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漢擁 陳雪華
廣東省普寧市人民醫院傳染科,廣東普寧 515300
新生兒破傷風是出生過程中由破傷風桿菌感染后引起的橫紋肌痙攣性疾病。雖然科學接生法現在較為普及,城市發病率大大下降,但邊遠地區的農村仍時有發生。筆者所在科室近年來應用安定聯合東莨菪堿持續治療新生兒破傷風及成人破傷風,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筆者所在醫院1998年7月~2006年4月份收治成人破傷風及新生兒破傷風患者55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23人,對照組22人,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如控制驚厥、抗感染、應用破傷風抗毒素、吸氧、靜脈營養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及相應對癥治療等。在此治療基礎上,給予安定注射劑(安陽九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H41021283)6 mg/(kg·d),按 5μg/(kg·min)微泵持續靜脈滴注,觀察15~30 min后如有發作,增加5μg/(kg·min),最大不超過 50μg/(kg·min)。觀察組患者聯合應用東莨菪堿(煙臺魯銀藥業有限公司,H37022621)0.05~0.12 mg/kg。護理包括保持室內安靜,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期清潔口腔和皮膚。主要監護及監測呼吸、脈搏、血壓、每日驚厥及呼吸暫停次數、痙攣性窒息次數、心肺復蘇次數、血膽紅素、血氧飽和度、血糖、血電解質等。兩組患者治療至抽搐緩解,輕刺激有抽搐,呼吸平穩、輕度肌張力增高,并逐漸減量停藥。
主要監護及監測包括呼吸、脈搏、血壓、每日驚厥及呼吸暫停次數、痙攣性窒息次數、心肺復蘇次數、血膽紅素、血氧飽和度、血糖、血電解質等。觀察指標:呼吸暫停及痙攣性窒息次數,抽搐好轉天數(抽搐次數較入院時減少一半所需時間),抽搐停止天數,張口吸吮天數,平均住院天數。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由SPSS13.0軟件統計包進行統計學處理,兩組計數資料或療效比較采用x2檢驗,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監護及檢測指標(呼吸、脈搏等)均好于對照組,體現在臨床上如呼吸暫停及痙攣性窒息次數,抽搐好轉天數(抽搐次數較入院時減少一半所需時間),抽搐停止天數,張口吸吮天數,平均住院天數等均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比較(±s)
臨床癥狀 觀察組 對照組 P呼吸暫停(次) 1.4±0.6 2.7±0.6 <0.05痙攣性窒息(次) 1.2±0.5 2.9±1.0 <0.01抽搐好轉(d) 1.1±0.9 5.9±1.2 <0.01抽搐停止(d) 11.7±1.5 14.3±1.9 <0.05張口吸允(d) 13.3±2.6 17.2±2.3 <0.05平均住院(d) 19.6±1.7 25.2±1.3 <0.05
治療1周內,觀察組有3例,對照組有4例患者因家庭原因放棄治療,不列入統計范圍。觀察組治愈19例,死亡1例,對照組治愈14例,死亡4例,經比較,觀察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安定具有中樞性肌肉松弛作用,可抑制脊髓的多種神經反射,臨床應用能較好地解除肌肉緊張及痙攣,由于用藥安全范圍廣,對呼吸循環干擾較小,毒副作用低,是當前治療破傷風的首選藥物[1]。用藥以達到患者淺睡,咳嗽吞咽反射存在,抽搐明顯減少,無明顯發紺,僅在注射、穿刺或吸痰時出現短暫肌強硬為標準。由于安定藥理的半衰期短,須反復使用,因此體內血藥濃度波動較大,不能很好地控制抽搐的發生。本研究采用安定持續靜脈泵治療,將每名患者的安定劑量平均分為3組,調整好輸液泵的速度,給予24 h勻速泵入。給藥前必須檢查抽搐及肌張力情況,隨時觀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肌張力和抽搐的時間、次數,以保證臨床用藥安全[2]。本研究中,大部分對照組或觀察組患者的癥狀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這與安定的劑量使用及持續微量泵入有關。張素芬等[3]報道,在用藥安全范圍內,安定的劑量與改善新生兒破傷風的癥狀呈正相關,這一觀點與筆者的觀察相符。
觀察組患者在安定持續治療的基礎上配合東莨菪堿輔佐治療,該藥為M受體阻斷劑,能改善微循環,糾正組織缺氧及能量代謝障礙,能夠興奮呼吸中樞,具鎮靜等作用。東莨菪堿臨床應用能抑制腺體分泌,減少反復抽搐所致的呼吸道分泌物,有利于呼吸道通暢,并可緩解毛細血管后括約肌痙攣,防治DIC的發生,還可拮抗大劑量安定可能對呼吸中樞的抑制作用[4]。因此,其臨床使用對呼吸衰竭、腦水腫、心動過緩、四肢冰涼、肺部啰音及青紫的患者起到積極作用,使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好于對照組,且治愈率更高。
綜上所述,在治療新生兒破傷風及成人破傷風時,除積極抗感染、中和毒素,加強護理及對癥治療,保證營養供給及補充電解質,選用大劑量安定聯合東莨菪堿持續治療,減少了各種并發癥及癥狀,臨床治療效果更為明顯,值得推廣使用。
[1] 吳仕孝.153例新生兒破傷風臨床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04,22(4):250.
[2] 陽利龍,銀雪花,祝文兵,等.大劑量地西泮治療新生兒破傷風血藥濃度監測分析 [J].兒科藥學雜志,2008,14(5):19-21.
[3] 張素芬,唐利民.地西泮治療新生兒破傷風給藥途徑及給藥劑量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21):2627-2628.
[4] 陳自立,李鳳英.新生兒臨床用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