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奎
(重慶市奉節縣太和土家族鄉農業服務中心,重慶 奉節 404600)
現將秸稈氨化育肥牛的原理和具體措施闡述如下。
牛屬于復胃哺乳動物,有瘤胃、網胃(又稱蜂巢胃)、瓣胃(又稱重瓣胃或百葉胃)和皺胃,其消化系統的生理和作用與其他單胃動物不同,尤其是瘤胃和網胃的消化作用,它是秸稈氨化后能夠育肥肉牛的真正原因。
正常情況下,瘤胃pH值保持在 5.5~7,溫度為 39~41℃,非常適合許多酶類活動和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瘤胃和網胃就是利用這些酶類和微生物來完成復雜的消化過程的。
1.1 生成大量的揮發性脂肪酸瘤胃將飼草中的植物性纖維素經微生物等作用,最終形成揮發性脂肪酸。它是機體活動的主要能源,合成體脂及乳脂的原料。
1.2 可轉化或合成高品質蛋白質菌體 飼料中的植物蛋白質在瘤胃中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為多肽和氨基酸,其中一些氨基酸又進一步降解為有機酸、氨和二氧化碳。瘤胃中有300余種微生物,有的可以利用無機狀態的氮,這正是可以用尿素氨化飼料的原因。瘤胃中的微生物還可以利用經植物蛋白質降解的氨和一些小分子的多肽以及自由氨基酸,再合成高品質蛋白質菌體。這些高品質蛋白質菌體進入皺胃和十二指腸后消化吸收被機體所利用。
1.3 合成維生素 瘤胃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飼料合成自身所需要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但無法合成維生素B12,所以在飼料中要添加足夠量的鈷元素,以保證機體所需合成維生素B12的原料。
壓力性尿失禁又稱張力性尿失禁,是指當腹壓突然增加時(如咳嗽、噴嚏、大笑、提取重物或體位改變時),排尿失去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溢出。約有70%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可以通過肛提肌鍛煉,增強盆底及尿道周圍肌肉的張力而使癥狀得到減輕或獲得糾正,患者有意識地用力緊縮肛門及陰道,排尿時,有意中斷尿流幾次,可起同樣作用。
1.4 水解、合成脂肪 瘤胃中的脂肪水解酶可以將機體利用的脂肪降解為能被機體所利用的脂肪酸,并且還能合成大量的脂肪,從而被利用到體脂和乳脂中。
2.1 氨化池氨化法
2.1.1 選址與規格。選取向陽、背風、地勢高、土質堅硬、地下水位低,而且便于制作、飼喂、管理的地方建池。池的形狀可為長方形或圓形。池的大小及容量根據氨化秸稈的數量而定,而氨化秸稈的數量又取決于飼養肉牛的種類和數量,一般每1 m3池可裝切碎的風干秸稈100 kg左右(1頭體重200kg的牛,年需氨化桔桿1.5~2t)。挖好池后,用磚或石頭鋪底,砌壘四壁,水泥抹面。
2.1.2 切碎。將秸稈粉碎或切成1.5~2cm長的小段。
2.1.3 氨水比例及含水量。將秸稈重量3%~5%的尿素用溫水配成溶液,溫水多少視秸稈的含水量而定,一般秸稈的含水量為12%左右,而秸稈氨化應該使秸稈的含水量保持在40%左右,所以溫水的用量一般為每100kg秸稈加30L左右。
2.1.4 制作。將配好的尿素溶液均勻地灑在秸稈上,邊灑邊攪拌,或者一層秸稈均勻噴灑1次尿素溶液,邊噴灑邊踩實。
2.1.5 密封。裝滿池后,用塑料薄膜蓋好池口,四周用土覆蓋密封。
2.2 窖貯氨化法
2.2.1 選址與規格。選擇地勢較高、干燥、土質堅硬、地下水位低、距畜舍近、存取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方挖窖。窖的大小根據貯量而定,窖可挖成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土窖或水泥窖均可。但窖必須不漏氣、不漏水,土窖壁一定要修整光滑。若用土窖,可用0.08~0.2 mm的農用塑料薄膜平整地鋪在窖底和四壁,或者在原料入窖前在底部鋪一層10~20 cm厚的秸稈或干草,以防潮濕,窖周圍緊密排放一層玉米秸以防窖壁上的土進入飼料中。
2.2.2 秸稈切碎。將秸稈切成1.5~2cm長的小段。
2.2.3 尿素配制。配制尿素水溶液,方法同上。
2.2.4 制作。秸稈邊裝窖,邊噴灑尿素溶液,方法同上。
2.2.5 密封。原料裝滿窖后,在原料上蓋一層5~20 cm厚的秸稈或碎草,上面覆土20~30 cm,并踩實。封窖時,原料要高出地面50~60cm,以防水土滲透。經常檢查,如發現裂縫,要及時修好。
塑料袋的大小以方便使用為好,塑料袋子一般為2.5 m長,1.5 m寬,最好用雙層塑料袋。把切短的秸稈,用配制好的尿素水溶液(方法同上)均勻噴灑,裝滿塑料袋后,封嚴袋口,放在向陽的干燥處。存放期間,應經常檢查,若嗅到袋口處有氨氣味,應重新扎緊,發現塑料袋有破損,要及時用膠帶粘住。
秸稈氨化一段時間后,就可開窖飼用。氨化時間的長短要根據氣溫而定。氣溫低于5℃,需 56 d以上;氣溫5~10℃,需28~56 d;氣溫 10~20 ℃,需14~28 d;氣溫 20~30 ℃,只需5~7 d。
氨化秸稈在飼喂肉牛之前應進行品質鑒定,一般來說,經氨化的秸稈顏色應為杏黃色,氨化的玉米秸為褐色,質地柔軟蓬松,用手緊握有明顯的扎手感。氨化的秸稈有糊香味和刺鼻的氨味。氨化玉米秸的氣味略有不同,既有青貯的酸香味,又有刺鼻的氨味。若發現氨化秸稈大部分已發霉時,則不能用于飼喂肉牛。
5.1 窖開封后,經品質檢驗合格的氨化秸稈,需在陰涼的通風處晾曬幾天,消除氨味后方可飼喂。晾曬時,應將剛取出的氨化秸稈放置在遠離畜舍和住所的地方,以免釋放的氨氣刺激人、畜呼吸道和影響肉牛食欲。若秸稈的濕度較小,天氣寒冷,通風時間應較長。取喂時,應將每天要喂的氨化秸稈于飼喂前2~3d取出晾曬放氨,其余的再密封起來,防止氨化秸稈在短期內飼喂不完,因暴露在空氣中而發霉變質。
5.2 氨化秸稈只適用于飼喂牛、羊。肉牛初喂氨化秸稈時要逐步讓其適應,如在飼喂氨化秸稈的第一天,將1/3的氨化秸稈與2/3的未氨化秸稈混合飼喂,以后逐漸增加,數日后肉牛就接受采食氨化的秸稈,氨化秸稈的飼喂量一般可占肉牛日糧的70%~80%。饑餓的肉牛不宜大量飼喂氨化秸稈。
5.3 肉牛飼喂氨化秸稈后0.5~1h方可飲水,切不可直接用尿素溶液供水,以免出現中毒癥狀,甚至死亡。
5.4 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搭配一些含碳水化合物較高的飼料,并配合一定數量的礦物質和青貯飼料飼喂,以便充分發揮氨化秸稈的作用,提高利用率。
5.5 注意前胃弛緩(脾虛)病,防治方法:靜脈注射10%氯化鈉液 200~300 mL每 1 d或隔 1 d一次;食醋3~5kg,每1d分兩次喂服;黨參、白術、陳皮、茯苓、木香各30g,麥芽、山楂、生姜各60 g,水煎服。
5.6 如發生飼喂不合理導致肉牛中毒現象,立即喂食醋500 g即可緩解。
5.7 出現酸中毒時,可以用補液: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1000 mL+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5%碳酸氫鈉注射液500 mL+安鈉咖20 mL+Vc30 mL+青霉素640萬單位+慶大霉素80萬單位一次靜注。
5.8 出現黃曲霉毒素中毒時,應立即更換飼料,用人工鹽(如硫酸鎂或硫酸鈉)200~300 g灌服,再用50%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 mL+復方氯化鈉注射液1000~2000 mL+Vc注射液0.5~1g靜脈注射,用10%樟腦磺酸鈉注射液30 mL肌肉注射強心,用鹽酸氯丙嗪注射液250~500 mL肌內注射鎮靜(也可用10%溴化鈉注射液或溴化鈣注射液200~300 mL靜脈注射)。
5.9 出現亞硝酸鹽中毒時,用特效解毒劑鎂藍或甲苯藍,同時注射維生素C和葡萄糖。1%鎂藍液,0.1~0.2 mL/kg體重靜脈注射;5%甲苯藍注射液,0.1~0.2 mL/kg體重靜脈注射;5%維生素 C注射液 60~100 mL靜脈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300~500 mL靜脈注射。此外,向瘤胃內投入抗生素和大量飲水,阻止細菌對亞硝酸鹽的還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