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師范大學信息技術學院 張攀峰 宿 佩 吉麗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材融入信息技術也是必然的趨勢。電子教材以其強大的優勢得到了廣泛的開發和應用,其目的在于提供豐富的教與學的資源,構建一種網絡化學習環境,最大限度地實現和利用網絡的優勢。小學語文電子教材的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形式多樣,但是面對眾多資源豐富的電子教材內容,使教師和學生能在眾多電子教材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源,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必須有相應的教育理論做支持和指導,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使教與學達到最優化。
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對教學設計和教學資源的開發起到了深遠的影響。他認為:“智力是使個體能夠解決問題或產生符合特定文化背景要求的成果的一個或一組能力。”他認為人類思維和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加納德認為人的智力應該是一個量度他的解題能力的指標,他在《心智的架構》一書中將人類的智能分為八個范疇: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肢體運作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以及自然探索智能。[1]加德納教授在將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提出了“讓每個兒童在自己強項的基礎上發展”的教育理念。
本文以小學古詩詞專題學習網站為例,應用多元智能理論來指導小學語文電子教材的開發,闡述在具體學習和應用中設計一個多元的學習平臺,利用每個學生的強項智能進行高效學習,同時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標準有所改變。具體設計思想如下:
每個模塊下的學習內容基本相同但卻分別體現了不同的智能范疇,體現不同智能下的學習資源特色,進而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生自己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智能板塊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認識并加強自己的優勢智能。同時,學生也可以發現自己的弱勢智能,并通過對相應板塊學習來進行練習。教師從中也能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優勢之處,并將其優勢智能應用到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
每個學生都有潛能,只有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他們的多元智能才有可能被激發出來,獲得發展并更合理的應用到今后的學習中。多媒體技術與多元智能理論的相結合為學生發展多元智營造了智能環境。視頻、聲音、動畫、圖像、虛擬現實技術等打破了傳統教學中過多的關注語言智能和邏輯數學智能兩方面的智能而忽略其他智能的開發和利用這一局限。對今后的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指明了方向。
根據一、二、三年級與四、五、六年級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征存在差異性,設計兩個不同界面,前三個年級的學生年齡比較小,注意力不夠集中,對文字掌握有限,所以學習內容主要以生動活潑的圖片、flash動畫、音視頻等形式呈現,界面活潑簡單,旨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后三個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主選擇能力,文字掌握比較全面,所以呈現方式圖、文、聲、象并存,界面清新大方,另加了交流版塊,盡力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間,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呈現的學習模塊進行學習,選擇度更大,學生還可以在交流模塊中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探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一起尋找解決辦法,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根據網站設計的板塊內容,學生在每個相應的學習板塊下學習,進而形成了相應的形成性評價,使每個板塊有所側重評價,達到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呈現。教師可根據學生在相應板塊的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充分把握每個學生的優勢之處,對學生有更全面的了解,進而達到因材施教,改變了傳統的教學中單一的評價方式。使學生在不同的評價方式下,反思自己的智能差異,在學習中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的優勢智能來促進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圖1 專題網站開發流程圖

圖2 專題網站板塊內容設計圖
根據前期對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分析,設計調查問卷并在試點學校對各年級學生發放調查問卷,收回并整理統計數據,發現6O%的學生能主動學習古詩詞,但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古詩詞的形式還比較單一,所以利用合理的理論來指導電子教材的開發有一定的需求性和可行性。具體專題網站開發流程圖如圖1所示。
本網站采用分層教學的思想,根據學生年齡階段存在的認知差異設計兩個不同風格的界面,一、二、三年級一個界面,內容呈現方式以生動活潑為主;四、五、六年級一個界面,內容呈現方式圖文并茂,另外加了交流版塊。具體版塊內容設計如下:
(1)快樂學堂
本版塊主要圍繞言語智能的特點設計內容。以Iebook電子書的形式系統呈現每首古詩詞內容包括作者簡介、古詩背景、詞句解讀、古詩朗誦、課外拓展、課后思考等內容。用Iebook軟件制作并呈現學習內容,其中的詞句解讀、古詩朗誦等內容能有效的鍛煉并檢驗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2)詩詞影院
本版塊主要圍繞視覺空間智能的特點設計內容。以視頻畫面加詩朗誦的形式呈現每首古詩詞內容,旨在營造古詩意境,使學生在詩境中能更加深刻的理解當時作者的寫作意圖,深刻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和思想真正做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效果。能很好的鍛煉和檢驗學生對色彩、形式、空間等方面的感悟能力。
(3)音樂天地
本版塊主要圍繞音樂智能的特點來設計內容。以音頻形式將每首古詩詞改編成歌曲并配有樂譜呈現詩詞內容,學生可以把每首詩唱在口頭,加深記憶,感受古詩意境,還可以按照樂譜來演奏詩歌。能很好的感知音調、旋律、節奏和音色,對在音樂方面強的學生能在發展其特長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4)書畫展館
本版塊主要圍繞肢體運作智能的特點來設計內容。以書法繪畫的形式學習古詩詞,學生通過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將古詩詞以書寫、繪畫的形式默寫描繪出來,并將每個學生的作品展現出來,同學之間可以相互欣賞和點評,吸取其優勢之處并提出改進的建議,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在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同時又鍛煉了學生肢體協調能力。
(5)智慧樂園
本版塊主要圍繞自然探索和內省智能的特點來設計內容。以各種詩詞游戲的形式來加深理解古詩詞并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反省自己在學習中的收獲和心得體會。游戲形式有文字類、歌曲音頻類、視頻類、繪畫類等。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在不同形式游戲中的表現發現每個學生的智能強項,為今后的因材施教做鋪墊。
(6)暢所欲言
在較高年級中另加了“暢所欲言”交流版塊,主要圍繞人際智能的特點設計。在交流版塊中學生可以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發表留言,其他學生或老師可以進行解答。還可以把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學習方法寫在留言板上,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借鑒學習,共同進步。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在共同學習進步的同時還增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友誼,團結合作意識。如圖2所示。
電子教材以其巨大的優勢飛速發展,但是在發揮信息技術強大功能的同時,我們也不能脫離教育理論和理念的指導,電子教材的開發要樹立精品意識,要對開發的電子教材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使教學內容有鮮明的目的性和系統性,依據教學任務合理選用電子教材中的教學資源,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開展的多元學習環境。
本文的創新之處在于:(1)利用IEbook電子雜志制作軟件具有的優勢創作教學、學習電子教材,與多元智能理論相結合充分發現并發展學生智能強項,為今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指明了方向;(2)基于多元智能理論將相同的學習內容以不同的各具特色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充分營造一個學生可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多元環境,提到學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索能力。
[1]霍華德·加德納著.沈致隆譯.多元智能[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2]霍華德·加德納著.沈致隆譯.多元智能新視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2.
[3]卡羅琳·查普曼著.郅庭瑾譯.在課堂上開發多元智能[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9.
[4]科恩哈伯,菲埃羅斯,維尼曼著.閻力等譯.學校中的多元智能[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2.
[5]段三立.多元智能理論走進信息技術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1).
[6][美]Marcy Hamby Towns.An Action Research Project:Student Perspectives on Small-Group learning in Chemistry[M].J.Chen.Educ,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