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一
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為當今世界三大貨幣,日元和英鎊不時上前湊趣。此外另有三小國際貨幣: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和瑞士法郎,尤其是瑞郎受到追捧,地位堪比黃金。
投資者購入加元、澳元和瑞郎,并非只是看重三國經濟本身,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加拿大經濟上與美國關系密切,有人戲稱加拿大是美國第51個州。但加拿大的金融政策比較穩健,貧富差距也遠比美國要小,所以金融危機躲過一劫。投資加元,可以分享美國經濟成果,同時還有一個加元緩沖地帶,減輕美國經濟下滑所造成的損失。換句話說,投資加元可以保本,萬一美國經濟走強,順帶可以得到額外回報。投資澳元的朋友也是一個意思,只不過澳元是與中國掛鉤。其實,投資加元,也可以分享中國經濟增長成果。加拿大有很多礦產,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礦產價格飛漲,加拿大也是坐收漁利。瑞郎也有此功用,可以幫助愛在歐元一帶活動的投資者在貨幣方面保值、增值。瑞士與歐元區經濟聯系密切,但其貨幣又置身歐元區外。
與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相比,瑞士雖然沒有豐富的礦藏,但也有獨到之處。瑞士是一個彈丸小國,面積4.1285萬平方公里,人口790萬。但2010年瑞士成年人的人均資產為37.2692萬瑞郎。達沃斯論壇將瑞士定為世界最有競爭力的國家。瑞士國家雖小,但產業齊全,包括化工產品、醫藥、精密儀器、樂器和機械,其中出口產品中化工占到了34%。瑞士的銀行、旅游等第三產業名列世界前茅。UBS和Credit Swisse也躋身世界頂級投資銀行。
瑞士也有不足向外人道的隱秘。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發橫財不富。瑞士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搞腐敗也是一把好手,經驗豐富,十分老到。瑞士一家軍火商拉攏美國中央情報局官員,由一位紳士型的老商人出面與中情局官員洽談。老商人提出權錢交易方案,但中情局官員斷然拒絕。老先生毫無愧色,從容淡定,緊接著又問:“你喜歡金發女郎嗎?”
外籍勞工也為瑞士致富做出了很大貢獻。那些富得流油的國家都有外籍勞工的血汗。新加坡自吹治理得如何好,多么勤勞、勇敢,但還是要剝削外國勞工。瑞士也是要用移民的。按照2004年的統計,瑞士人口中21.8%為外國人,其中外籍勞工也占相當大的比例。
瑞士10%的家庭是千萬富翁,世界上許多頂級富豪都在此處有一窟。瑞士山川秀麗,風光旖旎。瑞士的Zug州面積240平方公里,90%是森林、農田和湖泊,其余的地方是各種商業機構,有大宗產品交易員、私募股權基金和跨國公司的分支機構。住宅和辦公場所都是低層現代建筑,真正的人間天堂。
瑞士史前15萬年前就有人居住,成為富國是近代的事情,據說是與低稅率有關。瑞士是避稅天堂,而瑞士的Zug州又是避稅天堂中的避稅天堂。Zug州最高的個人所得稅是22.9%,公司所交的平均稅率是15.4%。美國聯邦政府所收的公司所得稅為35%。世界各地的頂尖富豪因此而紛至沓來。在Zug州過好日子有一個前提:必須有錢,而且必須很有錢。如果年收入在37萬美元與49.5萬美元之間,那生活還是比較困難的。瑞士其他的地方的情況也大同小異。瑞士富人多,但只有37%的人有自有住宅。
瑞士的壞人不少,而且是國際歹徒。很多權貴在本國犯法之后,選擇遠遁瑞士逍遙。但很少聽說中國外逃貪官在瑞士落草的。富人外逃似乎也分等級,中國富人外逃去北美的多,而北美富豪外逃則去瑞士。
國際金融一有風吹草動,就有人追捧瑞郎。瑞士的經濟是好。通貨膨脹不到1%。經常賬戶的盈余達15%,政府總債務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3%,遠低于歐洲其他國家的比例。然瑞士經濟總量有限,若是各方都購進瑞郎,瑞郎勢必瘋長,有可能出現通貨緊縮,瑞士就有些吃不消了,瑞士央行強行規定,如果歐元與瑞郎的比價超出1:1.20,瑞士央行便要干預。早在1970年代,瑞士政府就推行負利率,其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外國人在瑞士銀行開戶。真是,樂極生悲,否極泰來,受人追捧也有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