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晶,趙珊瓊
(寧波市中醫院婦科,寧波 315600)
早期先兆流產中西醫結合保胎后345例新生兒情況分析*
林 晶,趙珊瓊
(寧波市中醫院婦科,寧波 315600)
先兆流產;中西醫結合;新生兒
先兆流產是妊娠期常見的的病理情況,發生率大約為10%-15%,其中早期先兆流產占到60%~80%。近年來臨床上多采用中西醫結合保胎,而早期先兆流產孕母經保胎治療后繼續妊娠是否會對妊娠結局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否會增加胎兒先天性畸形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本研究就此問題作345例病例的對照分析,以探討早期先兆流產孕婦經保胎治療后的新生兒情況比較,旨在為臨床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按照病歷號在隨機數字表中隨機選取本院住院部345例先兆流產患者作為保胎組,同時隨機選取正常孕婦350例作為對照組。診斷標準為:1)停經后12周前,陰道少量出血。2)有或無的下腹痛。3)陰道無組織物排出。4)陰道窺器檢查證實出血來自宮腔,宮頸口未開。5)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6)B超檢查提示宮內胚胎存在。部分停經月份短,B超顯示孕囊未見胎心搏動者,于7~14 d后B超復查可見胎心搏動。兩組在年齡、孕產次及孕周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與護理 采用中西醫結合保胎方法:中醫辨證施治,分型診治;西醫治療:黃體酮針、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針肌注,口服天然維生素E膠丸,止血劑靜滴;臥床休息;給予適當心理治療,使患者情緒穩定,增強信心。
1.3 治愈標準 按樂杰主編,《婦產科學》第7版標準:經休息和治療后,陰道出血停止,腹痛、腰酸等癥狀消失,7~14 d后復查B超示胚胎發育正常,妊娠繼續。治愈后繼續在我院門診隨訪并定期進行產前檢查[1]。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新生兒情況比較,見表1。
中醫學認為先兆流產發生的原因是沖任不固,不能攝血養胎所致。由于腎主生殖,主藏精,為沖任之本,腎氣盛則胎元固,而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胎兒又有賴于脾胃氣血的滋養。因此,中醫中藥多采用補腎健脾、益氣養胎等方法。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補腎中藥多有類激素樣作用,能改善卵巢功能,支持妊娠。本研究結果表明,早期先兆流產患者經過中西醫結合保胎治療繼續妊娠者,新生兒發生足月小樣兒、胎兒畸形、死胎、新生兒死亡等與正常妊娠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但是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把握保胎的適應證,患者妊娠早期應篩查是否患病毒感染、嚴重內科疾病,若有相關疾病者應勸其放棄妊娠。患者出現先兆流產癥狀后,若陰道流血明顯少于月經量,經血激素檢查及彩超檢測確診胚胎存活時方能實施保胎治療。保胎期間應定期復查上述指標,了解胚胎發育情況。保胎期間強調心理治療,臥床休息和藥物治療相結合,尤其重視心理治療[2]。在治療過程中若出現陰道流血明顯增多,或見肉樣組織排出,或見下腹痛、胚胎停止發育者應及時終止妊娠。

表1新生兒情況Tab.1 The condition ofneonates
[1]樂 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4.
[2]王 嵐,谷祖善.流產未必都妊娠終止——對先兆流產傳統定義的芻議[J].中國基層醫藥,2003,10(10):974-975.
R714.2
B
1672-1519(2011)04-0347-01
寧波市醫學科技計劃項目(2008011)。
林 晶(1983-),女,碩士,住院醫師,主要從事婦科的臨床工作。
201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