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近年來高校學生社團不斷發展,呈現了數量大、涉面廣、形式多等特點,有效把握、正確引導、科學管理、品質發展高校學生社團已成為高校必須思考的問題。如何探索社團管理和社團活動的新路徑、新方法,尋找社團發展既能“規范運作”,又能“不斷出新”的新思路,引入一個重要且可行的管理機制非常必要。
【關鍵詞】高校 學生社團 管理機制 探究
【中圖分類號】C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585(2011)06-00-02
高校學生社團作為高校第二課堂活動的重要陣地,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是服務青年、凝聚青年、引領青年的有效渠道,是實現當代大學生多元化價值的重要載體。針對高校社團特點,新形勢下尋找高校社團又好又快的特色發展路徑,規范其管理運作機制,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社團價值取向,充分實現其可能的多元化價值,是當前高校社團管理要思考的問題。
1 建立健全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學生社團管理機制是引導學生社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吸引力強的學術、科技、教育、藝術和娛樂活動,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結合起來,寓教育于文化活動之中。”高校學生社團是大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吸引力強”活動的主要途徑,將思想政治教育以寓教于樂的多樣形式和內容結合起來,社團管理機制發揮著重要保障作用。
1.2 學生社團管理機制是構建和諧校園文化,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現實需要
社團是高校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影響學生思想意識形態的重要青年群眾組織,社團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形成一定的環境和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交往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大學生結合自身興趣愛好,積極參與開展學術、科技、教育、藝術和娛樂的社團活動,在校園文化建設及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構建和諧校園的堅實力量。此外,在和諧校園文化氛圍下,構建和諧的學生社團管理機制,讓社團遵循機制規定,良性運作,避免組織松懈渙散,形成較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始終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生機和活力,確保社團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
2 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學生社團也隨之迅速成長起來。在成長的過程中,總體情況是積極的,但也面臨著許多現實問題,如管理機制不健全、活動場地和經費不足、缺乏專業教師指導、社團干部管理水平不強等情況。
2.1 社團管理機制不健全
現在許多高校社團管理機制不夠完善,組織機構不完整,社團干部選拔、培養不規范、干部責任心不強,對社團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勵、監督評價體系,有的社團活動經費管理混亂等等,導致社團運作混亂,影響到了社團健康可持續發展。
2.2 社團活動場地無保證、經費不足
高校社團日益增多,少則幾十,多則上百個社團,這需要大量的室內或室外的活動場地,盡管許多高校有專門的活動中心,但依然無法滿足社團活動的需要,除場所外,其他硬件設施,如表演器樂、音響、舞臺、多媒體等設備也無保證。活動經費不足,也是影響社團活動開展的一個大問題。許多高校對學生社團沒有設專項經費,有的也是非常有限,更多是靠繳納少量的會員費和外界贊助商支持,學生社團活動需要資金投入,維持社團的正常開展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2.3 社團干部隊伍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社團指導教師一般都是義務,無課時、無待遇,這是成為社團指導老師不足,缺乏有效指導的根本原因。有很多指導教師只是掛個名。因此指導社團壓在了高校團委幾個團干部肩上,團干人數有限,卻要負責指導這么多的社團,顯然是力不從心的。而且社團干部具有低年級化和流動性較強的特點,很多大二學生擔任社團負責人,甚至有些大一學生就成了負責人。社團干部沒有經過太多的歷練,工作能力和經驗都還比較欠缺,就成了幾百人甚至上千人社團的“首領”,這對社團和干部本身都是一個嚴峻考驗。
2.4 社團文化沉淀少,打造精品社團意識不強
學生社團文化沉淀太少,一些學生社團片面追求社團影響力,把滿足大學生的文化需求變成了迎合大學生的文化需求,一些社團活動過分追求娛樂性、趣味性,有的為了爭取經費,引入商業贊助,導致過多的商業氛圍進入校園,影響校園文化氛圍。還有學生社團活動形式單一,不會包裝和宣傳自己,沒有打造精品社團的意識。
3 引入“企業組織管理”理論,構建科學合理的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機制
企業組織系統解決的是人的問題,是企業內部的問題,那么社團管理機制解決問題的主體是在學生和學生社團內部的問題。引入“企業組織管理”理論,借鑒其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把學生社團的潛力發揮至最大。從社團文化建設、社團組織管理建設、社團人才建設、社團績效督評體系建設等幾個方面的內容,構建科學合理的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機制。
3.1 社團文化建設
社團文化是社團建設的核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生力軍。首先,要確立社團文化的精神,就是要找準社團的戰略定位。再次,要實踐社團文化,就是要緊緊圍繞社團文化開展符合社團實情,服務社團會員成長成才,服務學校黨政中心工作的實踐活動。再有,要打造社團文化,就是要提煉社團活動,包裝和打造社團精品,讓社團文化得到質的飛躍。
3.2 社團組織管理建設
在校團委的領導下,成立一個學生社團聯合會,負責全校各學生社團的管理、服務等工作,切實體現學生社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宗旨。校團委對學生社團聯合會進行科學指導,注重社團聯合會干部的選拔和培養,讓其成為團干的好助手和執行者;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規范社團的管理;整合各種資源,努力爭取校內場地保證和各種經費支持。同時,高校應加大對指導教師的投入,給予社團指導教師在政策和待遇上的照顧,對指導教師進行激勵和管理。
3.3 社團干部隊伍培養建設
選拔和培養一批素質高、可持續性的社團干部隊伍。一個組織關鍵看領導班子,所以社團負責人尤為重要。針對社團干部具有低年級化和流動性較強的特點,首先就是要留得住干部,選拔思想上過硬,業務素質高,有威望的學生干部擔任社團負責人,在地位和待遇上給予照顧,在評優評先方面和院系學生干部要一樣,從而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注重對社團干部的教育培訓,提升業務和管理水平,更好地為社團的發展服務;注重社團干部的梯隊培養,避免出現脫節,接不上班的情況,確保社團干部的連續性。
3.4 社團績效督評體系建設
根據學生社團特點,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對學生社團的成立審批、年度注冊審核、重大活動申報的審批程序以及社團活動經費管理規定。建立和完善學生社團的考核評比和激勵機制,獎優罰劣,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成立監督組,定期和不定期對各社團進行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做到對目標和過程的有效監督。
參考文獻
[1] 蔡建英,賈微,張可.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機制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0,12.
[2] 劉海霞.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生社團管理機制研究[J].管理觀察.2010,8.
[3] 李凱.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瓊州學院學報,2010,2.
[4] 李夢茹.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問題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