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張 寧
二手物品的“淘?賣”樂趣
□ 本刊記者 張 寧
“找房子、找工作、找裝修,找寵物、找保姆、找搬家,買賣二手貨……”忽然之間,電視、地鐵、公交,姚晨騎著毛驢橫空出世。
二手物品交易網站轟炸式的廣告,一時間不僅給廣大市民做了一個分類信息網站的掃盲,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可以在網上買賣二手貨,因為便宜、劃算、方便、快捷。
理財不僅要善于開源,也要善于節流,而如何節流,成為居家生活的一大功課。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二手物品買家越來越多是不爭的事實。
從事金融行業的劉女士年初搬到公司附近住,上班要走兩站地,于是劉女士就琢磨著買一輛自行車。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劉女士第一次打開一個二手交易網站,在二手物品欄目里尋找賣家。通過對比,劉女士最終看上一款九成新的捷安特自行車,原價要1400元,賣家僅賣800元,在與賣家溝通之后,約定好取貨地點,把車取回。劉女士對這輛車甚是滿意,覺得性價比很高,車的各方面性能都很好。
由于第一次二手物品交易的成功,劉女士對二手貨產生了興趣,逐漸開始了自己的“淘生活”。大到寫字桌,電視機,小到已經絕版的CD、年代久遠的書籍、游泳卡,都成了劉女士淘回來的物品。
很多人像劉女士一樣懷著淘寶的心情,樂此不疲地在二手市場里淘著自己喜歡的物品,二手物品交易逐漸活躍起來,人們對二手物品交易的態度也從鄙夷發展到今天的認同甚至是追捧,二手物品交易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既然有人需要物美價廉的二手貨,自己也有很多閑置的物品,劉女士索性也當起了賣家,開始在網上銷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
在信息分類網站上銷售東西很簡單,只要會打字,就能把物品掛在相應的網站上,三分鐘就能搞定。大到汽車、沙發、小到優盤、手機號碼都可以通過網絡使自己手中閑置的物品實現轉讓。讓物品變成現金,既能貼補家用,也能為家里騰出了更大的空間。

購買二手物品的最大特點是實惠、性價比高,在市場里可以淘出物美價廉的物品,但也存在著很多弊端,例如大多數賣主無法提供發票,交易后若有質量問題,買家要自己承擔,物品不退換,對這些弊端,買家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一位二手物品淘貨達人告訴記者,由于二手物品大多都是從陌生人手中購買,沒有信譽保證,所以要當場驗貨。對一些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等來說,除驗貨外還應索要發票,了解商品的使用期限。一些二手物品如煙、酒等,真品、贗品的判斷難度較大,購買這類商品,買家更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同時也應當承受一定的風險。
二手物品交易中,衛生是買家擔心的要素之一,所以二手物品的消毒是買家必須注意的環節。例如電子器械、箱包皮具、家具等都應進行相應的消毒之后再使用。
除了以上買二手物品的注意事項之外,廣大居民在網上賣二手物品時,也要有吸引人的商品信息標題,在商品信息標題中你應列出物品最吸引人之處,如現價、原價、新舊程度。在商品信息描述時,要做到詳細真實,例如商品詳細的信息、個人的感受等,以調動起買家聯系你的欲望。商品圖片,應在真實反映實物的同時力求精美、勝人一籌,增強買家的信心,使買家看了圖片后愿意主動聯系你。
□ 編輯潘 陽□ 美編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