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查志強
舟山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應突出大宗商品交易、口岸通關、物流服務、儲備保稅等六大功能
近年來,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的區域發展規劃中,“推進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設”的表述尚屬首次。這一方面,舟山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特殊意義突出表現為“四個結合”,即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相結合,與能源資源戰略儲備中心建設相結合,與長三角世界級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相結合,與長三角全球重要現代服務業中心建設相結合。
根據國家的戰略定位,舟山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應突出大宗商品交易、口岸通關、物流服務、儲備保稅、金融信息服務、行政服務管理等六大功能。從舟山的現實基礎看,亟需加強的“短板”主要有:首先,舟山作為群島城市,離中心城市標準尚存較大差距,服務業的發育程度、城市基礎設施的配套程度較為薄弱。其次,舟山港利潤來源單一,主要為裝卸費收入;另一方面,雖然舟山港大宗商品的吞吐量較大,但主要為央企或省屬企業對下屬公司的貨物配置,難以有效形成市場交易氛圍。第三,聯運更多為“水—水”中轉集運模式,集疏運網絡尚未有效激活。第四,人才缺乏導致了金融和信息服務創新不足。第五,尚無保稅港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發展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缺乏有效的載體和政策支撐。
針對以上“短板”,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建設過程中,需做好以下5項工作:
——爭取國家政策支持。一是積極申請獲取“中國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品牌,有序推出原油、汽柴油等期貨品種上市,加快形成若干大宗產品交易的“舟山價格”,并將交易價碼及未來價格走勢預期編成指數發往全球。二是積極爭取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選擇有條件的區域或島嶼(如金塘、六橫、長涂等港區)設立保稅物流園區或大宗散貨商品保稅港區。三是爭取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先行先試的部分政策平移至舟山,如啟運港退稅、離岸金融服務等政策。四是推動海洋經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加快鐵路路網建設和貨場調整,支持跨海鐵路、鐵海聯運項目的規劃建設。
——切實優化商貿環境。圍繞建設與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集聚高地和改革創新試驗基地目標,結合舟山實際,急需完善航運科技、航運咨詢和航運信息服務產業體系,提升現有船舶交易市場能級,發展航運服務集聚區。
——積極探索市場拓展。切實把握腹地終端消費市場巨大需求潛力的主動權,依托舟山大宗散貨“國際樞紐港”和“物流島”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鐵礦砂中轉貿易、煤炭中轉加工配送、石油及衍生品中轉貿易儲存、糧食中轉加工配送、化工品中轉儲運加工、船舶交易基地,積極為長三角乃至國內外廠商規避風險和套期保值提供服務,并謀求在更大范圍內創新品種,有效開拓市場。

——著力推進交易創新。鼓勵在交易品種、規格、方式和合約品種、風險管理等方面開展創新。支持運作經驗、風險管理、專業水平等方面符合條件的大宗商品貿易流通企業,開展金融創新和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支持推進現貨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建設,開發大宗商品新類別、新品種的交易系統。根據會員企業貿易需要,及時開發適應國際貿易需要的中遠期外盤交易標準合約系統。
——切實完善支撐體系。加強金融機構對市場交易的支持,在合作銀行選擇、金融結算快捷等方面,積極實現金融機構與交易平臺的密切合作和良性互動。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專用物流信息系統建設,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創新物流商務模式。實現大宗商品交易與港口生產貿易聯動,加快發展沿海、江海聯運和國際航運三大運力,提升本土船隊規?;胶褪袌龈偁幜?,并做好已建、在建港口項目貨源本地化運輸的推進落實。加強集裝箱專業泊位、多用途泊位和臨港倉儲設施建設,完善與港口相配套的鐵路及公路集疏運系統、倉儲配送中心建設,構筑現代綜合運輸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