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重于“技能”
●“發(fā)現(xiàn)”重于“觀察”
●“講評”重于“指導”
●“文心”重于“文學”
●“生活”重于“生成”
●“真實”重于“虛構”
素描
不熟悉建剛的人,都以為他不太愛說話,你們一幫人在那里說笑,他常常兀自坐在那里,靜靜地,若有所思。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要一涉及他所鐘情的作文世界,他就會有說不完的話,滔滔不絕、妙語連珠。他似乎就屬于這個豐富的作文世界,因這樣一個世界的存在,他的智慧就存在,他的尊嚴就存在。或者說,他因擁有一種有個性的教育而擁有自己豐富的世界。
與建剛在一起,他大部分時間靜靜地聽你說話,偶爾,抬起頭,靜默里與你對視一眼。然而,讀他的文字,你會感受到另一個管建剛:銳利、深刻、獨到的思想縱橫捭闔,令人嘆服。安靜的建剛,喜歡“不爭之爭”的建剛,進入文字的世界,建剛有了建剛的王國;進入作文的世界,建剛有了建剛的霸氣。他出入在“霸氣”與“靜氣”之間,自如自在,一點也不給人以唐突之感,這就是建剛吧。
建剛慢慢地走來,不疾不徐地走來,不喜歡說空話,不屑于說假話,不樂于說大話,甚至不善于說“客套話”。就這樣沉下心去,扎下根來,建剛漸成一片風景,漸有一個世界。
(江蘇省吳江市汾湖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 張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