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華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畜牧食品局,四川 廣安 638000)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把發展現代畜牧業作為加快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大力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2010年出欄生豬130萬頭、家禽1100萬只,畜禽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0%以上。先后成為四川省優質生豬戰略保障基地、全國商品糧和生豬生產基地、全國瘦肉型生豬基地、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區)、國家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被納入全省50個現代畜牧業重點培育縣(區)之一。
立足大畜牧、大產業、大發展,注重優化區域布局,根據傳統養殖習慣,分類布局,發展以生豬、小家禽、草食牲畜為主的現代畜牧業。引導適度規模養殖,區財政對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按相關標準進行獎勵扶持。堅持以鄉鎮為單位布局生產基地,以村為單位建立養殖小區。全區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218個,養殖小區106個,養殖大戶6215戶,已建成國家級生豬標準化示范場,市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12個。
緊緊抓住養殖這個關鍵環節,堅持科學飼養、健康養殖,提高畜禽產品品質。堅持飼草與飼料并用,建立完善適合我區的飼料生產供應體系,降低養殖成本。改善飼養方法,大力推廣科學配方飼料、標準化飼養,實行無公害養殖,嚴肅查處生產、銷售和使用違禁獸藥,確保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以新農村建設為載體,依托“五改三建”工程,加強畜禽養殖標準化建設。積極響應國家“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12個無公害畜禽產品通過國家農業部認證,鄧家鹽皮蛋成為全市首個獲得國家工商局地理商標備案的旅游商品。
堅持走業主工廠化養殖與農戶小群體養殖并重的路子,強化龍頭帶動引領作用,打造品牌提升經營效益,提高畜牧產業化水平。積極培育和引進繁養加工等龍頭企業,先后建成裕祥生豬養殖場、正大飼料等5戶年產值過億元的龍頭企業。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廣泛發展龍頭組織,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推行“公司+協會+農戶”模式,積極組建豬業合作社、奶牛協會、飼料協會、營銷協會等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8個,專合組織帶動農戶面達70%,建立發展“自愿入股、民主管理、統一經營、風險共擔、按股分紅”養殖小區15個。
突出抓好畜禽品種改良、動物疫病防制、集約化飼養等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工作,強化科技服務畜牧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建立區、鄉畜牧技術推廣場所,推行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圈、技術服務直接到人的服務機制,普及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科技對畜牧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以上。不定期聘請專家深入實地開展技術指導與培訓,每年培訓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和養殖戶達2萬余人(次)以上。切實抓好畜禽防疫工作,嚴格按照“六統一、六不漏”標準,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免疫防疫,成功抵御了重大疫病的入侵和流行。扶持龍頭企業實施品牌化戰略,創立了“賽牛牌”牛肉干、“鄧家牌”鹽皮蛋、桂興山羊、鄭山土雞、鵝肥肝等一批畜產品品牌,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
按照“人畜分離、圈舍規范、沼氣配套”的原則,加大圈舍改良力度,配套實施沼氣、改廁、鄉村道路建設等項目,扶持農戶和業主建設規范化圈舍,改善飼養條件。堅持農牧結合、種養配套的原則,大力推廣“豬-沼-果”、“豬-沼-魚”、“豬-沼-菜”等生態循環養殖模式,按照每存欄1頭育肥豬配套種植0.5畝(1畝= 667平方米,下同)蔬菜標準,95%以上的規模養殖場都建有沼氣池,建設循環式規模養殖場(小區)3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