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統奎
從“GDP掛帥”轉向“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必將推動政府在施政過程中把公共資源應用于直接提升人民幸福的領域,并在實踐中提升居民對地方政府的滿意度。這不全依賴經濟實力說話,核心還是一種執政觀念和政績考核體系的轉變。
“幸?!边@個詞匯從未像今天這樣鋪天蓋地,它不僅是今年全國“兩會”的一個“主題詞”,也已是各地政府官員的“口頭談”。廣東提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北京將“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寫入“十二五”規劃,重慶則表示要成為“居民幸福感最強的地區之一”,等等。而在江蘇無錫,“幸福城市”試點已經悄然走過5個年頭,正準備向全市范圍推廣。
不久前,溫家寶總理和網友在線交流時表示,幸福就是讓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就是讓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全國“兩會”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又明確表示,“要徹底轉變唯GDP的觀念?!逼渲嘘P鍵是干部政績的考核,不僅要看一個地區的經濟總量,而且要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協調,社會事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公平正義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從中央政府的角度來講,“十二五”規劃綱要涉及的24項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中,有12項為約束性指標,一半關乎民生。此外,“十二五”規劃還對經濟指標進行了弱化,不僅經濟增速指標下調,而且取消了人均GDP增速指標。在地方考核中,首次提出“弱化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評價考核”。
“幸?!币呀浀巧现袊挝枧_的中央,一幅關乎“幸福中國”的圖景正在勾勒。關鍵是,怎樣讓幸福落地?
減少“被幸?!?/p>
全國“兩會”期間,記者來到無錫,探尋“幸福城市”先行者的腳印。
“我們不是心血來潮,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弊谟浾呙媲暗氖菬o錫市下轄縣級市江陰市副市長計軍,他回憶起5年前江陰執政者面對的一道考題,“經濟發展為什么?區域領先爭什么?全面小康實現之后干什么?”正如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所說,“‘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理所當然地成為實現基本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和基本標志之一,而這方面,恰恰是我們亟需彌補的不足之處、亟待拉長的‘短腿所在。”“幸福江陰”破繭而出,成為發展主題。
有人說,江陰率先打“幸福牌”,那是因為經濟富有。確實,江陰的GDP總量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之首。但計軍不太同意這種觀點。這些年,他出國考察過不少國家的幸福執政經驗,他最佩服的還是“以人為本的治理模式的國家”不丹:“不丹老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在上世紀70年代末提出幸福指數,他的國家并不富裕,人均GDP只有幾百美元,但是在世界的幸福指數排名當中是第一。國王能夠經常走到田間地頭和百姓交流,百姓把不滿意的紙條都壓在石頭底下,當他去田間的時候就拿那些紙條回去看,形成一個非常好的體制就是政府和百姓的互動。”
回過頭來看我們自己,我們沒有理由不憂心。計軍甚至引用了著名詩人紀伯倫的話,“是不是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江陰也曾一味地追求經濟總量和經濟發展速度,忽略了最初經濟發展的目的。無錫市市長毛小平說:“我們發展過程中要追求什么樣的目標,是不是就是為了GDP?GDP是不是僅僅為了一個新能源或者是一個節能產業?”計軍則說:“如果發展到后來,每個人都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喝不到干凈的水,吃不到安全的蔬菜,我們是否要以這種代價來換取我們經濟的增長?如果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去比較我們的經濟發展總量,去比較我們的經濟發展是不是全國第一,這樣還有什么意義呢?”正因為有這樣的反思和反省,2006年“幸福江陰”啟航了。
江陰將幸福觀總結為“五民五好”:“以民為本,個個都有好工作;以民富為綱,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為先,處處都有好環境;以民安為基,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強為重,人人都有好身體。計軍說,“五民”是政府的追求,“五好”是百姓的感覺,“以前我們政府追求的是速度,百姓追求的是自身的生活能夠得到改善,五個民和五個好加在一起就有機地把百姓的追求和政府的追求連接在一起,成為大家共同的目標?!庇纱?,江阻提出“三問”執政觀,“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和“問績于民”。這些都已被寫入黨代會報告,“作為江陰的綱領”。
靠什么來落實“綱領”?這就需要制定一套“幸福江陰評價指標體系”,形成“幸福管理體系”,對執政者進行“硬約束”。其中最大的亮點是,“沒有一個經濟指標在里面”。當時計軍是市委秘書長,很多工作他都是“經手人”。計軍向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和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咨詢,拿到一套豐富的人力發展指數和世界各地幸福指數,他挑出50個,在報紙和網絡上公布,請市民票選十大幸福指數。吸引了18萬張百姓選票,10項最關注的“幸福指標”,包括環境衛生滿意度、家庭和睦滿意度、心情愉快度、住房條件滿意度等。目前,這個評價指標體系中,GDP這樣的傳統考核讓位,凸顯了民生指標,主觀評價指標占40%,客觀評價指標占60%權重。計軍說,今后還將加大主觀評價指標的權重。
為什么這么看重“主觀評價”?實證研究表明,當人們的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之后,“主觀幸?!焙虶DP的增長就不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居民的幸福感提升對經濟增長不敏感。計軍亦坦率地說,“幸福不幸福是老百姓說了算的,不是我們政府說了算的。我們請袁岳的零點公司(第三方機構)來調查我們的幸福指數。幸福感受是主觀的感受?,F在就怕‘被幸福,我們很多人說幸福其實是‘被幸福了,我們為了減少‘被幸福就要問績于民。政府干的是老百姓要求的事情,而且我們考核的事情也是老百姓選擇的事情,就這三句話,即百姓出題目,政府做答卷,人民來評判。”最新數據顯示,江陰百姓的主觀幸福指數為87.44分。
讓幸福落地
今年年初,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對“幸福江陰”建設做出批示:“共產黨的最根本宗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人民幸福是科學發展的目的、動力和檢驗標準,人民幸福是科學發展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贝撕螅瑹o錫市委要求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幸福江陰”經驗,由強市向富民轉變、受惠群體由主體向全體轉變。
2011年是“幸福無錫”元年。對于“幸福無錫”,楊衛澤認為核心是“確立以人為本的正確政績觀”,在追求經濟增長、環境改善等“顯性政績”的同時,更加關注、積極追求以社會進步、民生改善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等為衡量標志的“隱性政績”,在追求總量增加、發展速度等“硬政績”的同時,更加關注、積極追求以人民幸福感受、社會和諧程度等為衡量標志的“軟政績”。
如何讓幸福落地呢?記者走訪了無錫市“十二五”規劃牽頭部門市發改委主任高敏,請他介紹無錫的行動計劃。在高敏
看來,幸福不僅表現在一般的所謂物質需求上,更多的要體現到人民對生活的滿意度,“不一定是說吃好、穿好、住好就一定是幸福的,還要有對社會的認同,對環境的滿意等?!彼f,無錫也到了提出“幸?!边@個命題的發展階段。
無錫對自身的要求是,“幸福無錫”必須是不含水分的、人民群眾認可的和老百姓得實惠的。為此,無錫搭建了一個縱橫架構。從縱向上看,是“幸福無錫-幸福市縣-幸福街道-幸福家庭”。高敏告訴記者,無錫成立了相應的分頭領導小組,明確了分管的市領導,并建立了相應的聯席會制度,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從橫向上看,即要形成片,形成網絡,主要包括就業,收入,社會保障,住房,醫療,文化教育,生態環境7個方面。這7個方面會分別制定相應的目標要求,按照5年目標進行分解。
比如說就業。溫家寶說:“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業。要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睙o錫則提出更高的目標,不僅僅強調充分就業的概念,無錫還在規劃中提出“愉快就業”,就是讓每一個就業人員有自己的滿意度。高敏說,無錫將大力度地推進免費的就業崗位培訓,讓人們從事他們想從事、能夠從事的工作,政府會安排專項資金來做這些就業的免費培訓課程和指導?!巴ㄟ^這種方式來提高他們的滿意度,而不單單給他們提供一份工作而已。”
無錫更大膽提出“全力實施勞動者報酬和居民收入倍增計劃”,而且是一項干部考核的約束性指標。高敏解釋,無錫的收入倍增計劃,不是簡單的“漲工資”,而是將重點放在經營性和財產性收入上,而且更注重放在農民經濟性財產上。高敏說,“這就涉及我們整個政策要做一些改革,所以我們正在研究馬上出臺關于農民安置房怎么樣成為財產性的住房。比如我們政府可能會回購一部分農民多余的安置房,政府回購就變成了財產,然后政府再把它作為廉租房,這樣也解決了政府的職能問題?!敝挥修r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整體的城鄉居民收入才能提高。
概而言之,無錫希望打造一個“均等化社會”,從社會保障角度看,則實施“城鄉并軌一體化”,即將原來城鎮居民和農村的養老、醫保并軌,不僅僅是覆蓋率,而是“拉到一條水平線上去”,一個標準,一個水平。高敏透露,今年無錫的戶籍制度也要率先改變,今后無錫市民只有一個居民戶籍,不再有農業戶口,只要是居民就享受一樣的待遇,一樣的保障。記者追問,無錫財力負擔得起嗎?高敏給出了肯定的答復,稱無錫拉平的成本并不高。另外,無錫今年將對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實行免費開放。
“社會事業發展的滯后和不均衡,是制約群眾幸福指數提升的重要原因?!睏钚l澤說。采訪中,記者聽到高敏不斷強調的概念是,公共服務不僅是做到“全覆蓋”,還要提高服務水平和能力,讓市民愿意去享受。這確實是建立在豐厚家底基礎上的表態,但這又不全依賴經濟實力說話,核心還是一種執政觀念的轉變,即以人的幸福程度為尺度。
無錫的夢想是,以世界先進國家和一流城市為標桿,大力推行全民幸福計劃,力爭達到全球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無錫已經走向世界趕考。
“幸福”新時代
2010年,江陰和無錫雙雙被評選為201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成為建設幸福社會的鮮活樣本。我們關心的是,無錫的探索能否為中國“幸福社會”積累經驗,從而在全國復制開來?或者說,“幸福無錫”具備可復制性嗎?
實踐者們常常遭遇的一個尷尬是,江陰有錢喊幸福(2010年江陰市GDP突破20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30184元和14898元),欠發達地區還是要主抓經濟,主抓幸福建設還不具普遍適用。對此,計軍每次都加以反駁。在他看來,“幸福建設”是一個普遍的價值。
其一,“以民生倒逼經濟轉型”,要求官員不要一味地追求經濟總量,追求發展速度。例如,江陰就規劃了一個280平方公里的“不開發區”,“我們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建工廠,應該留一塊地方給子孫,并且是可持續的。我們希望中國也有這樣的‘不開發區,像西部地區不應該再搞開發區,要把生態環境留給子孫后代。”
其二,“轉變政府執政觀念”?!罢郧笆枪苤涡偷?,我是老大,你們都得聽我的,而現在我們是服務型的。老百姓‘逼我們去做,我們得服務嘛,這就體現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我們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民主有兩種形式,一是選舉民主,二是決策民主,我們是從決策民主開始做起?!庇嬡娬J為,以前是以經濟發展為本,現在要引入到“以人為本”的路徑上來。
其三,“共建共享”,不是一味由政府花錢,而是通過調動社會各個方面的資源來一起共建“幸福城市”,尤其是市民的參與。市民卡、公用自行車體系、“12345服務平臺”等都引入了市場的力量和志愿者服務?!靶腋2皇墙o予的,不是說我們政府給你幸福你就幸福了,而是要主觀上的感受,需要自己去共建共享,自己去投入,自己去創造。在政府與百姓之間,政府與市場之間,百姓與百姓之間建立一種良性的互動,這樣就會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局面,這就是共建共享的突出要求?!庇嬡娬f。
“用民意衡量決策、用幸福評價政績”,這是無錫幸福施政藍圖的精髓,體現了“以人民幸福提升看待發展”的政績觀。追求“幸福”,放棄唯GDP論,中國正在從傳統的政績觀走出來。無錫等地方爭相打“幸福牌”,說明中國一個新的發展時代已經開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