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們刊載的《為什么中國“虎媽”比美國媽媽更好》一文在讀者中引起了諸多爭議。那么,文中主人翁蔡美兒的女兒們對此是深惡痛絕還是樂在其中?“虎媽”大女兒蘇蘇的這封信會告訴你答案。
親愛的“虎媽”:
你因為出版了《虎媽戰歌》,而讓別人誤以為我和妹妹生活在你的皮鞭和鎖鏈下。事實上,他們聽不到我們為彼此的幽默而笑翻;不明白我們為什么用漢堡肉餡做蛋炒飯吃;也看不到我們一家人擠在一張床上,爭論著從網上下載哪部電影來看的情景。
我承認,做你的女兒并不輕松。有時候我也想去參加某個游戲派對,有時候也想逃過某個鋼琴訓練班。但上個月,我同時收到耶魯和哈佛的大學錄取通知時,我很感謝你當年的嚴厲。很多人指責說你把我培養成了一個不會獨立思考的機器,但我認為你的教育方式讓我比其他孩子更獨立。你讓我知道,只要盡了全力就問心無愧,就不用管別人怎么看。記得首次登臺參加鋼琴比賽時,我緊張極了。你小聲對我說:“蘇蘇,你已經盡到最大努力刻苦訓練,那就足夠了。”
記得那年我給你做了一張生日卡,但因為卡片做得太差勁,你把它退回來了。這讓別人覺得你是個惡毒的母親,其實當時我并不覺得太糟,因為我知道自己的確可以畫得更好。你拒收的不是我的感情,而是我的疏懶。
記得高二暑假,我選了一門課程,老師布置的作業是采訪一個經歷過戰爭的人。我知道如果采訪祖父母,肯定能拿到高分,因為他們都親身經歷過二戰。但是你不準我那么做,你說:“蘇蘇,采訪祖父母是偷懶的選擇,你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去了解新東西。”后來我采訪了一位以色列傘兵,他的經歷改變了我的人生觀。如果沒有你,我便會錯過這個成長機會。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它可能是獲得諾貝爾獎,也可能是享受每一天。對我來說,幸福既不是輝煌的成就,也不是安逸自足,而是知道我已經盡力,知道我已經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了極致。假如我明天就死去,也不會太遺憾,因為我活出了110%的生命質量。這一切,我都必須感謝你,我的虎媽。
愛你的女兒:蘇蘇
(摘自《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