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女兒的一段談話,讓我感受到蘋果公司的獨特精神和深刻影響力
『 被訪者簡介 』
劉耀宗:智囊傳媒CEO,曾服務于美國施樂(中國)有限公司,中國惠普有限公司等多家頂級跨國公司及國內大型企業,對東西方管理理念及管理實踐有著深刻的理解,歷任施樂中國渠道銷售經理等職務。
一晃,女兒在蘋果店做實習生已經有多半年了。這段時間,讓我驚奇的是,她很少抱怨實習工作的辛苦,反而每天樂此不疲的奔波于學校、蘋果店和家之間。經常早上6點半出門,上午半天課結束后,直接到公司里上班,到晚上10點多才下班。對蘋果產品的熱愛自然是精神支柱,但幾天前跟她的一次對話,讓我對她刮目相看,也對那個傳說中的神奇企業有了更深的認識。
有一天,女兒跟我說經理通知她12月份就可以跟蘋果簽三方協議了,也就是說,明年6月份她一畢業就可以轉正成為蘋果的正式員工了。這當然是個好消息,證明了她這一段時間的努力得到了公司的認可,我當然恭喜了她。之后的一段對話更讓我印象深刻。
我問:你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什么打算?她稍加思索回答:我現在還沒有畢業,只能做實習生。不過我想利用這段時間,盡可能的多爭取Rotation(輪崗)的機會,盡可能多了解店里不同崗位的工作狀況及流程。當我拿到畢業證以后,就可以直接轉正。轉正后的第一個目標是盡快做到“Expert”(Expert是蘋果店的一個職位,直譯就是銷售專家,初級的銷售叫Specialist,也就是她現在做的職位)。然后,再往上瞄準經理的職位發展。我正好借機考考她:你怎么理解Expert的工作?答:作為一個Expert需要具有精湛的產品知識和對蘋果產品理念的深刻理解,在客戶選擇蘋果產品時幫助他們做更好的選擇,讓客戶得到最好的產品體驗。爭取把每一個客戶都變成蘋果的Marketer。除此以外,作為一個好的Expert你一定要夠“Apple”。夠“Apple”,很有意思的說法,我不禁追問什么是夠“Apple”?“嗯……”她好像一下沒有找到準確的語句來表述,想了一下就說:夠“Apple”應該是指有自己的獨特的(蘋果文化的)處事風格吧,舉個例子,對于來到來店里客戶,我們的首要目標是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不是強迫引導客戶購買產品,要認真了解客戶的需要,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產品及服務。還有,如果一個客戶只是喜愛蘋果的產品,但并不了解蘋果的應用體驗,導致經常有客戶購買了蘋果電腦,但要裝Windows操作系統,我們會盡量幫助他們了解蘋果系統的卓越性能,并幫助分析客戶應用的利弊,如果蘋果產品對于這個客戶不是最佳方案,我們會建議客戶選擇相同配置但價格更優惠的兼容機。這就是幫客戶做更好的選擇。另外,你自己一定是一個蘋果的追隨者,只有自己對蘋果產品的熱愛,你才能把這種體會傳染給你周圍的人,這就是影響力吧。
跟女兒的對話不禁引起了我的反思:其一,一個卓越的企業一定是能為員工提供完善職業發展平臺,并提供各種學習機會幫助員工成長的企業。這也就一點也不奇怪,為什么一個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就能給自己明確提出職業發展的方向了。其二,從女兒的言語中處處體現出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可以看出,以客戶為中心對這家公司來說已經不是一種口號,而已經深深地刻入員工的理念,體現在每一處細微的行為上。其三,從夠“Apple”這一表述上,可以深深感受到一種文化的影響力量。這時,所謂企業文化已經不是掛在墻上大字報,而變成了一種行為的準則,一種精神的閃光。
通過這番談話,我們看到了一家令人尊敬的企業。并深深地被其企業文化的力量所震撼。你很難想象,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可以做到如此成功,這也讓我對這家公司更加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