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祥濤 本刊記者 嚴碧華
禹城:畜牧業戰略突圍
□ 李祥濤 本刊記者 嚴碧華

禹城市息森高檔現代奶牛場。圖/嚴碧華
“從去年開始加入合作社養羊,一年收入5萬元以上”。山東省禹城市農民楊軍說起這些,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禹城地處魯西北黃河沖積平原,曾經因大禹治水而聞名,是擁有80萬畝耕地的傳統農業大縣,這些成為當地發展養殖業的堅固后盾。
如今,養殖業已成為禹城一張“名片”,很多類似楊軍的農民依靠發展養殖業致了富,各地客商慕名而來。
滕連勇可能做夢都沒想到,會與鴿子結下不解緣,因為從外人看來,他總是“不安分”,做事大大咧咧,而養鴿絕對是個細活。初中畢業后,他就開始賣鞋,擺過地攤,開過鞋店。20歲時,已經有了一定積累的他辦起了鞋廠,希望掙筆大錢。
“最后以失敗而告終,賠了不少錢。”滕連勇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率真地笑了。
那時跑運輸在當地是個不錯的行當,于是他又借錢購買了拖拉機,每天開著拖拉機賣東西,這一開就是五年,賺了30多萬元。
“開拖拉機拉貨是重體力活,賺了點錢我又想怎樣離開這個行當。”沒過多久,他養起了信鴿,然后帶著他的信鴿到處參加比賽。
如今,擺在他辦公室里最讓他驕傲的是信鴿帶來的榮譽。
時至今日,他坦言,最開始其實只是玩玩而已。在養信鴿的時候,他漸漸摸索養殖方法,最后竟愛上了這個行當,成立了禹城市華東巨星鴿業科技有限公司。
后來一發不可收拾,鴿子越養越多,年產值數千萬,各地經綃商慕名而來,本刊記者采訪期間,剛好碰上在新疆經商的賀中明前來洽談合作,后者有意將巨星鴿業的肉鴿帶到烏魯木齊經銷。
走進巨星鴿業,這家位于山東德州禹城市市中辦事處寺后李村的企業,設有標準化養殖小區,集種鴿繁育、鴿苗孵化、商品鴿養殖、飼料加工、技術服務、熟食加工等一條龍的產業配套體系已經形成。
滕連勇這個名字也在中國養鴿行業越來越被熟知,一些業內精英甚至主動打電話聯系他,跟他探討養鴿之道。后來有人居然被他“收編”。目前公司的技術總監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和他走到一起的,“最開始他只是過來看看,后來一聊,志同趣投,就一起合作了。”
楊軍在養殖方面的發展離不開禹城市伊盛牛羊畜牧養殖合作社,這家成立于2009年9月的專業合作社,現有社員38人,合作社以伊盛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形成了牛羊育肥、冷藏儲存、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保證了合作社成員的最大利益。
該社法人韓在成向本刊記者表示,建立合作社完全是形勢所需。因為散養不好管理,農民用了什么藥和飼料都不清楚。另外,由于缺錢農民也養不起,成立合作社后,沒錢的可以由公司擔保貸部分款,在買種羊的時候合作社可以墊資三分之二,自己再投入一部分。
合作社做到四統一:統一防疫,統一獸醫管理,統一飼料,統一銷售。同時,市畜牧局有技術員每月兩次進行指導與培訓。
“這樣養殖戶就沒有什么后顧之憂了,你不懂技術我們請技術員過來幫你,你缺錢我們幫助你貸款,市場也不用養殖戶考慮,飼料費用都是在羊出欄時再交。” 韓在成表示,去年做得好的,有個社員養了4批,一批1000多只,毛收入賺了40多萬元。
本刊記者采訪發現,近年來當地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如雨后春筍,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了產品質量;另一方面,為農民增收致富帶來了便利。
在控制質量方面,大禹圣農食品有限公司的劉衛東體會頗深。
“飼料、獸藥越用越多,看了養雞不敢吃雞,看了養鴨不敢吃鴨。”從事食品行業多年的他,憂心忡忡。
質量首先應從源頭把關,但如何控制是個難題,尤其是針對于農民散養,控制僅僅停留在口號上。
為了防止雞生病,需要用藥,而這些藥大多都是抗生素。前不久,劉衛東在農戶家發現,一些農戶沒有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養殖也很成功,后來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們在使用中草藥。
劉衛東想想也是,于是就向山東省農科院生物研究所和飼料研究所的專家交流,能不能搞個基地實驗一下。
很快,一個由大禹圣農出資、山東省農科院支持的實驗基地建成了,該基地全部使用中草藥,同時和飼料公司簽協議,要求不能添加有害物質,山東省農科院派技術員進行操作與記錄。
“如果成功了,我想有必要大力推廣,克服養殖業難題,切實保障食品源頭安全。”劉衛東表示,農民目前重“治”不重“防”,現在要引導他們“防”重于“治”。他把這項技術稱之為“綠保障無害化禽類養殖技術”。
禹城市畜牧局局長楊曉輝向本刊記者表示,為了合理引導養殖,禹城市畜牧局從服務標準化、品質化和延伸產業鏈條等方面做文章,從綠色產業源頭抓起。
“我們提出服務零距離,不存在中間隔閡,從選址、設計、手續、建設、管理和銷售全程跟蹤服務。同時,用現代化的高度來建設和配置養殖場區,從源頭抓起,一開始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高要求管理,高效益推進,爭取養殖場建一個成一個。”
針對當下的食品安全形勢嚴峻的現狀,禹城市畜牧局大力抓品質化,首先從養殖場源頭抓起,健全養殖場檔案,加強養殖場監管,對每個環節管理到位,減少疫病發生的可能性。通過各個鄉鎮獸醫站,把好獸藥、飼料進口關,杜絕非法有毒有害物質流入,保證畜產品安全放心。
為了將產業做大做強,延伸產業鏈條,禹城市通過招商引資、政策扶持等途徑重點發展畜牧產業化企業,增加帶動群眾致富的龍頭作用。
禹城市市委書記閆劍波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市委、市政府主體是引導,目前,該市已擁有規模化畜禽加工企業38家,標準化養殖小區682處,已成為京津濟地區畜產品供應的重要基地。
據介紹,以前養殖都很分散,養殖成本高,糞便污染問題大,防疫也不好管理。這幾年通過整合,從分散到小區化,引導建立農村合作社,成效顯著。
閆劍波說,“2010年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達到52%,畜牧業純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5%以上。”
采訪最后,閆劍波表示,還有很多問題待解,主要表現在只有初級加工,沒有深加工,沒有品牌。“下一步,將重點解決好當地品牌扶持及知名品牌引進的工作,讓畜牧業成為禹城響當當的‘名片’。”
□ 編輯于俊霞□ 美編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