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是表演的藝術,它與其他表演藝術一樣,是以語言和形體動作來進行的。聲樂表演學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和作用,在培養受教育者的聲樂表演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聲樂水平、促進受教育者的聲樂鑒賞能力等方面,效果顯著。
關鍵詞:聲樂;表演學;受教育者
聲樂是表演的藝術,是通過運用個人優美的嗓音以及豐富的表演,來塑造聲情并茂的藝術形象。現今大街小巷播放的流行歌曲,都是聲樂形式的體現,人們也時刻會接觸到流行歌曲,可見聲樂對人們的影響極為廣泛。聲樂是以音樂化的語言和形體動作來進行表演的,有了這些聲音的表現技巧,掌握了情感的感受與體驗,還要通過聲情并茂的表演來完成對聲樂作品的再創造。
聲樂表演要通過嗓音這個“樂器”來表達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傳達表演者的內心世界。氣韻生動的聲腔造型,是聲樂表演的藝術要求。對聲音要有好的運用,首先就要求歌唱者一定要有豐富的情感內涵,有正確的歌唱方法,才能對聲樂作品有良好的表現,才能去打動聽眾,達到教育等應有的目的;其次,對聲樂作品的二度創作也是表演的顯著特點,聲樂表演者要以聲樂作品為創造的依據,通過分析作品的內容或角色的性格特征,再創造地表現出來,使無聲的作品成為有聲的完美體現;[1]再次,聲樂表演者的形體動作是聲樂表演創造的重要手段,體態動作的優美程度,直接影響到聽眾的審美。不同唱法的表演也要求不同,如美聲唱法,演唱的動作姿態要求端正,動作不能太大或太浮夸,因為其要求喉位較低,頭部動作太大會影響喉位的穩定。我們經常觀看帕瓦羅蒂的演唱,其幾乎沒有太大的動作,但是他塑造的聲音卻打動了億萬觀眾。聲音的表現力,也是聲樂表演的重要形式之一。通俗唱法對動作的要求就相對寬泛,不是那么束縛,只要瀟灑自然就行,這也是通俗唱法受大眾歡迎的因素之一。邁克爾·杰克遜的演唱就是舞蹈加演唱的形式,他將兩者完美地結合,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使無數青年為其瘋狂,這就是聲樂表演藝術無窮的感染力所在。
聲樂表演學對教育者的聲樂表演能力起到了培養的作用,聲樂是表演的藝術,作為受教育者,在接受聲樂表演教育的同時,整體表演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無論是師范院校的學生,還是聲樂專業的演員,對于受教育者來說,擁有必要的表演素質和能力,是聲樂教育學最基本的任務和目的。作為教育者在培養受教育者聲樂表演能力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通過表演藝術來傳達美育和德育理念。不僅要使受教育者努力學好表演技巧,也要讓其體會作品的教育意義,通過對作品的詮釋,達到教育的目的,給聽眾以美的享受,同樣也要去影響他們,并把握和協調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更好地推動聲樂教育的發展。
聲樂表演學提高了受教育者的聲樂理論水平,聲樂不僅包括歌曲的演繹,其中也包含著很多聲樂表演理論,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基礎,聲樂受教育者必須深入掌握和理解聲樂表演的理論,才能更好地發揮所學的理論知識,指導自身表演藝術的實踐。培養了良好的理論水平也會為以后從事其他聲樂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現今,常常講創新,而創新是在有一定基礎之后才會達成的,并且要對相關理論進行研究分析,為今后創新提供基礎。
聲樂表演促進了受教育者的聲樂鑒賞能力,鑒賞能力是人們對藝術作品的鑒別、欣賞的能力。鑒賞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其中知覺能力、想象能力、領悟能力、回味能力等,在鑒賞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需要在鑒賞中著力培養。[2]聲樂表演的形式是豐富多彩的,以流行歌曲的演唱為例,八九十年代的歌曲,歌手在聲樂表演的形式上比較單一,服飾和動作上比較呆板;而現今的聲樂表演是聲樂藝術和視覺藝術的集中體現。如2011年春晚舞臺,周杰倫演唱歌曲《蘭亭序》,在表演過程中,周杰倫手拿扇子還加上了魔術表演,動作自然輕松,讓觀眾看后覺得自然、舒服。這是聲樂表演藝術形式上的進步。現代科技與傳播的發展,使聲樂表演呈現了日新月異的表現。要想適應聲樂表演的實踐現實,提高受教育者的鑒賞修養與水平,是十分必要的。[3]
聲樂表演學教育是聲樂教育的內容之一,聲樂教育學是音樂教育學的分支學科。在實施聲樂教育的理論系統科學規律中,聲樂表演學以全方位的視野,對中外作品加以不同的詮釋,對聲樂教育的審美特征進行分析,從而使聲樂教育的實施有一個鮮明的方向。表演是一門深奧的藝術門類,現階段很多藝術高校都將聲樂表演、舞蹈表演、器樂表演等作為單獨的學科專業,可見其在音樂教育領域里的重要地位。可喜的是現今中國的聲樂表演教育,取得了可人的成績,培養了很多知名的聲樂表演藝術家,并且站上了國際舞臺,在國際聲樂大賽中頻頻獲獎,如著名歌唱家、聲樂表演藝術家宋祖英,成功地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了個人演唱會;著名聲樂教育家、歌唱家、聲樂表演藝術家、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廖昌永教授,在國際聲樂大賽上屢獲金獎。這些成績是中國人有目共睹的,中國的聲樂表演藝術正在不斷提高,中國的聲樂表演藝術教育也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注釋:
[1][3] 參見余篤剛、蔡遠鴻《聲樂教育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頁、第245頁。
[2] 鑒賞能力,參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820493.htm)。
(作者單位:保定學院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