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渝


9月10日,首都的黎波里迎來了新“主人”——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
一名隨行官員說,“這是一個重要象征,意味著卡扎菲時代的終結。” 9月20日,聯合國將主持利比亞問題會議,班加西反對派總部移師的黎波里,意味已經接管全國權力。
新主人不請自到,舊主人身居何處?
仍在負隅頑抗
8月23日,曾經不可一世的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失蹤了,他或仍躲在首都的黎波里某一角落負隅頑抗,或已跑回家鄉蘇爾特準備鼓動部落卷土重來,或藏身于靠近邊界的南部大沙漠某一軍事要塞,伺機潛逃國外。
自此后,位于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輿論”電視臺,成了唯一與卡扎菲保持聯絡的消息窗口,卡扎菲已通過該電視臺數次發布錄音講話。
在9月12日發布出來的“錄音講話”中,卡扎菲稱將堅持戰斗,直到最終取得勝利。據英國媒體猜測,卡扎菲很可能像老鼠一樣,藏在的黎波里地下可防炸彈攻擊的地堡內。報道說,今年3月反對派控制該國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時,便在班加西地下發現深達90多米的地下隧道和洞室。利比亞民間一直傳說卡扎菲有一系列地堡,據稱它們與藏有坦克、飛機和武器的場所相連。甚至還有從的黎波里延伸數百公里直至利比亞南部城市的秘密隧道。
截止到9月11日,反對派武裝數次向的黎波里南部小鎮拜尼沃利德發起沖擊,均敗下陣來。之后,他們索性佯攻一番,讓卡扎菲殘余武裝火力據點暴露出來,然后呼叫北約戰機穿越沙漠,千里奔襲。
大約有600多名支持卡扎菲的武裝人員守在拜尼沃利德,他們分散于居民區之中,借助有利地形,采用狙擊突擊方式,阻擊反對派武裝攻入。
反對派的攻擊進展很慢,包括蘇爾特、塞卜哈等地,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卡扎菲軍隊甚至殺了個回馬槍,從背部夾攻反對派武裝,造成反對派武裝重大人員傷亡。不過,反對派軍事指揮官穆罕默德·貝希爾對半島電視臺表示:“革命軍正從南部向里挺進。”
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承認,卡扎菲目前還沒有被打垮,他仍有資金收買戰斗人員。卡扎菲的二兒子賽義夫曾表示,父親有嚴重的“英雄主義情結”,他決不會投降。卡扎菲一直斥反對派為“鼠輩”,他聲稱不會向“鼠輩”妥協,作為一名軍人,像英雄一樣戰死是軍人的榮耀。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王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卡扎菲性格剛強,過去多次表示不會離開的黎波里,要“戰斗到最后一刻”,如果其現在仍在利比亞境內,他很可能會像2003年的薩達姆一樣反抗到底,也不會去任何一個國家避難。而叛逃的利比亞前總理賈盧德也表示:“卡扎菲不會投降,也不會自殺。”
會不會出逃?
在8月20日攻陷首都之戰中,反對派武裝故意放出了卡扎菲“大兒子投降、二兒子被活捉,三兒子被打死”的假消息,意圖瓦解守城的卡扎菲軍隊。
當時,傳聞卡扎菲藏身于阿齊齊亞兵營。但是在攻克阿齊齊亞兵營之后,反對派武裝發現,兵營里早已沒有卡扎菲的影子,倒是找到一本美國前女國務卿賴斯的影集。
美國媒體分析稱,卡扎菲在反對派開始進攻扎維耶時就已經在秘密地轉移財產,這說明他早就有離開的黎波里的打算。卡扎菲潛在的逃亡目的地包括委內瑞拉、沙特、坦桑尼亞、烏干達、津巴布韋、乍得及南非等國。
9月11日,尼日爾武裝部隊巡邏隊攔截了一個9人車隊,其中沒發現卡扎菲,倒是有卡扎菲的三兒子薩阿迪。薩阿迪在8月20日之前曾主張與反對派講和,但他的建議受到二哥賽義夫的駁斥。薩阿迪以前是利比亞體育主管,曾是足球健將,在眾多尚武的兄弟中,他是少有的“文官”。
隨后尼日爾總理拉菲尼證實,已有32名卡扎菲政權核心成員先后抵達該國,除了薩阿迪之外,還有3名將軍。所有這32名核心成員,均未被列入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名單。
幾乎在同時,幾內亞比紹總理卡洛斯·戈梅斯也宣布,如果卡扎菲申請避難,幾內亞比紹愿意接納。幾內亞比紹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締約國,不受國際刑事法院全球紅色通緝令的約束。
卡洛斯·戈梅斯解釋原因稱,在卡扎菲時代,他的國家獲得了利比亞慷慨的投資,卡扎菲值得幾內亞比紹人民和政府的尊重和善待。
這是迄今為止,唯一公開表達愿意收留卡扎菲的國家。之前中東外交界曾傳聞說,卡扎菲要到境外接受治療,南非愿意接受他的政治避難。據說,卡扎菲已派人秘密會見了英法兩國官員,要求兩國保證自己和家人安全離開利比亞。同時也傳出卡扎菲已逃至南非,但南非政府馬上發表聲明,稱確有一架卡扎菲的飛機抵達南非,但那是為了接回卡扎菲政權的外交人員。南非方面表示,它將嚴格遵守《羅馬規約》,一旦卡扎菲在南非出現,將立即履行國際刑事法院通緝令。
還有傳聞稱,卡扎菲曾寫信給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請求這位革命兄弟收留他。把委內瑞拉當成一個選擇,是因為卡扎菲與委總統查韋斯交情頗深。兩年前,查韋斯熱情接待來訪的卡扎菲,還送他一把嵌有珍珠的仿制寶劍,卡扎菲則回送給查韋斯一頂大帳篷。利比亞動蕩發生后,查韋斯積極調停,一直不承認利反對派。但查韋斯至今沒有確認這一消息。
會受到審判?
為緝拿卡扎菲,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開出了160多萬美元的懸賞金,聲稱任何活捉卡扎菲或斬下卡扎菲人頭的勇士都可獲得這筆巨額賞金,假如這名勇士曾經跟隨卡扎菲而犯過屠殺人民的犯罪,也會因此次立功而得到赦免。賈利勒強調,他沒有理由拒絕由商人群體募捐出來的懸賞金計劃。
數月前,卡扎菲以50萬美元的賞金懸賞過其昔日司法部長、現為“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的人頭。數月后的今天,賈利勒反過來以高于卡扎菲3倍的出價索要卡扎菲的人頭。
早在今年6月雙方僵持之時,賈利勒就曾開出三條件:卡扎菲必須下臺并放棄所有權力;他可以繼續留在利比亞,但居住地須由利比亞民眾抉擇;卡扎菲處于“嚴密監管”下。
卡扎菲對此嗤之以鼻。作為一個軍事強人,卡扎菲向來以彪悍、好斗、勇猛著稱,他怎么會向昔日的屬下繳槍投降?
有媒體分析稱,如果卡扎菲在未逃出利比亞境內之前被活捉,利比亞將不大可能按“米洛舍維奇或查爾斯·泰勒的模式”,將卡扎菲引渡給海牙國際刑事法庭,而是按本國管轄優先權,留在國內審判卡扎菲。因為卡扎菲與米洛舍維奇和泰勒不同,其“犯罪”不具有“國際因素”。由于卡扎菲被控屠殺反對派,他或將面臨類似薩達姆一樣的絞刑。
假如卡扎菲逃出利比亞,這將視接收國的態度。如果接收國屬《羅馬規約》成員國,該國有可能在國際社會壓力下,將卡扎菲引渡給海牙國際法庭。
假如接收國不在《規約》成員國名單之列,而且也愿意接受他,卡扎菲或將成為“本·阿里第二”。但這種可能性最小,弱小的幾內亞比紹不大可能會像庇護本·阿里的沙特那么堅強。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張曉東認為,如果卡扎菲被捕,他唯一的選擇就是接受審判,因為他現在已經沒有談判的籌碼。目前,卡扎菲已被國際刑事法院起訴,被捕后也會有國內的法院對其起訴,不管最終在哪里接受審判,都不會有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