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其中,“婚前貸款買房歸登記方所有”、“一方父母買房登記在子女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這兩條解釋讓不少人心里泛起了嘀咕。“房子”與“婚姻”這兩個熱門詞匯的交集,讓愛情接受考驗。下面是因為房子引發的真實的故事。
較量
2005年9月份,小黃經人介紹認識了小霞,經過兩年的交往,兩人進入談婚論嫁的階段。可是因為買房子的事情,麗人的結婚進程并不順利。
在新房選址上,兩人產生分歧。小霞想在娘家附近買房,房子面積可以小一點,但位置一定要在市區。而小黃的單位有福利政策,職工買指定住房可以享受優惠,但是房子卻在郊區一帶,位置相對偏遠。小黃的父母希望買大一點的房子。他們認為,花那么多錢買那么小的房子,真的很不值得。如果沒有父母的支持,小黃的積蓄連首付都不夠。小黃沒有答應小霞的要求,就這樣兩人鬧起別扭。
小黃沒轍了,想通過介紹人來打探女友家的意思,沒想兩個介紹人在電話里沒溝通好,結果擴大了雙方父母在購房上的分歧。小黃的父親老黃認為,小霞愛慕虛榮,為了顯擺非得在市區購房。而小霞的父母卻認為,小黃不考慮小霞的實際情況,過于“孝順”父母,結婚后女兒肯定會吃虧。
自從購房問題出現后,兩人心里似乎有了疙瘩,分手也說了好幾次,但還是保持來往。小黃認為,雙方談了兩年的戀愛,實際上是有感情基礎的,就因為購房的事情前功盡棄,實在是浪費青春。在小黃的說服下,兩人又和好了。
不久,小霞的父親托人尋到了一套一居室,不但地段理想,價格還便宜不少。小霞興沖沖地告訴小黃,勸他趕緊籌錢。好機會的確難得,于是小黃父母拿出積蓄,小黃、小霞也拿出自己的存款湊足了房款。購房的事情都是小霞一手操辦,等拿到房本,小黃才看到房產證上寫的是小霞的名字。對此,小黃覺得可以接受,可是小黃的父母卻很不痛快。父母出的購房款是大頭,產權證應該寫小黃和小霞兩人的名字,兩位老人私底下認為小霞有心計,還沒有結婚就為自己打算。這事到了小霞家里,卻又是一番爭論。小霞父母擔心以后小黃在結婚前為離婚作打算,為了分財產才非要在房產證上寫上自己的名字。
改名風波
不久,房子準備裝修了,老黃說,房子不要裝修了,刷白一下墻壁、鋪瓷磚就可以了,錢留著以后做別的用,結婚的事情也不用大操辦,直接領個證就可以。小霞和小黃登記結婚,按父母的意思并沒有大操辦。小霞說,結婚可以不操辦,房子肯定要好好裝修一番再入住。這點不管公婆是否贊成,她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思辦。
為了裝修,小霞忙得焦頭爛額,設計裝修方案、找裝修隊討價還價、買裝修材料。小黃因為出差,便讓父母過來幫忙照看裝修。當初,裝修計劃雖然沒有得到父母的贊成,但還是答應過來幫忙。可小霞認為公婆是“出工不出力”,并不盡心。因為裝修的事情,小霞和公婆雖然沒有進入僵局,但是卻變得不冷不熱。
2008年年初,小霞有了身孕,全家人都盼望著孩子的降生,矛盾似乎也緩和了很多。
聽到孫子降生的消息,小霞的公婆連夜從老家趕到兒子家,主動提出幫忙帶孫子。可是小黃為難地對自己的父母說,小霞的父母已經提出照看孩子了,他們住得近,照顧起來更方便。當初非要買離娘家近的小戶型,原來就是不想讓公婆來住,小黃的父母不由得對兒媳小霞生出一股怨氣。
為了安慰父母,小黃提出,把自己的名字“加”到房產證上去,可惜小霞則不肯答應,她說,假如永遠不離婚,房產證上寫誰的名字不都一樣嗎?后來,丈母娘也發話,說這個是原則性問題,沒商量的。于是,這件事情被永久擱置了下來。
算計
隨后3年里,小黃因為工作常駐外地。小霞和孩子也常年待在娘家。他們買下的房子常空著,只有節假日夫妻倆才住幾天。從第二年開始,小霞公婆就感覺到兒媳的態度變了,春節帶孩子回家,表情很冷淡,不怎么跟他們說話。老黃和老伴為此擔心不已。
2010年底,老黃接到了一個老朋友的電話,他暗示說:“我剛見過小黃,小夫妻要住在一起,感情才能好啊。”老黃聽了之后,馬上行動起來,連夜買了兩張火車票,并且告訴兒子兒媳,要和他們一起過春節,而且要長期住下去。
可是老黃和老伴的心愿沒有達成。隨著他們的到來,兒媳的態度也變得很明確了,還拿出了離婚協議書。當時,老黃一把把它搶了過去,不讓兒子簽字。并責備兒子說:“小霞要離婚,肯定是你對她不好,你們要多為兒子著想。離婚傷害最大的是孩子。”
小黃卻一肚子苦水向父母傾訴,他常年駐外,無暇照顧妻子和孩子,更加上當年買房掏空了自己的積蓄,幾年來經濟上捉襟見肘,看到別人家的女婿買車換房,而自家的女婿卻如此落魄,岳父岳母對他早已滿腹怨言。小黃說著就有點哽咽,兩戶人家的條件是差不多的,大家都是工薪階層,誰也不比誰富。他自知能給的家用比較少,但是單位發的東西大部分運到岳父岳母家,每次出差回來也帶著岳父一家人去超市大采購,兒子上幼兒園,岳母點名要上貴族幼兒園,一次性他要掏5萬元贊助費。可是即使這樣,岳父還不滿意,經常在他面前夸誰家的女婿多么有錢,多么能干。
聽了兒子的哭訴,老黃老兩口氣不打一處來。老黃忘了要勸兒子兒媳和好的初衷,一時口快:“這房子大部分是我家出錢買的,你寧肯空著也不肯讓我們來住,還不讓我們見孫子,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我告訴你,從今天起,我們就在這里住下不走了。就是你上法院鬧離婚,這房子捌門也要分一半。”
兒媳小霞立刻變了神色,一字一頓地責問:“難道你們是為了房子才讓兒子和我結婚的嗎?要不是我們家有關系,憑你們,買得到這套房子嗎?房子的裝修、家電、水電費、物業費,你們掏過一分錢嗎?這么多年,孩子吃的用的你們管過嗎?那我家的花費跟誰算呢?”
吵著吵著,小霞感覺婆婆、公公都“虎視眈眈”盯著自己,自己勢單力薄,就打電話叫來了自己的父母。小霞的父親一進家門,就聽見老黃朝女兒嚷,小霞的父親心疼女兒,上去就和老黃扭打在一起,你來我往幾下子,老黃頭上就掛了彩,血流不止。
看到父親受傷了,小黃也不冷靜了,報了警,嚷著要讓岳父蹲監獄。警察來了,街坊鄰居都來了,小霞意識到事情鬧大了,她跪下向公公道歉,哭著求他們原諒自己……
小黃和小霞的日子算是過不下去了,他們同意協議離婚。可是老黃還不甘心,他想把房子鑰匙換了,不讓親家那么輕易地賣房子;還想著把孫子帶走,讓法院判歸自己撫養。可是畢竟人上了年紀,幾個晚上殫精竭慮,老黃血壓也高了,頭暈眼花。小黃看著父親這樣,含淚勸說:“爸媽,你們別管了,我已經是成年人了,自己能承受,你們的健康是最重要的事情啊。”
幾經考慮,小黃和小霞選擇房子還是歸女方所有,只需退回當時男方家支援的現款即可兩不相欠,以后也好相見。不過時隔幾年,那套房子價值早已不能同日而語。有人說小霞賺了,沒有小黃家的援助,她根本不可能有這房子,有人卻覺得小霞虧了,她失去了愛情和婚姻,空留下一套房子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