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樂韻

“今晚,我們國家處在一個緊迫關口。我們面對的經濟危機讓成百上千萬人失業,我們面對的政治危機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當地時間9月8日晚,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會為其“就業刺激方案”作鋪陳。
就在前一天,美聯儲公布黃皮書報告顯示,受制造業活動放緩、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及颶風艾琳的影響,美國12個地方聯儲轄區中僅有5個經濟活動略有擴張,其余均顯示經濟復蘇疲軟。雙底衰退的陰云揮之不去,再加上2012年美國總統選戰升溫,共和黨把就業問題當作奧巴馬政府的軟肋,發力攻擊,奧巴馬倍感“緊迫”。
該就業刺激計劃規模高達4470億美元,分兩大部分,一是通過減稅鼓勵企業主招新、減少員工賦稅負擔,二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加崗位數量。奧巴馬引用前總統肯尼迪的話說:“我們的麻煩是人為的,因此也可以靠人解決?!薄白屛覀円黄鸸ぷ靼?,再次向世界證明為什么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32分鐘的講話結束,連共和黨人也少有地回以掌聲。
夠刺激,但……
奧巴馬的就業計劃細節剛一公布,美國一些經濟觀察人士就給出了評價,總體上給予肯定,不過對實施的可能性存疑,關鍵還要看兩黨能否實現合作。
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的專欄上寫道:“我很驚訝,奧巴馬的新就業刺激計劃比我預期的大膽,雖然和我所希望的理想狀態還是有些差距,但如果國會真的通過了法案,將對提振就業產生巨大影響。當然,有共和黨對著干,它是不太可能成為法律的,1400萬美國失業者也別抱太大希望。”
當初奧巴馬提出要向富人增稅后,一向高舉右翼大旗、支持共和黨的福克斯頻道評論員就紛紛出動,抨擊奧巴馬挑起階級戰爭,把富人妖魔化為碩鼠。還有智庫分析員說,奧巴馬向富裕人群征稅,10年內可帶來7000億美元收入,但比起巨大的財政窟窿,“只是杯水車薪”。
共和黨智囊又說,今天的窮人和過去我們以為的窮人不一樣啦,那些被歸為窮人的4300萬人中,99.6%的家里都有冰箱,81.4%的人家里有微波爐,78.3%的人家里有空調,63.7%的人家里有有線電視……這樣的條件還要享受減稅政策,他們才是揩油者和寄生蟲。
據此,美國喜劇中心電視臺新聞諷刺節目主持人喬恩·斯圖爾特在“每日新聞脫口秀”節目中狠狠諷刺了這些“專家”表現出的冷漠?!案F人們吶,不能搭順風車了,走路去上班吧——如果你們還有工作的話。底層50%的人掌握著全國2.5%的財產,即1.45萬億美元,這就是你們的不是了,你們居然還有錢。我有一個辦法,除了向富人征稅,可以對另一半人群下手嘛。拿走窮人一半錢的話就是……7000億!這數字聽起來好熟悉,哦,正好相當于向2%的富人征稅。我知道了,我們應該拿走窮人所有的錢!人口普查顯示,窮人是年收入少于22350美元的四口之家,他們不差錢的!”
犀利的調侃點出了兩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的扯皮。保羅·克魯格曼也回顧了共和黨的唱反調態度。2009年初,奧巴馬政府試圖解決上屆政府遺留的財政爛攤子時,共和黨主張要依靠貨幣政策而不是財政政策解決就業,也就是說,把就業難題推給了美聯儲;后來,他們提出,財政措施應該以減稅為主,而不是依賴暫時性支出。
難怪喬恩·斯圖爾特譏諷道:“現在,共和黨人卻既反對減稅,又反對貨幣政策……所以啊,共和黨人基本就是在反對任何有助于解決失業問題的方案。沒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是提出了一個看似精良的‘就業計劃,仔細瞧卻滿是空洞。”
可見扯皮的政客們還沒急到火燒眉毛的地步。芝加哥聯儲主席查爾斯·埃文斯算是他們中比較著急的一個。就在奧巴馬發表演講的同一周,他也發表了一個演講,稱肩負法律和社會責任的美聯儲應盡力將通脹率和失業率降到最低,現在通脹率在美聯儲設定的上限(2%)徘徊,失業率卻高得嚇人(9.1%)。“試想如果通脹率飆到5%,任何央行肯定會毫不猶豫地作出強烈反應,猶如火燒眉毛一般?!?/p>
效果會怎樣?
就算兩黨在就業問題上達成共識,美國國會最終通過刺激方案,市場效果一定會很顯著嗎?
《紐約時報》另一位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認為,受困于經濟衰退的政策決策者們要有長遠考慮。
目前房地產陰影尚未退卻、市場情緒焦慮不安,任何想讓經濟數字好看的努力都會被拖后腿。而完善教育系統和稅收系統,修補財政漏洞,整頓監管系統,這些都不是短期內能見到效果的。布魯克斯說,“如果奧巴馬能在削減赤字提議中增加一些津貼改革,而不是單單強調‘向富人征稅,共和黨人可能更加愿意和他合作吧。”
關鍵在于,刺激計劃是否能真的刺激到位?“之前的經濟刺激方案就沒有完全達到預期效果。暫時性的削減稅收并沒有創造多少工作崗位。工資補助貼給了那些本來就要招人的企業。調查顯示,上一輪經濟刺激方案中,不少找到工作的人其實并不是失業者?!?/p>
另有經濟學家評論,刺激舉措有一定作用,但不足以根本性地改變局面。據初步預測,實施減稅政策,每個月可創造5萬多個工作崗位(過去3個月,月平均崗位增加量為3.5萬個)。對個人來說,如果2012年起社保金繳稅額從6.2%降到3.1%,以一個員工年收入5萬美元計算,那么他能節省1500美元。
克魯格曼也認為,奧巴馬提出2000億美元的新建開支以及2400億美元的減稅計劃,聽上去數字龐大,但比起這些年房地產泡沫給美國經濟造成每年約1萬億美元的缺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基建計劃的效果不是立竿見影,有些要到2013年才能體現;至于減稅計劃,對拉動消費的作用有多大,現在還很難看清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去年估計,減稅政策對雇主的影響比對雇員的影響更加明顯,企業主每省下1美元就會產生1.2美元的經濟效益,而員工每省下1美元只會花90美分,因為還要存一部分?!艾F在許多家庭收入的一大部分都用來還債,對長期的經濟健康來說有好處,但無助于當下刺激增長,很多家庭的消費意愿不足。舊金山聯邦儲蓄銀行調查顯示,消費者信心正處于30年來最低水平?!?/p>
注冊會計師、格林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羅伯特·格林主要為投資者和企業管理者提供稅務意見。他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說,現在一些美國企業為了避稅,往往選擇將業務外包給中國、印度等國或者到“避稅天堂”去,這樣就不受美國稅法限制,省下一大筆錢。“美國本土工人工資成本高,享受高福利,而大多數受教育程度又不是太高,所以競爭力相對較弱。再加上許多工作已經由機器代替人工,所以工作更加稀缺。”
他說,“我很高興看到奧巴馬提出將雇主和雇員所要承擔的社會保險稅減半。既然我們需要工作,那就別拼命征稅。減稅能幫助美國工人保住飯碗,并贏得更多工作機會。至于稅收缺失的部分,如果可以的話,轉嫁給那些外包產業和以機械‘勞動力為主的產業吧?!?/p>
共和黨人同意給企業減稅,民主黨人則擔心省下的錢又被企業拿去給股東分紅而不是招聘新員工。格林也認同民主黨人的擔心。“別讓企業再有空子可鉆,也就是說,要對他們的外包業務收緊政策。”
至于社保系統,已經出現“供養比率”下降的情況,再減少稅收,還能維系大局嗎?格林直言,“共和黨候選人佩里把美國的社保系統形容為龐氏騙局。如果真是這樣,那不如完全取消從工資中抽稅的做法,如果你要征稅,先把社保系統變得更加公正透明再說?!?/p>
4470億美元分攤到各項目的預期明細成本(單位:美元)
1、通過減稅幫助美國小企業增加就業和增長:700億
雇主工資稅減半,以及增招員工和提高現有工人工資免工資稅:650億
將目前的開支100%延長到2012年:50億
2. 工人回歸崗位,重建現代化美國:1400億
教師回歸崗位,保障消防警察等應急崗位:350億
交通現代化建設:300億
基建銀行:100億
重新安置,社區重新規劃:150億
3. 為尋找就業的美國人搭建回歸途徑: 620億
失業保險改革和延長:490億
長期失業人員零時工稅免除:80億
回歸工作途徑基金:50億
4. 讓美國每一個工人和家庭收入增加:1750億
2012年雇工工資稅減半:175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