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花(青海省人民醫院腎內科,西寧市 810007)
前列地爾為前列腺素E1(PGE1),臨床上一般主要用于治療心肌梗死、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近年來被大量用來治療糖尿病相關性腎病變。慢性腎小球腎炎主要由血栓素A2和前列腺素E在腎組織中的濃度失衡所致,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補充外源性的PGE1可以改善腎組織血液流變學指標,提高腎血流供應,調節腎小球濾過率。筆者在腎小球腎炎的常規治療基礎上額外采用前列地爾治療,以觀察前列地爾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住院的患者180例,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1992年全國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診斷標準專題會議制定的慢性腎炎診斷標準,血肌酐(Scr)均<177 μmol·L-1,24 h尿蛋白定量≥0.5 g。將入選患者隨機均分為2組,治療組9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齡18~63歲,平均(41.37±12.47)歲;病程1~19個月,平均(7.3±2.5)個月;普通型51例、高血壓型17例、腎病型12例。對照組9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齡18~64歲,平均(39.70±14.62)歲;病程1~18個月,平均(7.2±2.7)個月;普通型51例、高血壓型18例、腎病型11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臨床表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基礎治療,如控制血壓、血脂;注意休息;給予優質低蛋白飲食(蛋白30~40 g·d-1);采用常規內科對癥支持治療,如雙嘧達莫及免疫調節劑等。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前列地爾(主要成分為前列腺素E1,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0 μg,加入到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中靜脈推注,qd,12~14 d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5~7 d,共治療2個療程。治療過程中觀察所有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紅細胞計數、Scr和血尿素氮(BUN)。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關于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療效標準。臨床控制:尿常規陰性或24 h尿蛋白檢查正常;顯效:尿常規檢查蛋白減少2個“+”,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40%;有效:尿常規檢查蛋白減少1個“+”,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40%;無效:尿蛋白無降低或增加。總有效率=(臨床控制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 1 Comparison of therapentic efficacy between 2 groups(n,%)
2組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紅細胞計數、BUN、Scr均有明顯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下降更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2組實驗室檢查指標比較(±s)Tab 2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parameters between 2 groups(±s)

表2 2組實驗室檢查指標比較(±s)Tab 2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parameters between 2 groups(±s)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vs.control group:*P<0.05;vs.before treatment:#P<0.05
Scr/μmol·L-1 186.35±34.30154.19±2.10#177.42±32.21133.30±31.08#*組別對照組治療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尿蛋白定量/g·24 h-1 2.19±0.481.37±0.36#2.31±0.601.01±0.24#*尿紅細胞/個/HP 30.0±9.1727.6±6.70#33.0±11.915.2±7.11#*BUN/mmol·L-1 13.38±5.5111.00±3.38#13.41±5.5510.41±2.31#*
2組患者均未見全身不良反應,治療組有1例注射部位出現血管刺激癥狀,表現為沿血管走向的發紅及觸痛,注射完畢后未給予特殊處理自行消失,不影響治療。
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是腎臟疾病中發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疾病。該病臨床特點主要是長期持續性尿檢異常,如蛋白尿和(或)血尿,表現為尿液中可以檢測到蛋白和紅細胞,同時造成緩慢進行性腎功能損害,表現為BUN和Scr濃度增高,最終發生固縮腎及終末期腎功能衰竭[1]。因此,慢性腎炎的治療應以減少尿蛋白、防止或延緩腎功能進行性惡化、改善或緩解臨床癥狀為主要目的[2]。
筆者在常規控制血壓、血脂、低蛋白飲食及增強免疫營養等基礎治療上額外給予前列地爾,結果顯示其臨床總有效率為93.3%,較對照組的80.0%有明顯提高,表明了前列地爾對慢性腎炎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實驗室檢查發現治療后尿蛋白和尿紅細胞數量均明顯下降,BUN和Scr濃度也有明顯降低,并且治療組要優于對照組,表明前列地爾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尿血、尿蛋白癥狀,一定程度上改善腎功能。薛清等[3]應用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心臟術后腎損傷,發現其可以降低尿蛋白含量,降低血清BUN和Scr的濃度,認為前列地爾對腎功能的恢復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陳萬里等[4]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前列地爾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發現其可以明顯降低BUN、Scr、尿酸及24 h尿蛋白定量,且與對照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前列地爾為PGE1脂微球載體制劑,該劑型可以明顯增強藥物的療效、減少用量、減輕血管刺激性反應等不良反應[5],治療組僅有1例注射部位出現血管刺激癥狀。前列腺素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謝產物,腎臟和腎上腺都是體內臟器中產生前列腺素的器官,腎髓質、腎皮質、腎小球都能產生多種前列腺素,在這些前列腺素的代謝產物中PGE1、PGE2對血管的作用較強,作用于平滑肌和系膜細胞,調節腎小球的入球和出球小動脈。PGE1脂質微球是以脂微球做為藥物載體,把PGE1包裹在脂微球中,降低了PGE1的滅活,其對病變血管具有特殊的親和力,在病變組織高濃度聚集,發揮其靶向作用,直接作用于痙攣的腎小球動脈、平滑肌細胞和系膜細胞,增加腎血流量,降低腎血管阻力,調節腎小球入球及出球小動脈,減低了腎小球毛細血管壓力。與此同時,抑制腎素-醛固酮系統活性,降低出球動脈阻力,減少腎小球內壓上升,而使高灌注、高濾過狀態得以改善,并具有很強的擴血管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TXA2的合成,降低血液黏度和紅細胞聚集性,改善微循環,調節血流量,防止缺血,改善血流變,控制尿蛋白[6,7]。此外,可抑制抗體的產生,抑制網狀內皮系統對免疫復合物清除功能的亢進,抑制免疫復合物沉積,抑制細胞因子的炎性作用,減輕腎臟的炎癥反應,改善和保護腎臟,從而有效降低蛋白尿,緩解慢性腎炎并延緩其發展。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患者應用前列地爾注射液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紅細胞計數較治療前明顯減少,腎功能明顯改善,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是一種治療慢性腎炎的有效藥物。
[1]胡國英,于又曦,吳曉麗,等.慢性腎小球腎炎及其并發癥的診斷與綜合治療[J].吉林醫學,2010,31(7):2666.
[2]肖建新.復方腎炎片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24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9,49(41):101.
[3]薛 清,徐志云,韓 林,等.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心臟術后急性腎損傷的療效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0,90(32):2266.
[4]陳萬里,姚光輝.前列地爾治療慢性腎衰竭42例療效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09,7(7):740.
[5]關世俠,楊 民,王東凱.前列地爾脂質體制備工藝條件優化[J].中國藥房,2008,19(10):759.
[6]楊愛華,王關喬,楊建民.前列地爾聯合丹參治療早期腎功能不全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2):218.
[7]史振軍,何 兵.前列地爾聯合替米沙坦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24(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