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附近,經常有一位老奶奶佝僂著身體,坐在醫院門前的花壇邊做童鞋、賣童鞋。這位老人已過百歲,但身體很好,飛針走線一點也不吃力。她做的鞋很好賣,因為人們說,孩子穿上老人親手做的童鞋,可以免災。
這位老壽星也很健談,她說,自己出生于1901年,老家在四川宜賓農村。婆家姓楊,娘家姓關。當我看到老人手中的小童鞋上繡著五顏六色的小花,就問道:“老奶奶,這些您看得清楚嗎?”老太說:“做這活時,我從不戴眼鏡,看得清楚,路燈下我還能穿小針呢!”她當即就拿出針線一展身手,一針一針上下穿梭,繡花的速度也不含糊,一招一式、一針一線讓旁觀者嘖嘖稱奇。她9歲時開始跟母親學針線活,從此全家人的鞋子就全包在她身上了。老太現在和最小的兒子一起生活。兒子早晚都要看電視,她看不懂,吃完晚飯后,就帶著針線活在樓下路燈底下去做。
兒媳已退休,買菜、做飯等家務活是兒媳的事兒,老太有時要給兒媳幫忙,兒媳總說,我們各人有各人的分工,我做飯,您做您的針線活。說到這里,老人自豪地說:“我吃現成的。不過,我能自己干,就不讓別人做?!彼囊路约合?,不讓兒媳婦幫忙。
老太說:“我從沒有和誰吵過架。有一些人總和我講和兒媳婦之間的矛盾,說兒媳婦怎/厶不好。我就說,不能全說兒媳婦的不是,長輩首先要有慈愛心,晚輩才有孝心。”老人還念叨著她在四川的大兒媳婦。老太說,她來湖北已經有7年了,走時,大兒媳婦哭著舍不得讓她走。她掰著指頭說,大兒媳婦已有81歲了,不知道現在怎么樣。十一放假,小兒子打算陪她回宜賓老家看看,但小兒媳擔心坐火車時間長,怕她身體受不了,不讓她走。老太說:我聽兒子、兒媳婦的,不讓他們為難。
其實,老太年輕時身體并不怎么好,經常不明原因地暈倒,為此,她先后兩次骨折——左股骨頸骨折和背部骨折。但是老太又掙扎著站起來了,現在走路稍有點跛,但頭暈沒有了。老太記憶力很好,很健談。給我講光緒、講宣統、講民國、講新中國,常常使我插不上話。但老太說得最多的還是兒孫們的孝心,周圍人的關心。我聽了也很舒心、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