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冬青詩集《愛的旋律》近日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全書分為《情天夢海》《鄉音鄉情》《海闊天空》《古韻悠悠》《詩行漫步》五卷,收錄了詩人近年來潛心創作的涵蓋愛情、親情、友情,匯聚人間真情大愛的詩歌作品68首,反映了一位現代企業家對心靈家園的執著堅守。
冬青,本名陳顯洲,重慶江津人,現居四川成都;愛詩習詩多年,詩作散見于各級報刊,部分詩歌作品被收錄年度選本,現為成都吳芳吉研究會顧問,成都江津商會副會長。
摘要:冬青經營企業,又愛寫詩,其詩態度真誠,充溢著對善良的尋找和對美好的追求。他寫詩不為求名,更不是為了圖利,只是為了以文會友、談天說地、抒情逸興。這種年逾七旬尚能筆力康健潛心于詩歌創作的精神,讓人由衷贊嘆。
關鍵詞:冬青;詩歌;《愛的旋律》;藝術
在成都一品天下大街金凌軒茶樓我結識了白屋詩人吳芳吉、十大元帥聶榮臻的江津同鄉,寫詩用冬青作筆名的陳顯洲。初見面,冬青就敞開胸懷傾吐真情:
我不是偉人
但我是經歷過大風大浪洗禮的人
我不是名人
但我愿意做一個坦坦蕩蕩的君子
我不是腰纏萬貫的人
但我樂意幫助那些急需要幫助的人
我不是救世主
但我時刻關注著我周邊那些弱小群體
——冬青《致友人訴心聲》
因為他資助《半邊天》的出版,我才結交了冬青,恨相見之晚也!
皇家大內,宮墻上刻滿了臺閣體吐壽字的歪詩:“侍臣鵠立迚明店,一朵紅云捧玉皇!”叫人看了就要嘔吐!倒是唐代元稹的悼亡詩《遣悲懷》三首,哭妻子,“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使讀者熱淚盈眶!冬青的詩正是不講假話,盡吐真情。
我曾挑選吳芳吉的代表作《婉容詞》等四個蜀文化的故事改編成電影,獻給2008年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又將《婉容投江》改為四川揚琴坐唱,由曾赴法國演出的錦江曲藝團李卷怡主唱。成都吳芳吉研究會的朋友們還準備組織聯唱,因而認識了冬青的老朋友,中國文化研究家、江津人聶勛材。
那陣,我還不認識冬青,我的情況,全是聶勛材轉告他的,聶勛材了解我在反右運動中是省長點名的,全省文藝界揪出的82名右派分子之一。23年牢沒有白坐,我在獄中偷寫《紅樓外傳》70萬字,13年間三易其稿。出獄后這部書在四川、北京、哈爾濱出了三版。前年,北京文史出版社又出版了我寫的80萬字反右長篇紀實小說《這是為什么》。
那陣,冬青還不認識我,他對聶勛材說:“我想讀《這是為什么》,你幫我買一本,要一本,借一本都行。”我就送了他一部《這是為什么》上下冊。因為文學,我和冬青相見恨晚成了推心置腹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天底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我坐過“莫須有”的牢,冬青也坐過“莫須有”的牢,一旦萍水相逢,頓成莫逆之交,細想起來,真不容易,我與他同時降生在20世紀,又同時投胎在一個大省的兩戶人家,還同時愛上了中國文學,更同時都是重仁義、輕世俗、有俠骨氣的男子漢、大丈夫!
所不同者,他會經商,我卻只會寫字,我們都愛好文學。他曾經的“莫須有”罪名是“走私”,我曾經的“莫須有”罪名是“右派”,但我們受了委屈,都不懷恨、不抱怨、不發牢騷,仍舊愛國、愛民、愛黨。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沒有了戰爭、不搞運動、生活安定,在全球經濟危機下也不那么手忙腳亂,在國際上中國說得起話,抬得起頭。我們回到屬于自己的正常生活中,冬青繼續經商,建設小康,我繼續寫書,不搞垃圾文學。“我們都是中國人!見善不干,枉把人變,見惡不拒,真他媽是寶氣!”
寫完《這是為什么》我原本已經不打算再寫大題材的作品了,“明知著作太辛苦,交卷出場不再來!”何況,我已超齡,腿腳行動不便,老眼昏花不明,生命的倒計時快到了。當年我寫《紅樓外傳》有練筆的因素,更有歷史的根源。我媽媽是我爸爸花錢買進大家庭的姨娘,我好像是《紅樓夢》里趙姨娘所生的庶出之子賈環,被人輕賤,抬不起頭!我一生都想給我姨娘媽媽爭氣,想當作家,想當文豪,這就是我著書立說的動力。
冬青經營企業,又愛寫詩,還寫了首詩叫《初戀》,其態度真誠,尋找善良,追求美好,和當今許多詩人的心靈是相悖的。感動于冬青對情感的執著,我把他的《初戀》改編成了影視劇本,以此紀念每一個人來到人世間遇到的刻骨銘心的第一次愛情。
冬青寫詩不為求名,更不是為了圖利,只是為了以文會友、談天說地、抒情逸興。他晚年生活過得很灑脫,因為他明白“學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載不干身!”的道理。他在詩里懷念年輕時一位愛他而來、離他而去的姑娘:
四十多年過去了
在夢中
我不止一次地把她找尋
我的同學我的戀人
如今你在哪里
你可做過同樣的夢
我們可曾相會在你的夢中
同窗四年
是月老牽的紅線
是月老送來了愛的火苗
在兩個年輕人的心中
燃起了愛情的烈焰
曾記否柳溪邊洗衣服
我們卻合影在清澈的水面
湟水旁一對美麗的水鳥
在水中吻頸纏綿
你卻紅了臉
是那樣的羞澀
……
四十年前,他們是同學,一旦相愛,當然舍不得、離不開、搶不走,林中飄過年輕的身影,湖上傳來婉轉的歌聲,水里投下依偎的身影……也不必恨月老,同窗四年,總有畢業的時候;緣分到頭,總有分手的時候;舍不得的初戀煙云飄散,美麗的大眼睛姑娘悄然離去,只剩下揮之不去的記憶留在筆下,留在詩里:
多少年過去了
我深深地理解
愛情決不是餐桌上唯一的佳肴
愛情決不是生活中唯一的內容
——冬青《初戀》
歌德在《浮士德》里說得好:“人生朝露,藝術千秋!”那煩惱的小青年維特高聲大哭,自殺身亡;而歌德在夏綠蒂、雅培爾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后,不情愿當第三者,卻叫書里的少年維特代他自殺,讓自己的生命在文學藝術中獲得永恒!冬青年逾七旬尚能筆力康健潛心于詩歌創作,不禁讓人慨嘆:“情史已過千千萬!掌故焉有不敢談?白頭尚在寫初戀,笑那情郎老少年!”
蕭賽,作家,戲劇家。長期從事戲劇創作及編導工作,曾任四川省文化廳藝術顧問。著有《紅樓外傳》《高鶚傳》《青蛇傳》《曹禺論》《契科夫傳》《契科夫戲劇》《玩友》《青春本色》等文學戲劇作品十余部,作品被中國現代文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及美國、英國、俄羅斯等相關文化機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