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著重淺析新媒體藝術創作中技術層面與觀念層面,包括從新媒體藝術中的技術與觀念與舊藝術中的技術與觀念之間的關系,從新媒體藝術本身技術與觀念之間的關系等角度進行分析,探索作為前衛藝術的新媒體藝術是否具有代表未來藝術主流發展趨勢的潛在可能性。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技術;觀念
一、新媒體藝術的產生
現代藝術或稱為“當代藝術”,在打破了傳統藝術固守的媒介禁錮之后,藝術家們都在竭力探尋所有具有能夠進行藝術創作可能性的媒介進行實驗,在不同文化、時代、地域中尋找,甚至把思維精神層面的觀念作為媒介進行創作,藝術家們力求媒介使用的不重復性以達到創新的目的。
相機、攝像機、電視、計算機等各種數字數碼產品的產生和普及化標志著人類社會進入了數字時代。對于前衛的藝術家來說,數字時代的到來或許給藝術帶來了重新定義的可能性,藝術家們開始嘗試使用具有數字時代特性的產物作為創作的媒介進行實驗,錄像藝術、數碼藝術、電子藝術、網絡藝術、聲音藝術、無線電藝術等各種新的藝術形式相繼出現,這些利用當代新興的產物和技術作為創作手段和媒介的藝術形式可以統稱為“新媒體藝術”。
二、關于媒介的使用
新媒體藝術在創作中的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利用數碼數字產品及其附帶的功能和技術進行藝術創作。比如在錄像藝術中,藝術家白南準很多時候是利用電視機本身作為作品的一部分,同時電視機中顯示的內容也是作品的一部分,這是一種視頻裝置形式,而另一些錄像藝術家則是關注利用攝像機攝得的影像通過電視機的顯示,電視機此時只作為一個呈現影像的載體,而Bill Viola、Bruce Nauman等人更多的關注于如何在影像本身呈現的內容上做藝術處理。當代藝術的互動性正是藝術家們長期以來竭力追求的,其原因來自于藝術家們越來越關注于生活,關注于生活的主體——人,包括人與人、人與社會及自然的關系,于是藝術家們的作品開始趨向于把觀眾的介入包括他們的行為、聲音等傳遞的信息作為作品的一部分,由觀眾和藝術家共同來完成藝術品,藝術家在其中作為一個平臺的搭建者,這也許是未來藝術發展的一個方向,而新媒體藝術則具有這方面的優勢。
技術作為藝術品最終呈現的一個實現手段,在藝術史上的不同階段,藝術家對它有不同的詮釋。在傳統繪畫中,無論是布上油畫還是中國畫,作畫技巧成為藝術家們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區別于其他行業的重要標志,曾經的許多藝術流派的形成和區分來源于在對作畫技巧方面的探索。在當代藝術中,藝術對于技術的重視已經弱化,很多時候藝術家甚至不用動手,通過與技術人員合作而實現藝術品的最終呈現。對于技術方面的探索、實驗、利用又是基于藝術創作時使用的媒介,必須全面了解此種媒介才能充分進行利用。
當前的新媒體藝術家對基于新媒介運用中的新技術的探索是新媒體藝術創作時的重要關注點。一種新媒介的出現隨之被藝術家關注再利用,要求藝術家掌握操控它的技術,而數字時代的新媒介越來越精密和專業化,常常要求新媒體藝術家能夠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例如一些新媒體藝術家可能需要具備基本的編程能力,對網絡技術的基本知識的了解以及對機械組裝的基本知識的掌握等,由此看來,在當代藝術中藝術與科學融合的可能性已成為現實。
二、新媒體藝術中的技術與觀念
新媒介新技術的出現,帶來的新奇感往往讓藝術家們的好奇心停留在技術層面而忽略了藝術中觀念的重要性。許多新媒體藝術家在利用新媒介創作時,更多注重和把玩的是媒介與技術本身,這樣也許可以讓作品在視覺上具有較強的沖擊力,讓作品顯得更“酷”,似乎讓觀眾在其中有另一種新鮮的體驗,然而卻忽略了作品本身觀念的傳達,結果只會讓藝術品變得淺薄,而無法讓觀者得到更多的思考,藝術品變得俗化,結果猶如曇花一現,正如在傳統繪畫中,對于畫匠和畫家之間差別的思考。
當代藝術對傳統藝術毀滅的一個重要依據在于顛覆了傳統藝術對于觀念的態度,人們似乎已經認同了當代藝術就是觀念藝術,新媒體藝術作為當代藝術的一部分內容應該秉承觀念至上的原則,一切媒介和技術的使用應該符合觀念的需要。
觀念從通俗意義上來理解,就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形成的對事物總體的綜合的認識時代不同,人們生活的環境就不同,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就不同,人的觀念也是隨之更新的。數字時代的到來,對于人們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等多方面的影響是巨大的,本質上都是在影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新媒體藝術家在利用新媒介新技術創作的同時,去探索新時代新產物的出現對于人類關系造成的影響這方面,也許能夠更容易發現新的媒介與新的觀念之間的聯系。
新時代的到來不僅帶來媒介的更新,同時也帶來了觀念上的更新,走在前沿的新媒體藝術家應該與時俱進,發掘新時代中人類新的關系,以藝術的形式讓觀者參與進來,從而引發觀者對于自身身處在新時代里的思考,而后自我覺悟,最終達到徹底醒悟。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藝術學院)
本欄責編: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