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陳 萌
蜂膠如何辨真偽
□ 本刊記者 陳 萌
近年來,用樹膠冒充蜂膠已成為不良廠家之間的“默契”。消費者如何辨別真假蜂膠呢?
蜂膠是工蜂從植物幼芽或樹干破傷處采集樹脂后,混入其上顎腺分泌物和蜂蠟等合成的膠狀固體物。蜂膠含有300多種天然成分、30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可用于多種疾病的防治,如預防流感、消炎抗菌、治療潰瘍、健腸胃等,又因其具有增強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而倍受推崇。


然而市場上蜂膠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假冒產品充斥市場,造成蜂膠市場極度混亂。很多蜂膠產品包裝上都標稱“天然蜂膠”字樣,實際上主要原料卻是楊樹芽。這些楊樹芽經浸泡、過濾、沉淀、提純等多道工序,再加入少量蜂膠,即可被加工成類似蜂膠的黑色膠狀固體。樹膠變成蜂膠,廠家還偷偷加了一些槲皮素和蘆丁,提高蜂膠中的黃酮含量,以應對質檢部門檢測。
營養專家認為,蜂膠是一種純天然的健康物質,對人體的循環系統、神經系統、代謝系統和免疫系統具有綜合性作用。蜂膠的保健治療作用,關鍵不在于高含量的黃酮,而在于它絕妙的天然配比,以及多種物質起到多病同治的目的。因此,我國批準蜂膠的保健功能是調節血脂、調節血糖、調節免疫。
原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袁耀東表示,未經加工的蜂膠是一種固體物質,不透明,表面光滑或粗糙,折斷面呈沙粒狀,切面與大理石外形相似,呈黃褐色、棕紅色或灰褐色,有時帶青綠色,少數近似黑色。在鑒別蜂膠產品時,消費者首先應注意查看是否有正規的”國食健字”的批準文號,可先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上查找一下該產品是否通過國家的GMP認證及進口蜂膠有沒有《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其次,可將蜂膠產品擠到手上,真蜂膠固體顆粒具有類似乳香的香味,味微苦澀,略帶辛辣味,嚼時粘牙。而摻有楊樹芽膠的假蜂膠因為在采集過程中會連同樹皮和枝芽一起經過水煮、擠壓、熬制成膏狀,在堆放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臭味。他還提醒消費者,蜂膠降血糖的功能只會緩慢作用于人體,如果發現在服用蜂膠產品后血糖很快下降,那么該蜂膠絕對添加了西藥成分。
對于蜂膠產品含有重金屬的說法,袁耀東說蜂膠原料中含有的重金屬微乎其微,主要是蜂農在蜂膠收集的過程中用鐵砂作為取膠板,在割取毛膠時會混入一些重金屬顆粒,因為這些物質以微粒態存在,而非離子態,所以在后期加工的過程中很容易去掉。對于蜂膠產品中標注的聚乙二醇400這種物質,袁耀東表示這是一種用于溶解蜂膠的溶劑,以便將蜂膠加工成粘稠狀,以便食用和吸收。這種物質大量應用于醫藥產品,沒有營養價值,也不被吸收利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醫學專家建議,蜂膠的主要作用是清理血管、降血脂等,適應于高血脂、高血糖、免疫力低下人群使用。但它畢竟是一種保健品,不是藥品,所以有病還應看大夫。保健品也不能當飯吃,也有一定的服用數量、療程以及禁忌,消費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服用。
業內人士還提醒,被曝光的蜂蜜很多是貼牌產品,由于委托加工費低,迫使加工企業以造假方式謀利,因此消費者最好選擇廠家和銷售商為同一個企業的蜂蜜產品。
參與蜂膠產品生產標準起草的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呂武清表示,蜂蜜和蜂膠都被《中國藥典》收錄,因此醫藥界也有對蜂蜜和蜂膠從醫學角度進行理化鑒別的方法。假冒蜂膠產品被曝光不僅說明市場監管有漏洞,同時也暴露了蜂膠產品標準過低,不能適應現實情況。目前,國家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修改和制定相關標準。
□ 編輯 周 婕 □ 美編 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