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琳 孫艷紅 劉迎春
(重慶交通大學,重慶 400074)
目標管理是使管理者的工作變被動為主動的一個很好的手段,實施目標管理不僅有利于員工高效地工作,還能為未來績效考核目標和考核標準的制定奠定基礎,使考核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更能保證考核的公開、公平與公正。[1]
目標管理是由管理大師德魯克提出。他指出“目標是工作和工作安排的基礎”[2]。目標決定著組織的結構,以及必須從事的主要活動。特別重要的是,目標還決定了人員的安排,以便各司其職。可以說,目標既是設計組織結構的基礎,又是設計各個單位和各個管理人員的工作基礎。
德魯克對目標有5個要求,總結為:①各項目標不是抽象的,是行動的承諾,用以衡量工作績效的標準;②目標必須具有可操作性,即必須能夠轉化為具體的小目標和具體的工作安排;③目標必須使各種資源和努力能夠集中起來;④必須有多種目標而不是唯一的目標;⑤在影響組織生存的各個關鍵領域都需要目標[2]。
SMART原則是根據美國馬里蘭大學管理學及心理學教授洛克目標設置理論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2.1 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指績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標,不能籠統。所謂明確就是要用具體的語言清楚地說明要達成的行為標準。明確的目標幾乎是所有成功團隊的一致特點。很多團隊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為目標定的模棱兩可,或沒有將目標有效地傳達給相關成員。
1.2.2 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指績效指標是數量化或者行為化的,驗證這些績效指標的數據或者信息是可以獲得的。衡量性就是指目標應該是明確的,而不是模糊的。它應該有一組明確的數據,作為衡量是否達成目標的依據。如果制定的目標沒有辦法衡量,就無法判斷這個目標是否實現。但并不是所有的目標都可以衡量,有時也會有例外,比如說大方向性質的目標就難以衡量。
1.2.3 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指績效指標在付出努力的情況下可以實現,避免設立過高或過低的目標。目標是可以讓執行人實現、達到的,如果管理者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利用權利性的影響力一廂情愿地把自己所制定的目標強壓給下屬,下屬典型的反映是一種心理和行為上的抗拒。
1.2.4 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levant),指績效指標是實實在在的,可以證明和觀察。目標的相關性是指實現此目標與其他目標的關聯情況。如果實現了這個目標,但與其他的目標完全不相關,或者相關度很低,那這個目標即使達到,意義也不是很大。
1.2.5 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注重完成績效指標的特定期限。目標特性的時限性就是指目標是有時間限制的。沒有明確的時間限定的方式也會帶來考核的不公正,傷害下屬的工作熱情。
高校圖書館的總體目標通常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但這一總體目標又反映在哪些方面呢?實際上高校圖書館所做的工作很多都無法進行量化。如果把總體目標細化,再把每個小目標量化,不僅能提高管理效率,增強管理的公平性,還有利于改善人事評價。
高校圖書館以學期和學年為時間單位進行目標管理,首先要確定環境的變化,環境的變化包括學生人數、新增專業、勞動力成本以及預算等,其次要與學校的方針一致,在單位時間里,學校發展的重點是什么。比如在單位時間里,學校的重點是評估,或者提高教學質量,又或者申請研究生點等。高校圖書館的目標是要支持學校的發展。然后要明確圖書館的主要業務、新增業務,以便能更好地制定目標和為讀者服務。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除了考慮內外部環境、上級的目標,最主要是管理者與工作人員思想的統一和執行的協調。只有這樣才能使管理者由一個受目標管理驅使的“客體”成為能動地實施目標管理的“主體”。在指定目標前,高校圖書館應聽取學生、教師、職工和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意見。目標的制定要符合高校圖書館相關人員的預期。最后要找出現在存在的問題,以解決問題的心態制定目標。
表1是高校圖書館工作目標參考表,不是一般的崗位職責,它是根據SMART原則所制定的目標。高校圖書館有些工作如采編等比較容易量化。有些工作,比如行政工作,服務質量等就不易量化。為提高工作效率,一些工作要盡量量化,比如表1中指定的“有無微笑服務”、“完成的時間”等。這是SMART原則中的“量化”原則。高校的崗位職責往往比較籠統,基于SMART原則制定的目標要求工作盡量具體,比如圖書編目的合格率,每日更新的數據的篇數等,這能較好地提高工作質量。目標的制定必須要符合實際并與本職工作有關,制定目標之前除了要滿足大的目標,對小目標的制定,必須與部門領導及員工進行面談,協商修改。這是SMART原則的“可達成”原則。最后,每一個目標的制定必須有一定期限。一定時間后對目標進行評估,開展下一個目標。這樣才能使目標管理更具科學性和實踐性。

表1 高校圖書館工作目標參考表
目標管理與組織結構與設計、績效考核緊密聯系在一起。組織結構分為:①職能制組織;②團隊型組織;③分權組織;④模擬分權組織;⑤系統性組織[5]。高校圖書館采用目標管理模式主要采用職能制組織。職能制組織具有“能一眼看出自己在組織中立場”的清晰性。此外,它還具有高度的穩定性。但是,這種組織的缺點在于難以窺見組織整體的目標,所以職能制組織結構的組織更應采用目標管理的模式。
目標管理理論建立在管理心理學Y理論基礎上,Y理論是組織員工愿意實現自己的價值的。合理地采用目標管理模式,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而且能使績效考核有具體的參考依據,使圖書館考核工作更具公平性。
[1] http://wiki.mbalib.com/wiki/SMART%E5%8E%9F%E5%88%99.
[2] Peter F.Drucker.管理:使命、責任、實務.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04.
[3]JMAM目標管理項目組.目標管理決定成敗.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76.
[4] 易程,李春.基于ISOl1620圖書館績效指標的層次分析法評價模型研究.大學圖書館學報,2010(2):28.
[5] 中野明.圖解德魯克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