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知識架構圖書:《云計算》
云計算實現了從計算機到使用者,從應用到任務,從孤立的數據到可以隨處訪問、可與任何人共享的數據的轉變
『 作者簡介 』
邁克爾·米勒:以隨意、淺顯易讀的寫作風格和能夠向普通讀者解釋各種復雜的議題而聞名。在過去的二十年里,米勒先生已經完成80多本非文學類圖書,印數超過100萬冊。他在Que出版的圖書包括《計算機基礎絕對新手指南》,《谷歌百科:谷歌的終極資源》以及《安全嗎?在線保護你的計算機,你的業務和你自己》。
你所了解的計算正面臨著變革:你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將會從桌面轉移到云中。
今天,盡管云計算技術尚處在早期階段,面臨諸多重大挑戰,但谷歌、微軟、IBM、惠普等IT巨頭紛紛表明了自己的意愿或推出了相應的計劃。著名的市場調查公司IDC預計,到2012年,用于云服務的花費將從2008年的160億美元增加到420億美元。其他機構,如美林證券、摩根史坦利等也發表了類似的預測。
在云計算這一計算模式中,應用程序和文件存放在一個由數千臺計算機和服務器組成的“云”中,這些計算機和服務器都聯接在一起,并且可以通過因特網進行訪問。利用云計算,你現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基于web的而不是基于桌面的。你可以利用任何一臺連接到因特網的計算機來訪問你所有的應用程序和文件。
云計算將會對你的工作方式帶來哪些影響呢?首先,你再也不必被綁定到一臺唯一的計算機上。由于云總是可以通過web訪問,因此你可以隨時隨地的工作。其次,云計算有利于群組協作,這是因為無論身在何處,所有的小組成員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應用程序和文件。
盡管云計算聽起來似乎遙不可及,但極有可能你已經使用了云應用。如果你正在使用Gmail或Hotmail一類的基于web的電子郵件程序,那么你就是在使用云計算。如果你正在使用谷歌日歷或蘋果MobileMe一類的基于web的應用程序,那么你也是在使用云計算。如果你正在使用Flickr或Picasa網絡相冊一類的文件或照片共享網站,那么你也是在使用云計算。云計算是屬于未來的技術,然而從現在開始已經可供人們使用。
云計算如何工作?對于計算機的使用方式,云計算究竟意味著什么?哪些應用是最頂級的云計算應用?所有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
在一個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新技術涌現和消失的世界中,有一種新趨勢有望長久存在下去。這一趨勢就是所謂的云計算,它將改變你使用電腦和因特網的方式。
云計算預示著我們儲存信息和運行應用程序的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程序和數據不再運行和存放在個人臺式計算機上,相反,一切都托管到“云”中——一個云狀的、可通過因特網訪問的、由個人計算機和服務器構成的集合。云計算能夠讓你從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訪問你所有的應用程序和文件,你不再受到桌面的限制,因而使得異地群組成員之間的協作變得更加容易。
從計算方式來說,云計算的出現相當于一個世紀以前的電力革命。在電力公用設施出現之前,每個農場和企業都利用各自的發電機單獨發電。電網建成之后,農場和企業關閉了自己的發電機,改為從公用企業購買電力,其價格比他們自己生產更低(可靠性更高)。
隨著云計算成為主流,相同類型的革命也將出現。當我們開始期待云計算所承諾的通用訪問,24/7 的可靠性和無處不在的協作,今日主流的、以臺式機為中心的計算方式注定會走向沒落。
云計算不是什么
利用傳統的桌面計算,你需要在自己所擁有的每臺電腦上都運行一份軟件程序。你所創建的文檔存放在創建他們的電腦上。雖然該文檔可以被同一網絡上的其他計算機訪問,但是這些文檔不能被該網絡之外的其他計算機訪問。
利用云計算,你所使用的軟件程序并不是運行在你的個人電腦上,而是存放在能夠通過因特網訪問的服務器上。即使你的計算機崩潰了,該軟件仍然可以供其他人使用。對于你所創建的文檔同樣如此,他們存放在能夠通過因特網訪問的一組服務器中。任何具有權限的人不僅可以訪問這些文檔,而且可以對這些文檔進行實時編輯和協作。與傳統的計算模式以PC為中心不同,云計算模式是以文件為中心的。至于你使用哪一臺電腦來訪問文檔,這一點都不重要。
以上只是一個簡單的說明。讓我們更詳細地看一下云計算究竟是什么,與之同樣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云計算不是什么。
首先,云計算不是網絡計算。在網絡計算中,應用/文檔存放在公司的一個單獨的服務器上,通過公司的網絡進行訪問。云計算要比上述內容寬泛得多。它涉及多個公司,多臺服務器和多個網絡。此外,與網絡計算不同,云服務和存儲可以從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通過因特網連接進行訪問,而網絡計算只能通過公司的網絡進行訪問。
云計算也不是傳統的外包,即一個公司將自己的計算服務委托(分包)給一家外部的公司。雖然外包公司可能會存放一個公司的數據或應用程序,但那些文檔和應用程序僅供該公司的員工通過公司內部的網絡進行訪問,而不是面向整個世界,通過因特網進行訪問。
因此,盡管表面上看起來很類似,網絡計算和外包不是云計算。
云計算是什么
云計算定義的關鍵在于“云”這個詞本身。對我們而言,云是一組數量眾多的、互連到一起的計算機。這些計算機可以是個人電腦或網絡服務器,它們可以是公共的或私有的。
例如,谷歌提供的云由微型的個人電腦和大型的服務器組成。谷歌的云是私有的(即谷歌擁有它),但它可公開訪問(對谷歌的用戶) 。
這種計算機云能延伸到單獨的公司或企業之外。云所提供的應用和數據可廣泛的用于許多用戶,跨企業和跨平臺。對云的訪問是通過因特網完成的。任何授權用戶都可以從任何一臺計算機上、通過任一因特網連接訪問這些文檔和應用。更進一步講,對用戶而言,云背后的技術和基礎設施是不可見的。至于云服務是基于HTTP、HTML、XML、JavaScript還是其他特定的技術,從表面上看并不明顯(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也不重要)。
讓我們仔細研究一下云計算先鋒之一的谷歌是如何看待云計算的,這將會對我們認識云計算有所幫助。從谷歌的角度來看,云計算有6個關鍵的特性:
云計算是以用戶為中心的。作為一個使用者,一旦你連接到云中,那么那里存放的任何東西——文件、消息、圖片、應用等等——都將變成你的。此外,不僅數據是你的,而且你還可以與他人共享。實際上,在云中訪問你的數據的任何設備也都成為你的。
云計算是以任務為中心的。問題的焦點不再是應用程序和應用程序能做什么,而是你需要做什么和應用程序如何完成你的任務。傳統的應用程序——文字處理,電子表格,電子郵件等等——與他們所創建的文件相比,已經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云計算是強大的。云中數百或數千臺電腦連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的計算能力是遠非一臺單獨的臺式機所能比擬的。
云計算是易于訪問的。由于數據存儲在云里,用戶可以即時的從多個庫中檢索更多的信息。與使用臺式機不同,你不再受到單一數據源的限制。
云計算是智能的。隨著各種數據都被存儲到云中的計算機上,為了更智能的訪問這些信息,數據挖掘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總之,云計算實現了從計算機到使用者,從應用到任務,從孤立的數據到可以隨處訪問、可與任何人共享的數據的轉變。使用者可以不再從事數據管理的任務;他甚至無須記住數據的位置。所有這些情形都是因為數據在云里,因而可以立即被該用戶和其他授權用戶使用。
本文摘編自《云計算》一書
關于云計算圖書的延伸閱讀
《沒有兩片云是一樣的》
作者:姜奇平 胡泳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閱讀理由:日新月異的技術時刻在用“云計算”這樣的詞匯秒殺我們的知識儲備。“云計算”已經不僅是“高深莫測”、“虛無縹緲”、“遙不可及”的同義語,而且還使人聯想到前沿、新銳和勁爆的酷味兒。《沒有兩片云是一樣的》不是一本關于技術的書,它更關乎技術的語境及其背后的“道”。
《云計算——企業信息化建設策略與實踐》
作者:雷萬云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閱讀理由:本書主要從企業應用的角度系統地剖析云計算技術,揭示了云計算如何深刻影響未來,呼喚中國企業抓住后危機時期和云計算時代的機遇期,借助云計算力量使企業成功升級轉型,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云計算實踐指南》
作者:[美]威爾特 威爾特 埃爾森·彼得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閱讀理由:《云計算實踐指南》全面介紹了云計算的基礎知識和一些具體細節,以及云計算的關鍵技術和典型應用。主要內容包括:云計算基礎、云計算領域的一些重量級公司、遷移到云上的業務案例、硬件和基礎設施、云存儲、標準、軟件即服務、軟件加服務、最佳實踐和云計算的未來等。《云計算實踐指南》可供想了解云計算以及掌握其應用的所有讀者學習和參考。
《云計算安全與隱私》
作者:[美]馬澤爾 卡瑪日薩米尼 拉提夫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閱讀理由:《云計算安全與隱私》可以使你明白當把數據交付給云計算時你所面臨的風險,以及為了保障虛擬基礎設施和網絡應用程序的安全可以采取的行動。本書是由信息安全界知名專家所著,作者在書中給出許多中肯的忠告和建議。閱讀本書你會了解,我們現在還嚴重匱乏云計算安全方面的詳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