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學研究院(100081)徐鶴鳳 李林森 郭旭輝
紅花桑寄生(Scurrula parasitica L.)為桑寄生科梨果寄生屬半寄生灌木,在我國南部省區分布,常寄生于余甘、石榴、柚、山茶、夾竹桃等植物樹上[1]。全草可入藥,其味苦、甘,有補肝腎,祛風濕,降血壓,養血安胎作用。民間用于治療風濕、胃痛、關節痛、高血壓、坐骨神經痛、腰痛、胎動不安、產后乳少等,國外還用于治療癌癥。近年來,紅花桑寄生的研究發展較快,本文通過參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對其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進行綜述。
紅花桑寄生的主要成分包括黃酮類、酯類和糖類等。早期,孫日強等發現紅花桑寄生中含大量的槲皮苷、槲皮素和蒿蓄苷等黃酮類成分[2]。經改善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發現葉、枝均含較高的黃酮,此外,還含有香豆素[3]。
隋長惠等通過提取分析紅花桑寄生莖、葉的乙醇浸膏部位得到3個晶體,鑒定為沒食子酸乙酯、槲皮素及槲皮素-3-阿拉伯糖甙[4]。范延麗等研究者結合國內外對槲寄生的研究進展,發現了紅花桑寄生具有抑瘤作用的多糖成分[5]。紅花桑寄生的寄主不同,其化學成分有一定的差異。肖義軍等在不同寄主紅花桑寄生總黃酮的提取物及其后期研究中,發現唯獨寄主為夾竹桃的紅花桑寄生還含有強心苷類化合物[6]。
2.1 抗腫瘤作用 在進行抗腫瘤植物提取物篩選時,發現紅花桑寄生提取物具有顯著的抑制腫瘤的作用。槲皮素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遷移和新生血管生成,槲皮素可以增強順鉑對肺腺癌LA795細胞的T739小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和抗轉移作用[7],可以抑制TNF-α誘導的結腸癌和肝癌細胞中的NF-κB活性[8],也是一種比較理想的Topo Ⅱ抑制劑[9]。范延麗等研究者發現紅花桑寄生多糖對S180肉瘤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并且與環磷酰胺聯用有顯著的增效作用[5];其體內抗腫瘤作用對小鼠體重沒有影響,通過下調瘤組織中Ki-67, CyclinD和Bcl-2抗原的表達,上調Bax的表達起到抗腫瘤作用盡在體內途徑起作用[10]。劉奮等發現總黃酮提取物具有廣譜的抑瘤作用[11],對鼠源腫瘤細胞則無,能使人小細胞肺癌細胞株NCIH446,人宮頸癌細胞株Hela,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株Jurkat,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細胞株NB4,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細胞株K562,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株Molt4,人鼻咽癌細胞株CNE和人骨髓瘤細胞株U266顯著抑制增值并誘導死亡。肖義軍等進行抗腫瘤植物提取物篩選時,發現從寄主為夾竹桃的紅花桑寄生中提取多酚對多種人源腫瘤細胞株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強心苷可能是其中重要細胞毒作用成分[6]。
2.2 抗氧化作用 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紅花桑寄生含有豐富的黃酮,其抗氧化作用顯著。紅花寄生葉提取物清除羥自由基能力的強弱受提取劑、不同寄主來源的影響顯著。用水、體積分數80%甲醇和體積分數80%丙酮為溶劑分別寄生于夾竹桃的紅花桑寄生葉,發現3種溶劑均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不同的提取劑對紅花桑寄生的抗氧化活性有顯著影響[11]。周冰潔等用熒光法測定發現,以水、體積分數80%甲醇和體積分數80% 丙酮為溶劑分別寄生于夾竹桃、女貞、石榴、荷花玉蘭和長梗柳等5 種植物獲得的葉提取物,對羥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較強;以長梗柳、石榴和夾竹桃上寄生的清除能力較強,同時統計分析顯示紅花寄生葉提取物對羥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與其總酚和總黃酮含量呈顯著正相關,表明提取物中酚性物質參與了清除羥自由基的反應[12]。
2.3 強心作用 寄主為夾竹桃的紅花桑寄生,含有夾竹桃苷等具有多酚官能團強心苷類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強心作用,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周芳等觀察寄生在夾竹桃的紅花桑寄生的醇提物對離體蛙心心肌收縮及心率的影響,發現紅花桑寄生對離體蛙心有明顯的強心作用[13]。陳金月等給小鼠一次性灌胃,觀察毒性反應,發現寄主為夾竹桃的紅花桑寄生較紅花寄生、桑寄生的毒性最大[14],故使用時應慎重。
綜上所述,既往紅花桑寄生的藥理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發現了其藥理作用為抗腫瘤、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強心等。然而這些藥理作用不能合理闡釋,其臨床補肝腎、祛風濕、養血安胎功效,其治療風濕、關節痛、坐骨神經痛、腰痛、胎動不安、產后乳少的藥理作用機制不清楚。因此,紅花桑寄生的藥理作用仍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繼而闡明其臨床功效的確切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