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什么都講求人才,本文就“考級熱”形成的原因以及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看待考級等問題,提出了幾點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鋼琴;考級;意義
“您孩子考幾級了啊?”
這個問題現在或許已經成為學習鋼琴的孩子們和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面對的一個最常見的問題了,但也是學音樂的人最不愿意聽到的一個提問。當然,提問者有他提問的道理,而反感者也有自己的一套理由。在這里我們就此問題來打個比方,比如在超市中,擺放著的那些昂貴的商品,對于銷售者來說,也許覺得只要賣出這樣一件商品就可以獲得不少的利益,但對于賣場的老板而言,眼光不僅僅在于那一件昂貴的商品的價格,還在于整個運營的市場能帶來的利潤,這就是所謂的思想的局限性,當然這種思想局限性的產生也是有原因的。同理,在外行看來,也許考級才是衡量水平的硬道理,但是他們往往不知道“宇宙的廣博”不僅僅在于肉眼所能觀察到的幾顆行星。
現代社會中,各種名稱、各種不同認證機構的考級已令我們眼花繚亂,考級也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好像學了鋼琴就必須要通過層層的考級才能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彈奏水平。但是,考級真的讓那些學習鋼琴的孩子們達到最初設立的目標了嗎?
在我所了解的許多孩子中,考級對他們來說只有一個目的,這個目的已經背離了最初的意義——通過考級來給予自己信心,給自己努力學習的這一過程蓋上一個肯定的章。目前的考級正朝著一個不是很好的方向發展,成為一種“數字競賽”——等級的大小數字對比。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卻引發了一種不良現象:基礎還未打好,卻一味地往高處蹦,有的甚至直接從三四級跳到八九級。對于這種揠苗助長的現象,筆者認為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第一,這種純粹為了“數字競賽”而在短期內拔高的練習,并不會真正地使他們在技術上有很好的進步,對于一座地基不扎實的高樓,再漂亮也是危樓,只是空中樓閣,一陣風便能摧毀;第二,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會間接地影響到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和他們對鋼琴的學習態度,如盲目的虛榮,認為凡事都可以一步登天,不重視過程而一味追求結果,踏踏實實的優良美德將會被認為是多余的,最終遭到摒棄。
茶余飯后,家長之間的閑聊不免會談及自家孩子的問題,而孩子的學習成果便也就成為了家長們的驕傲,于是“數字競賽”也就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悄然而生了。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讓孩子們學習鋼琴,甚至要上更多的興趣班呢?這里就筆者本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作以下幾點分析:第一,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落后就要挨打”已經成為家長給孩子們標榜的座右銘了。那何為“落后”呢?簡單說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了什么,你沒有學那就是落后,長大了便自然少了競爭力,所以大大小小專業的非專業的各種比賽、考級的大門口已經等候了許多的孩子、家長,為的就是拿本證書,為日后的學習生活多找一塊兒墊腳石;第二,孩子是每位家長的希望,家長為孩子們創造了今天,為的就是能讓孩子有更燦爛的明天。家長都認為自家的孩子是最棒的,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在和朋友聊天時也就必然成為一個讓自己引以為傲的話題,這樣一種現象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我認為對考級的取舍還是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的。我們且看考級可能帶來的反作用,前面我們已經說了“揠苗助長”式的鋼琴考級,這種等級考試使得學生們不得不對那幾首考試曲目進行周而復始地加倍練習來確保自己通過考試,而這種練習并不是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的,而是用強力的練習來掩蓋自己的薄弱,筆者稱之為“危樓”練習,這種“危樓”練習是痛苦疲憊的,而這種微妙的心理變化將會導致學生們學習鋼琴的積極性的減弱,學生不再自主地選擇力所能及的感興趣的曲目來演奏,從而大大降低了鋼琴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
但如果我們正確地對待等級考級,意義就不同了。首先,一個人的學習是需要在不斷的自我肯定中漸漸發展強大的,有了信心才會走得更遠,穩扎穩打的態度和堅強的耐心是學習鋼琴的必備心理條件,而正確的考級態度正好可以使你在這漫漫長路上堅定信心,讓自己認可學習道路上的每一個腳印,再說,生活所需要的是一種態度,我們的人生需要面對重重考驗,而促使我們能夠勇敢無所畏懼的站在每一次的考驗面前的是我們的心理素質。考級正也帶來了這樣的一種心理素質的考驗,讓我們不斷地形成一種更加勇敢、堅強的素質,在日后我們面臨更大的挑戰時不至于會因為心理素質不夠好而臨陣脫逃。我們說“路漫漫其修遠兮”,鋼琴的藝術不局限于考級,不單單是考級就能將其全部包容的,一把有限的尺子是無法衡量無限的空間的。“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在古時候就相當于我們當代的摩天大樓,也是起于堆土的,蒼天大樹,也是從小嫩芽長成的,遠行千萬里,也都是從每一個腳步開始的。所以想要真正擁有鋼琴藝術,就必須踏踏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把眼光放長遠,不被眼前的小利,即“等級競賽”所迷惑,而應該讓考級成為一個路標,引領你前進,成為你給自己的一束鮮花,一陣掌聲和一個肯定。
不幸的是隨波逐流已然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惡性循環,但是“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所以,認清自己的位置,扎實地烙下自己的每一步腳印,這樣才是理智的。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