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巍,張 鶯,杜文津,張春婷,薛 曾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軀體能力逐漸下降,可體現(xiàn)為肌力下降、平衡能力下降、移動能力下降和步態(tài)的損害等。與老化相關的軀體功能(physical function)下降,被稱為軀體虛弱(physical frailty),它是老年人常見的綜合征。軀體功能下降可引發(fā)跌倒、功能廢用、長期臥床甚至導致死亡[1,2]。軀體功能下降不但降低了老年人生活質量,同時易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照顧負擔和經濟負擔。但大多數(shù)人的軀體功能下降呈隱匿性,不易被察覺。目前對軀體功能評價工具多是自我報告(selfreport)式量表,受個體主觀控制較強。因此,建立一個簡單、有效而又客觀、實用的測評工具極為必要。本課題在對國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研制適合中國老年人的軀體功能評估工具(CM-PPT)。
軀體功能評估(physical performance test,PPT)是 Reuben等[3]研制的對個體軀體功能多方面的直接評估工具,包含9項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平衡測試,如拿本書放到書架上、穿脫夾克衫、從地上拾起硬幣、轉身360°、行走 50步、爬樓梯等。該評估工具避免了受試者主觀因素對軀體功能評估的影響,能在老年人自我感受之前發(fā)現(xiàn)軀體功能下降,且可精確地定量反映輕微的軀體功能變化[4]。之后,Shah等[5]對 Reuben版的 PPT進行了修訂,但無論是原始版還是修訂版均因耗時長、操作繁瑣、需要較多的輔助測評工具,而給PPT的應用造成一定的限制。Ostir等[6]研制的簡短軀體功能評估工具(short performance physical battery,SPPB)僅包括站立靜止平衡、坐下—起立計時、4 m行走計時等3項動作。因4 m行走過短和項目過于簡單,其效能也值得懷疑。Wilkins等[7]通過計算機分析將 Reuben版PPT簡化了成4項動作的簡易PPT(Mini-PPT),包含4個動作項目,即站立靜止平衡、坐下—起立計時、15 m行走計時和下蹲計時,Mini-PPT不僅縮短了測試的時間并簡化了操作程序,且研究結果顯示它與9項PPT具有很強相關性,能夠早期發(fā)現(xiàn)軀體功能下降。但15 m行走計時測試要求較長的空間而給測試帶來不便。計時起立—步行測驗(timed up and go test,TUGT)[8]是Podsiadlo等研制的,要求測試者從椅子站立、向前走3 m、轉身、走回椅子、坐下。測試者根據被測者的行走步態(tài)和速度,來評估其軀體功能在活動中的平衡能力及體能。但其存在測試常規(guī)活動、變化不敏感的缺點。總而言之,目前國外PPT的各個版本均存在不同的缺點。由于PPT受人種的影響,目前國際上未有針對中國老年人的PPT。
2.1 CM-PPT的形成 本研究主要以Wilkins版本的PPT為藍本,并結合其他相關工具進行中文版軀體功能評估工具的研究。采用起立—行測試和Wang等[9]研究結果,用6 m行走計時代替原15 m行走計時。在站立靜止平衡項目中添加對軀體平衡功能下降有重要提示意義的單腿站立平衡測驗[10,11]。測試工具由具有較高英語水平的老年醫(yī)學專業(yè)人員進行翻譯和回譯,確保了漢化的準確性。
2.2 CM-PPT的具體操作方法
2.2.1 站立靜止平衡 ①雙腳并攏站立:雙腳并攏站立堅持10 s以上;②半串聯(lián)站立:一只腳的腳后跟放在另一只腳的大腳趾旁邊堅持10 s以上;③串聯(lián)站立:一只腳的腳后跟直接放在另一只腳的前邊堅持10 s以上;④單腿站立:一條腿抬起堅持5 s以上。
2.2.2 坐下—起立計時 讓被測者坐在直背座椅上(椅坐高為45 cm),雙臂在胸前交叉,以盡可能快地速度站立、坐下5次,當?shù)?次完成時停止計時。
2.2.3 6 m行走計時 讓受試者站在起點線上,聽到命令后以盡快地速度向前走3 m后轉身返回起點,當越過起點線時停止計時。
2.2.4 下蹲計時 在距被測者利手側約30 cm的地面放置1枚硬幣,告訴被測者在命令開始之后以盡快地速度從地面撿起硬幣并站起,被測者站立時停止計時。
6 m行走計時可使用支持工具,其他測試均不能借助任何幫助;站立靜止平衡測試時受試者可自由選擇哪只腳在前邊或作為支撐腳;每個動作可允許重復1次,選擇最好的結果記錄。2.3 CM-PPT的評分規(guī)則 每項動作評分采用5個等級(0分~4分),總分為0分~16分。站立靜止平衡測驗中雙腳并攏站立、半串聯(lián)站立、串聯(lián)站立和單腿站立,每完成 1項記1分,不能完成記0分;坐下—起立計時、6 m行走計時和下蹲計時的評分根據研究人群的用時進行四等分位,根據從慢到快分別計1分~4分,不能完成者為0分。
2.4 CM-PPT評分標準的制定 對駐京空軍干休所老干部符合以下納入、排除標準的老年人應用CM-PPT。納入標準:60歲以上,同意參加測試;排除標準:嚴重的癡呆、視力和聽力障礙,無法理解軀體功能測試者。本研究選取了170名老干部,男157人,女13人,年齡60歲~95歲(81.5歲±6.7歲)。在對駐京空軍干休所170名老干部的初步應用后,根據四分位值確定坐下—起立計時、6 m行走計時和下蹲計時3項測試的等級評分標準見表 1。

表1 坐下—起立計時、6 m行走計時、下蹲計時測驗結果和等級評分標準 s
2.5 CM-PPT的信度和效度
2.5.1 實施 為了檢驗重測信度和評定者間信度,隨機選取其中的23人在1周后由同一和不同測試者再次評估;為了比較CM-PPT與Barthel指數(shù)(BI,是已被廣泛應用的評價日常生活能力和軀體功能的主觀方法)和Wilkins版本 PPT的關系,對選取的23人同時進行BI和15 m行走計時測試。
2.5.2 CM-PPT的信度 CM-PPT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68;除半串聯(lián)站立的重測信度為0.720外,其余均在0.8以上(重測信度:雙腳并攏為 1.000,串聯(lián)站立為0.820,單腿站立為0.920,坐下—起立為 0.910,6 m行走為0.930,下蹲為 0.870,CM-PPT整體為0.960),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重測信度和評定者間信度分別為r=0.960和r=0.990(P<0.001);因此該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
2.5.3 CM-PPT與BI的比較 采用 CM-PPT與BI進行相關分析,以驗證CM-PPT的平行效度。CM-PPT和BI間相關系數(shù)r=0.790,P<0.001,提示兩者具有相關性。
2.5.4 CM-PPT與 Wilkins版本 PPT比較 在 170名受測試人群中隨機抽取23名受試者分別進行15 m步行計時和6 m步行計時,評分結果分別為2.1分±1.4分(0分~4分),2.2分±1.5分(0分~4分),兩者間具有相關性(P<0.001),相關系數(shù)為0.930,且兩種評分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2)。在170名受試者中,31人串聯(lián)和單腿站立測試結果不一致,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其中28人(90.3%)僅完成串聯(lián)站立測試,3人(9.7%)僅完成單腿站立測試。
3.1 CM-PPT的優(yōu)點 通過對國外軀體功能評估的相關研究,研究小組將Wilkins版本中15 m行走計時縮短為6 m。通過相關分析研究顯示:15 m和6 m行走計時評分間具有很強相關性,在同一受試者兩個評分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15 m和6 m行走距離對軀體功能評估無影響。
由于單腿站立平衡測驗具有評價軀體平衡功能和預測認知功能下降的作用,因此在CM-PPT中添加單腿站立條目。經過統(tǒng)計分析:串聯(lián)站立和單腿站立測驗結果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結果不一致的受試者中,90.3%僅完成串聯(lián)站立,說明單腿站立測驗對平衡能力的要求明顯高于串聯(lián)站立測驗,因此增加單腿站立測驗將有利于增強平衡方面的測量能力。
修訂后的CM-PPT共包含7個測試條目。其內部一致性信度0.868,重測信度r為0.960,評定者間信度r為0.990;平行效度:CM-PPT與BI的相關系數(shù)r=0.790,P<0.001。提示:CM-PPT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CM-PPT具有耗時短(僅5 min)、操作簡單(僅需要一把椅子和一個秒表)、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小(僅需3 m空間)等操作特點。非常適合臨床應用。
3.2 CM-PPT的應用前景 隨著年齡的增長,軀體功能逐漸下降。通過CM-PPT可對老年人軀體功能進行縱向前瞻性的隊列研究的評估,以便為掌握我國老年人軀體功能的流行病學資料為相關課題研究提供臨床一線資料。
跌倒是長期以來對老年人造成嚴重危害的事件。跌倒的預防旨在對跌倒發(fā)生的潛在的危險因素進行客觀評估,進而有針對性地制訂干預和鍛煉計劃,降低跌倒的發(fā)生率[12,13]。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er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指出,跌倒發(fā)生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步態(tài)和平衡功能障礙、下肢肌力下降、感覺減退、體弱多病等[14]。目前國內尚無識別高危人群統(tǒng)一可操作性的簡易、客觀評價標準。因此,CM-PPT可通過對老年人軀體功能評估,填補跌倒發(fā)生危險因素評估標準研究方向的空白,對跌倒起預防功效。
現(xiàn)代社會中,腦卒中成為導致殘疾的主要因素之一。對病人功能性結局的評估、干預管理和療效評價是腦卒中康復治療中重要組成。目前常用BI、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站立-行走測驗(T UG)等進行康復效果評估[15]。而CM-PPT即可對軀體平衡能力進行評估又可對行走、步態(tài)等進行評估。因此,可通過對軀體功能情況全面綜合評價,為腦卒中康復效果提供客觀依據。
但由于樣本的數(shù)量和樣本的來源的單一性,易造成樣本偏倚,因此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1]Rubenstein LZ,Robbins AS,Josephoson KR,et al.T he value of assessing falls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7,113(4):308-316.
[2]Delbaere K,Van den Noortgate N,Bourgois J,et al.The phy sical performance test as a predictor of frequent fallers:A prospective community-based cohort study[J].Clin Rehabil,2006,20(1):83-90.
[3]Reuben DB,Siu AL.An objective measure of phy sical function of elderly outpatients.T he physical performance test[J].J Am Geriatr Soc,1990,38(10):1105-1112.
[4]Landgraff NC,Whitney SL,Rubinstein EN,et al.Use of the physical performance test to assess preclinical disability in subjects with a 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disease[J].Phys Ther,2006,86(4):541-548.
[5]Shah KR,Carr D,Roe CM,et al.Impaired physical perfo rmance and the assessment of dementia of the Alzheimer type[J].Alzheimer Dis Assoc Disord,2004,18(3):112-119.
[6]Ostir GV,Volpato S,Fried LP,et al.Rel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to change assessed for a summary measure of lower body function:Results from the women's health and aging study[J].J Clin Epidemiol,2002,55(9):916-921.
[7]Wilkins CH,Roe CM,Morris JC.A brief clinical tool to assess physical function:The mini-physical perfo rmance test[J].Arch Gerontol Geriatr,2010,50(1):96-100.
[8]Whitney SL,Poole JL,Cass SP.A review of balance instruments for older adults[J].Am J Occup Ther,1998,52:666-671.
[9]Wang L,Larson EB,Bowen JD,et al.Performance-based physical function and future dementia in older people[J].Arch Intern Med,2006,166(10):1115-1120.
[10]Rolland Y,Abellan van Kan G,Nourhashemi F,et al.An abnormal“one-leg balance” test predicts cognitive decline during Alzheimer's disease[J].J Alzheimers Dis,2009,16(3):525-531.
[11]Michikawa T,Nishiwaki Y,Takebayashi T,et al.One-leg standing test for elderly populations[J].J Drthop Sci,2009,14(5):675-685.
[12]Lord SR,Sturnieks DL.The physiology of falling: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 older people[J].Sci Med Sport,2005,8(1):35-42.
[13]Vanswearingen JM,Paschal KA,Bonino P,et al.A ssessing recurrent fall risk of community-dwelling,frail older veterans using specific tests of mobility and the physical performance test of function[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1998,53:457-464.
[14]Keskin D,Borman P,Ersoz M,et al.T h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falling in elderly females[J].Geriatr Nurs,2008,1:58-63.
[15]王樸,李沁,邱卓英,等.運用《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比較腦卒中康復功能性結局測量的內容[J].中國康復理論,2008,14(12):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