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娟 余雅琪
南昌市第一醫院,江西南昌 330008
顱腦外傷是一種常見的外傷,主要見于交通事故、工傷等。由于顱腦外傷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損害,嚴重時可出現生命垂危。中、重型顱腦外傷致殘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2007年3月~2009年3月筆者所在醫院應用高壓氧治療108例顱腦外傷患者,現報道如下。
有明確頭顱外傷史、經體格及頭顱CT檢查確診顱腦損傷的患者108例,男77例,女31例,平均(25±15)歲。病因:交通事故71例,墜落傷22例,重物擊傷13例,刀傷2例。其中顱內血腫62例,腦挫裂傷41例,腦干損傷5例。顱腦外傷嚴重程度按格拉斯哥昏迷分級評分法(GCS)評定,根據患者對刺激睜眼(E)、語言反應(V)和運動反應(M)的程度進行綜合評分[1]。108例顱腦外傷中輕型11例;中型37例;重型60例,隨機將他們分成A、B兩組:手術及藥物治療7~30 d 85例為A組,30 d以上23例為B組。A組男59例,女26例,平均年齡(16±10)歲。B組男18例,女5例,平均年齡(35±5)歲。兩組均采用山東宏運氧業集團生產的GY26型兩艙四門空氣加壓氧艙治療,治療方法均相同,均完成同樣的療程。
1.2.1 手術及藥物治療 手術清除顱內血腫、插管等。藥物治療包括抗腦水腫治療、止血藥、抗生素、激素、抗癲癇藥及活化腦細胞功能劑的應用。
1.2.2 高壓氧治療 12例患者空氣加壓艙治療。治療壓力為0.12 MPa,加壓20 min,穩壓吸氧60 min,中間休息 10 min,勻速減壓20 min出艙,1次/d,10 d為1個療程。連續完成3個療程后囑患者休息1周再行治療。
根據臨床疾病診斷治愈好轉標準對108例患者治療后進行療效判定:治愈(有效):自覺癥狀消失,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正常,生活自理,恢復工作或勞動;好轉(顯效):自覺癥狀好轉、偏癱、失語基本消失,肌力恢復至Ⅱ級或較治療前提高Ⅰ級,生活自理或半自理。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改善。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4.0進行處理,對數據予以分析、處理,兩組數據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高壓氧對108例顱腦外傷介入治療3個療程后進行療效比較,其結果見表1。

表1 108例顱腦外傷患者高壓氧不同介入時間的療效比較[n(%)]
大腦是人體器官中對缺氧最敏感的,因為其新陳代謝最為旺盛,相應耗氧量也最高,顱腦外傷損傷腦組織導致缺氧,細胞功能隨著能量產生不足而發生變化,細胞內有大量鈉離子進入,造成細胞內水腫,形成腦水腫;隨著顱腦外傷導致的腦水腫,也會出現腦腫脹和顱內水腫,血管收縮、舒張功能在顱內壓隨著增高后無法正常調節,腦血流減慢,腦組織在缺血的情況下代謝會進一步紊亂,出現微循環障礙等現象。大量的二氧化碳潴留、乳酸堆積、pH降低,血腦屏障的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形成腦水腫-缺氧-腦水腫的惡性循環[3]。
顱腦損傷早期高壓氧治療能迅速改善腦缺氧狀況,改善腦缺氧所致的腦功能障礙,促進腦功能恢復[4-5]。高壓氧下腦血管收縮,腦血流量減少,腦水腫減輕,顱內壓降低,維持血腦屏障的完整性;高壓氧下氧含量增加,氧分壓增加,氧的彌散距離擴大,腦的氧合作用增加;高壓氧下可促進毛細血管再生和加快側支循環的形成,促進腦組織的修復;高壓氧下可提高腦干網狀上行激活系統的興奮性,促進覺醒;高壓氧下可增加吞噬細胞消化壞死細胞和組織的能力,加速病灶清除和血腫吸收;高壓氧下可使受損傷的神經元恢復,避免受損神經元壞死,減少壞死灶[6]。
從108例顱腦外傷患者經高壓氧綜合治療后看出,顱腦外傷7~30 d高壓氧介入治療總有效率95.8%,31 d以上總有效率78.3%,兩組總有效率有顯著性差異,說明顱腦外傷在病情允許的前提下(生命體征基本平穩),高壓氧的早期介入治療療效高。
[1] 周良輔.神經外科[M].第2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65-68.
[2] 南登崑.康復醫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8.
[3] 王忠誠.神經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98-105.
[4] 俞寧.高壓氧配合肢體按摩對創傷性顱腦損傷后肢體功能恢復的療效分析[J].廣西醫學,2009,31(5):656-657.
[5] 樊金蓮.時間選擇對高壓氧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影響(附90例報告)[J].廣西醫學,2008,30(5):33-34.
[6] 楊益.高壓氧治療基礎與臨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6: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