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鶴,崔云鳳,潘振祥
(吉林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麻醉科,吉林長春130041)
目前,維持圍拔管期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已經得到廣大臨床工作者的重視。右美托咪定具有鎮靜、鎮痛的作用,與麻醉性鎮痛藥具有協同作用,同時還能抑制交感神經、預防術后寒戰、惡心、嘔吐等作用[1-3]。本研究主要從拔管期間的血流動力學變化、不良反應及拔管期的蘇醒時間幾個方面闡述右美的獨特優勢。
1.1 研究對象 選擇吉大二院2009年10月-2010年3月之間擇期行全身麻醉手術的病人50例,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Ⅱ-Ⅲ級,年齡 18-80歲,體重50-80 kg,既往無心肌梗死病史以及腦血管意外病史;心功能分級Ⅰ-Ⅱ級;有其他特殊情況者除外。
1.2 研究方法 選擇50例病人采取隨機單盲法,通過抽簽法分為A、B兩組,每組25例(n=25)。受試者入室后開放靜脈通路,連接監護儀,監測ECG、無創血壓(SBP、DBP)和SpO2,兩組患者開始麻醉前5 min均靜脈注射長托寧1 mg,全麻誘導插管采用靜脈輸注咪唑安定2 mg、維庫溴銨1 mg/kg、芬太尼3-4 μ g/kg、丙泊酚 1.5-2.5 mg/kg,術中均采用異丙酚和瑞芬太尼(1 mg)全憑靜脈復合麻醉,輸注均為速度為30-40 ml/h。機械通氣維持PETCO230-50 mmHg,術中血壓維持在基礎值20%以內波動,術畢停藥。手術結束30 min內不能追加肌松藥,手術結束后靜脈注射新斯的明2 mg和阿托品1 mg拮抗肌松殘留作用。當受試者呼吸平穩,達到拔管指標后拔除氣管導管。手術結束前30 min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分別給右美托咪定和生理鹽水,具體給藥方案同下,至手術結束拔管后10 min停止給藥。
1.3 研究用藥給藥方案 A組為實驗組,手術結束前30 min開始給予鹽酸右美托咪定0.5 μ g·kg-1·h-1持續泵注,每組25例;B組為對照組,手術結束前30 min開始給予與實驗組等體積的0.9%氯化鈉注射液持續泵注。
1.4 觀察項目與指標
(1)病人的一般資料,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入室時的生命體征、手術時間、麻醉時間、蘇醒時間及術中輸液量。
(2)病人拔管前至拔管后各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包括兩組患者拔管前10 min、5 min、2 min和拔管后2 min、5 min、10 min各時間點的HR、SBP、DBP 、SpO2、RR、PetCO2各參數及手術結束后患者的蘇醒時間。
(3)注意觀察病人拔管期間的不良反應,包括躁動、寒戰、呼吸抑制、惡心、嘔吐、及低氧血癥等并發癥。
1.5 數據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之間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進行比較,拔管后各時間點與其進行比較;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比較,P<0.05時認為有顯著性差異。
兩組患者的年齡、體重、手術時間、麻醉時間及術中輸液量未見明顯差異;兩組患者入室后誘導前的生命體征 SBP、DBP、HR比較,未見明顯差異;兩組患者手術結束拔管前血流動力學變化,對照組拔管前后SBP、DBP、HR變化較大,而實驗組SBP、DBP、HR波動較小,見表1;圍拔管期不良反應比較,實驗組拔管期躁動與疼痛明顯少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的呼吸抑制、惡心、嘔吐、寒戰發生,見表2。
全身麻醉術后的蘇醒過程中,麻醉變淺,各種刺激包括手術切口疼痛、氣管插管、吸痰等氣道刺激、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等,將導致患者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血中兒茶酚胺分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器官灌注異常,導致患者出現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劇烈變化。對于一些老年、合并有心、肺、腦疾病的高危患者,易造成極嚴重的危害,如腦出血、急性左心衰、肺水腫等[4-6]。因此,有效地控制圍拔管期的應激反應,維持圍術期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是麻醉科醫師的管理目標。本實驗選用高選擇性α 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鹽酸右美托咪定用于圍拔管期的血流動力學觀察。選用右美托咪定的主要原因是:①右美托咪定作為一種麻醉輔助用藥,主要作用于腦和脊髓的α 2-AR,抑制神經元放電,產生鎮靜、鎮痛、抑制交感神經活動的作用,不良反應少且輕。尤其是右美托咪定有適度鎮靜的作用,可以使患者拔管期更加舒適;②研究表明,Dex具有可喚醒性,對重癥病人的生理及心理方而的需求具有獨特的協同作用。故應用Dex用于減少圍拔管期的血流動力學應答,理論上不影響患者的蘇醒時間和蘇醒質量。③右美托咪定不良反應小,其導致呼吸抑制的發生率較低,在拔管期應用右美托咪定相對安全。④右美托咪定單獨應用時雖然沒有明顯的鎮痛作用,但與鎮痛藥聯合應用時,可加強其鎮痛效果,延長鎮痛時間,避免患者因疼痛引起的術后躁動。⑤右美托咪定的另一個優點是它能有效地抑制術后寒戰、躁動、惡心、嘔吐。
表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變化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變化比較(±s)
*與拔管前2 min相比,P<0.01,#與拔管前2 min相比,P<0.05
?

表2 圍拔管期不良反應比較
根據本實驗結果顯示:(1)右美托咪定雖然具有一定的鎮靜作用,但在本實驗的用藥劑量(0.5 μ g·kg-1·h-1)下,右美托咪啶未影響患者的術后蘇醒時間和蘇醒質量。(2)兩組患者在術前其HR、SBP、DBP無差異,術后實驗組患者的HR、SBP、DBP拔管前后波動較小,無明顯的血壓升高、心率變快等交感神經興奮癥狀;而對照組患者出現血流動力學應答較實驗組嚴重,其拔管前后出現血壓升高、心率變快的征象。由此可見,右美托咪定具有抑制交感神經興奮,減輕血流動力學變化的作用。
蘇醒期躁動危害極大,并且增加麻醉后風險。右美托咪定是α 2-腎上腺能素受體(α 2-AR)激動藥,可通過血腦屏障,作用于腦內負責覺醒的藍斑核區域,抑制神經元放電,起到鎮靜的作用。本實驗中實驗組患者的躁動例數(3例輕度躁動)明顯少于對照組(14例),并且對照組患者有2例在不進行吸痰等刺激性操作的狀態下也出現了不合作、躁動現象。由此可見,右美托咪定可明顯降低術后躁動的發生率,并且可以減輕躁動的程度,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
綜上所述,本實驗結果表明在全身麻醉的圍拔管期應用右美托咪定,鎮靜程度適度,不延長患者的蘇醒時間及蘇醒質量,對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穩定性極好,同時減輕患者的疼痛,減少術后躁動的發生率,且無明顯的呼吸抑制、惡心、嘔吐、寒戰發生。因此拔管期應用右美托咪定減輕了拔管期的血流動力學波動,避免各種麻醉并發癥的發生,保證了患者圍拔管期的安全。
[1]Wohlner EC,Usubiage LJ.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extubation[J].Anesthesiology,1979,51(Suppl):194.
[2]ORorke JE,RichardsonWS.Evidence basedmanagementofhyper tension.What to dowhen blood pressure is difficult to control[J].Br Med,2001;322(7296):1229.
[3]劉正美,杭燕南.圍拔管期高血壓[J].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1996,17:290.
[4]倪 誠,戈曉東,岳 云.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應激反應及其預防的研究進展[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5,20(3):243.
[5]Walthall H,Ray S,Robson D.Does extubation resultin haemodynmic insta bility in patients.Bow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tis[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01,17(5):286.
[6]章壯云,陶 林.可樂定對全麻術后拔管時血壓和心率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1999;15(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