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鄭州市中醫院腎內科,河南鄭州 450007
腎性貧血是多因素引起的復合性貧血,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和缺鐵是主要原因之一,臨床應用鐵劑和促紅細胞生成素(EPO)使血液透析患者貧血治療有了根本性的改觀,筆者在此基礎上采用針對性護理,效果確切,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慢性腎功能不全(CRF)行血液透析治療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21~70歲,平均59.5歲;原發病:慢性腎炎25例,糖尿病腎病20例,高血壓腎損害13例,狼瘡腎炎1例,先天性多囊腎1例。入選標準:①持續血液透析病情穩定至少3個月,每晚睡前排便后采用中藥高位保留灌腸1次,10次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歇 3 d;②血紅蛋白范圍:60 g/L<Hb<100 g/L;③無鐵劑過敏者;④無嚴重肝病、惡性腫瘤、活動性潰瘍病、急慢性失血者。
1.2.1 治療方法
①血液透析結束時,皮下注射EPO 50~100 U/kg,每周皮下注射3次,Hb達目標值110 g/L,將EPO用量減少25%~50%;②配合降壓藥物;③禁止輸血;④同時靜脈滴注右旋糖酐鐵注射液100 mg/d,第1次用藥時將蔗糖鐵100 mg加生理鹽水100 ml于透析2 h時緩慢靜脈滴注10 ml后暫停,觀察15 min如無不良反應將余下的在1 h內滴注完,確保無不良反應后連續輸注8 d,完成總量后1周用藥1次,共8周。
1.2.2 護理方法
1.2.2.1 心理護理 應宣教力度到位,主動了解患者的思想狀況,適當向患者講解病情,介紹透析經過,解除心理負擔;提高家庭社會的支持力度,提倡整體護理,樹立患者的自身抗病信念,使其保持穩定的情緒,配合治療。
1.2.2.2 血壓監測 使用EPO后患者可出現血壓升高,多發生于體內容量負荷偏高及Hb上升較快的患者。因此,對于基礎血壓較高的患者,本藥應從小劑量開始使用,使Hb緩慢上升。每日監測血壓,根據血壓及時減量或停藥,并適當給予降壓藥物。本組有6例患者出現血壓增高,給予EPO減量及鈣通道阻滯劑后緩解。
1.2.2.3 用藥過程中的護理[1]CRF患者藥物代謝、排泄功能多有障礙,易出現不良反應或毒性反應。應熟悉藥理知識,嚴格按所用藥藥物說明進行用藥護理程序。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用藥后嚴密檢測藥物療效并做好記錄。EPO需冷藏保存且使用時現配現用,皮下注射,可減少藥量增加藥物持久性。避免同一部位長時間注射,以免影響吸收,增加疼痛,可交替注射。口服鐵劑有較大的胃腸道反應,筆者采取右旋糖酐鐵靜注,但其主要有過敏的不良反應,多因注射速度過快或濃度過高引起。應稀釋后使用且初次使用時緩慢滴注少量后觀察至少15 min,無不良反應再繼續用藥。
1.2.2.4 內瘺保護[2]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先決條件,針對內瘺血管的特點應首先力爭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透析結束正確按壓穿刺點,避免血腫,可適當熱敷。應徹底皮膚消毒,預防感染。若出現動脈瘤應及時處理。尤其使用EPO后血液黏滯,有可能導致透析器凝血和內瘺栓塞,應注意動態監測,嚴格控制血黏滯,密切觀察患者瘺管是否通暢,及時處理瘺管血栓。
1.2.2.5 灌腸的護理[3]灌腸前應使患者排便,灌腸時避免不必要的肢體暴露,以免受涼感冒且保護患者隱私。一次性導尿管用液體石蠟潤滑前端后輕輕插入,且中藥灌腸液在38~40℃,按患者耐受情況調節滴速。滴注完畢囑患者靜臥1~2 h再排便。
用藥期間監測血壓1~2次/d, 每周監測Hb、RBC、HCT、網織紅細胞等血常規項目,治療前后監測血清鐵蛋白、肝腎功能。
采用SAS 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算資料用(x±s)表示,組內治療前后改變比較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和護理后,所有患者Hb、HCT、WBC、血清鐵蛋白均較治療前升高,各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貧血改善情況比較
本組6例出現血壓增高,其他無明顯不良反應,治療后腎功能無明顯異常。
慢性腎衰竭是一個臨床綜合征,治療困難,需長期中西醫治療以延緩其進程,到后期多需定期透析,貧血是疾病過程的常見癥狀,需及時治療,且因貧血使患者精神壓力巨大,應根據患者生理心理及用藥等辨證護理[4-6]。本研究治療護理前后患者Hb、HCT、WBC、血清鐵蛋白均較治療前升高,各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因此筆者認為應用右旋糖酐鐵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效果良好,同時予以相應的護理,能降低不良反應并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李德天,李旭,王艷秋,等.靜脈用右旋糖酐氫氧化鐵注射液治療腎性貧血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8):735-746.
[2]包麗媛,王榮,仲娜,等.老年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護理28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5):11.
[3]臧玉萍,孫虹.中藥灌腸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青島醫藥衛生,2005,37(2):115-116.
[4]王莉,葉長寧.靜脈補鐵和口服補鐵對腎性貧血的治療比較[J].四川醫學,2002,23(11):1111.
[5]丁琳,孫克珍,蘇紅,等.靜脈補鐵治療腎性貧血的護理體會[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6,1(1):45-46.
[6]李振勤,高菊.對腎性貧血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補鐵療效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