍的利潤,但是7元的股價并不高,而且她覺得這家公司不錯,她一直看好房地產。她想,當時就連上海這樣的大都市都是私房,亂七八糟,連衛生設備也沒有,還燒煤球、倒馬桶的。如果要發展、要改變,只有蓋新樓。當時她的想法很淳樸,覺得房子一定會改造,所以她固執己見地不但不賣還繼續買入。
一年后,寶安股份終于回報了孫麗華,一路漲到33元,她拋出后凈賺5萬多元。那時候,這筆錢算巨款了。
走過艱難收獲傳奇
親戚、同事得知她炒股賺了一大筆錢,都流露出羨慕的眼神前來祝賀和討教經驗,甚至有人稱孫麗華為“股神”。孫麗華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股神,只是一個菜鳥,獲得第一桶金多少有點運氣。但不可能每次都會有好運的,要想贏得第二桶金,一定要學會運用股票技術。為了掌握股市知識,她又從書店里買了幾本股票理論和股票操作的書,潛心研讀。這些專業性比較強的書對只有小學文化的孫麗華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每天挑燈夜讀,還認真做筆記。
為了能及時掌握股票信息,她每天下班后就去營業部詢問行情。然而,僅靠這些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股票高手的指導,可她哪里認識股票高手啊。
一天,孫麗華從朋友處得知證券公司的老總和股票高手都在人民廣場的一家飯店吃飯。于是,孫麗華經常在晚飯后騎自行車趕去人民廣場,站在飯店外面等他們,向其討教炒股經驗。有時候他們要半夜才出來,她就等到半夜,累了就在馬路邊睡一會。
蒼天不負苦心人,那些股票高手見孫麗華如此執著,就教她如何選股。往往叫她買什么股票,贏利都很大。有一次她還遇到楊百萬,楊百萬告訴她:“小孫,你要當心點。”孫麗華實在不明白:1993年年初,股市已經升到1500點以上,正處于一片繁華、熱鬧的景象。難道要跌了?
小心翼翼的孫麗華決定信其有,將股票全部甩售。果然股市從1993年2月的1558點一直下跌到1994年7月的325點。孫麗華逃過了一劫。
股海闖蕩越久,孫麗華越能越體會到股市的變幻莫測和重重危機。要想在股市中守住勝利果實,僅憑向高手打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理論的指導,并及時了解國家的政策。于是孫麗華運用這段暫時的“失業”時間,又買了一些股票理論的書,還訂閱了好幾份報紙,并時常去營業部聽各種講座。股市讓只有小學文化的孫麗華變得勤奮好學,而且格外關心國家大事。
孫麗華給自己定下三條原則,保證不被深套:一、寧可踏空也不追高;二、寧可獲利少堅決不炒高價股;三、寧可割肉堅決設置止損價。她在長期的學習中漸漸摸索出自己的炒股方法,學會了從成交量的變化來判斷股價的走勢。
孫麗華單槍匹馬闖蕩股市,步步為營,十年來走得非常順暢,積累了幾百萬元的資金,不但賺來了自己的住房,還賺來了兒子的婚房,并資助兒子完婚。
2010年10月,當上海第一財經電視臺和寧夏衛視,聯合舉辦的《股市天天向上》招募廣告在電視里不斷播出后,孫麗華的心被攪動了。為了結識更多的股市高人,提高自己的炒股水平,她果斷報名。
經過初賽,有16名選手晉級,孫麗華是其中之一。這16名選手分別榮獲百萬虛擬投資基金。11月23日,這批股市達人全部集中在上海奉賢的杏福林中華養身基地進行下一輪比賽,選出10強。孫麗華再次入選。然而,就在沖擊6強時,因要照顧生病的父親,沒有精力和心思,孫麗華落選了。
雖然落選了,但不少觀眾表示:孫麗華下崗后不向命運屈服,成功地以股市為契機改變了家人的生活,也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非常打動人心,是我們心目中的草根英雄。
本刊提醒:現在有不少人希望通過炒股、買彩票改變命運,但通過這種方式改變命運的畢竟是極少數人,甚至因此造成了很多悲劇。大多數的人還得靠腳踏實地的努力和拼搏來改變命運,因為,這個時代是永遠有機會的。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特約編輯徐向林1261489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