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玉飛,李小波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城北畜牧獸醫站,四川 廣安 637000)
近年來,四川廣安市廣安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打造成渝優質畜禽產品供應基地為目標,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
1.1 大力推廣畜牧業清潔生產技術 廣安區按照“示范-推廣-普及”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以沼氣治理畜禽糞污的“自然養豬法”這一生態環保養殖技術,有效緩解了養豬業面臨的質量安全、養殖效益、環境污染等問題,推動了生豬養殖方式的革命性變革,為該區生豬產業穩步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1.2 培育壯大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畜產品 廣安區加強了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對畜產品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產品質量、生產經營記錄及標志管理等關鍵點實行控制,以無公害生產企業為重點,建立科學完善有效的監管制度、監管機制、監管檔案,實現畜牧業的標準化、無害化生產,全面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積極打造品牌畜牧業。
1.3 全力發展循環畜牧業 積極引導規模業主走循環經濟發展路子,著力發展“豬-沼-果”、“豬-沼-菜”、“豬-沼-魚”的生態循環養殖模式,有效解決畜禽規模養殖帶來的排污難題,變廢為寶,綜合利用糞污。通過改善養殖環境,積極引導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綠色養殖、加強養殖小區畜禽圈舍改造工程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畜禽養殖污染程度,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1.4 扎實開展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廣安區按照“內防外堵、確保無疫”的防控目標,全面推行了以“消毒打基礎、免疫抓關鍵、檢疫作保障、檢測看效果、管理促規范”的“五位一體”防控管理形式,提升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積極推進了動物標志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確保上市產品“有據可查”,問題產品“有根可溯”。
2.1 畜牧業污染問題凸顯 一些畜禽養殖業主和屠宰加工企業,由于缺乏必要的污水處理設施和有效的控制手段,含有畜禽血液、糞便和消毒劑等化學藥品的污水直接排入溝、河后會造成污染,農民再用被污染的河水、溝渠水進行農作物灌溉,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將愈加嚴重。
2.2 畜牧業生產方式相對滯后當前,農戶小規模生產經營還占一定比例,即便是一些已建成的規模養殖場(小區),也往往因資金、技術的缺乏,生產水平遠遠未能達到標準化的要求,由此而造成的人畜混居、畜禽混養和糞尿等污染物隨意排放等問題不容忽視。
2.3 投入品使用規范水平低隨著現代畜牧業技術的廣泛應用,飼料添加劑、獸藥、疫苗等投入品的使用也越來越普遍,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日益顯現。
2.4 對現代生態畜牧業發展扶持力度不夠 一方面是養殖用地制約發展,影響了畜禽養殖業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另一方面是畜牧業發展資金不足,多數養殖戶資金不足,加上貸款困難,制約了生態畜牧業的發展。
3.1 健全制度,規范管理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整合現有資源,增加設備,完善設施,提高監測檢驗能力。另一方面要切實加強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深入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確保不發生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3.2 依靠科技,提高質量 積極鼓勵科技人員進場入戶,推廣畜牧獸醫科技新技術。提高畜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科技培訓活動,及時提供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傳遞市場信息和技術信息。著力提高畜牧從業者的科技文化素質,引導養殖戶加大科技投入,應用先進技術,科學飼養管理,提高養殖水平和經濟效益,促進科技在畜牧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3 創新機制,培育主體 一方面著力培育龍頭企業,擴大其生產經營規模,提高生產加工能力,促使其發展成為優勢明顯、市場競爭力強、輻射帶動力大的大型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另一方面著力組建畜牧專合組織,緊緊圍繞優質畜禽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積極引導和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畜牧合作經濟組織。實現畜牧業的組織化生產。
3.4 打造品牌,開拓市場 加快國內品種開發、國外品種引進,制定科學生產推進計劃,發展高檔畜禽產品生產,實施品牌戰略,鞏固擴大市場占有份額,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畜牧業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3.5 改善設施,營造環境 科學選址,科學規劃,加強畜禽養殖小區低碳設施建設,制定各種飼養管理的技術規程,逐步實現糧食耗量低、無公害的標準化養殖,積極轉變養殖觀念,調整養殖模式,為生態畜牧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