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十年代末的撥亂反正中,胡耀邦提出,研究這十幾年的歷史,不要根據哪個文件、哪個同志講話,要看實踐。他主張以實踐為檢驗真理、辨別路線是非的標準,總結和評價十年“文革”。他以實踐標準排除了多年來流行的文件標準、語錄標準。他審閱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稿,并拍板定稿。這篇文章的發表,引發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有力支持引導下,這場大討論取得了完全的成功,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偉大歷史轉折,作了思想準備。
正如鄧小平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那篇著名講話中所說,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從爭論的情況來看,越看越重要。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
實踐標準的提出,現實的針對性就是“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從我們黨九十年的歷史進程來看,實踐標準的提出,有更深刻的背景。
我們黨建立以后,置身于中國這樣一個特殊性很大的社會,如何認識中國的基本國情,如何解決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只有靠中國共產黨人自己在實踐中探索。這就需要一條正確的思想路線。經過全黨同志的努力,特別是毛澤東的總結概括和倡導,我們黨形成了一條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指引下,我們黨制定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一整套獨創的方針政策、戰略戰術,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鄧小平說,“我們之所以能夠打敗蔣介石,就是不講老規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況,打贏算數。”(《鄧小平文選》第1卷第323頁)這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可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我們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逐漸偏離甚至拋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搞大躍進、人民公社,特別是搞了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后果。那時,鄧小平所說的“亡黨亡國”的危險,現實地擺在我們的面前!
需要我們嚴肅思考的一個重大問題是,為什么在長達二十多年的實踐中,錯誤一犯再犯,后果越來越嚴重,而不能得到糾正呢?為什么前一階段依靠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取得了偉大的勝利,而在另一種條件下,卻走到了反面呢?
這是需要從多方面研究的課題。這里僅從思想路線的角度略作探討。
實事求是,是一個主觀見之于客觀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認識成果,包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也包括制度、體制等等,有的可能是完全正確或基本正確的,也可能有部分錯誤甚至完全錯誤。這就需要有一個客觀標準來檢驗,有一個客觀見之于主觀的過程。這樣,才能保證認識的正確,不犯大錯誤。但是,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二十多年中,由于認識主體的盲目自信,獨斷專行,也由于迷信盛行,人們盲目相信“句句是真理”。因此,在長時期中,不能自覺地拿起實踐標準來檢驗主觀世界的東西,甚至對于實踐檢驗十分反感,將敢于以實踐標準進行檢驗的同志打下去(如彭德懷等人在廬山會議上提出批評而被打成反黨集團)。
實踐標準本來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也可以說是一種常識,但要將這個原理同我們的政治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真正成為人們的思想武器,還是很不容易的。實踐標準的提出,實踐標準為全黨和全國人民接受,這是付出了沉重代價后取得的思想升華。
粉碎“四人幫”以后提出“兩個凡是”,有現實的背景。但“兩個凡是”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由來已久,積習很深,是一種歷史遺產。
經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推倒了“兩個凡是”,實現了一次思想大解放。從我們黨九十年的歷史來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提出,也是全黨思維方式的一個深刻轉變,是一種新的覺醒,意義很深遠。
在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我們就是依靠實踐標準,破除了各種傳統觀念,沖破各種陳舊框框的束縛,不斷開拓創新。
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有人提出“姓資姓社”的問題,這是“兩個凡是”的翻版。針對“姓資姓社”的詰難,鄧小平提出“三個有利于”標準,這是實踐標準的展開。“三個有利于”標準有力地破除了“姓資姓社”的阻力,推進了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推進了多種經濟成分的發展,推進了對外開放,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正如有的干部所說,這些年,我們就是靠“三個有利于”壯了膽。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也正是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十二五”時期。我們面臨著新的機遇,也遇到了新的挑戰。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各方面的體制改革,亟待深化,許多發展難題有待破解,人民有新的期待。另一方面,我們看到,傳統觀念在各個領域仍然頑強地存在著,在輿淪中不時地出現怪議論,實際仍是“左”的一套,只是換了新的裝束而已。在當前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我們要更自覺地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斷推進思想解放。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推進思想解放,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對這些經驗,我們要珍視。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記取過去長時期中,未能用實踐標準檢驗自己主觀世界的東西,因而不能及時發現錯誤、糾正錯誤,從而造成嚴重后果的深刻教訓。
我們所說的實踐,是社會的實踐,人民群眾的實踐。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要虛心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尊重人民群眾的意愿。實踐檢驗是一個歷史過程,有些問題,要經過歷史的沉淀,才能看清楚,因此,對有些事,不宜匆忙做出結論,宣布完全正確,要讓歷史來檢驗。要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就必須有勇氣面對真實的歷史,有勇氣還原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