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鎮和 陳炬瑩 陳曉耕
福建省立醫院腫瘤外科,福建福州 350001
乳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已居于女性腫瘤發病的第2位[1]。保乳手術由于其良好的保護了形體完整性,已成為歐美國家乳腺癌患者的首選術式[2]。我國老年乳腺癌的比例正逐年增長,而施行保乳手術率卻偏低。筆者總結157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病歷資料,并進行比較和分析,以探討老年患者應用保乳手術聯合化療對乳腺癌的療效以及臨床應用價值。
2008年3月~2011年5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大于60歲的Ⅰ~Ⅱ期老年乳腺癌患者157例。其中38例符合保乳手術適應證,行保乳手術聯合化療。119例進行傳統手術治療。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157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保乳術與傳統手術臨床資料
保乳組患者術前均采用CAF方案治療2個周期,術后10 d起以相同方案進行4個周期的化療。化療結束后2周行放射治療,總劑量為50~60 Gy。患者中ER、PR陽性者化療結束后,口服三苯氧胺進行內分泌治療。
對157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完成放化療后每3個月隨訪1次。
本研究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及組間數據比較用t檢驗。
按照JCRT的標準[3]評價,保乳組中38例患者美容效果優良率為97.4%;傳統手術組的119例患者美容效果評價均為差。
表2 老年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情況比較(± s)

表2 老年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情況比較(± s)
注:與傳統手術組比較,*P<0.05
組別 術中出血量(mL)引流管拔除時間(d) 總引流量(mL)保乳手術組 173.4±62.3* 5.1±1.3* 241.9±60.8*傳統手術組 331.7±21.8 9.0±1.8 342.7±70.6
使用美國Hopecity醫學研究中心指定的乳腺癌患者生存質量評定量表,從軀體、心理、社會、精神4個因子打分進行評價,保乳組患者在4個項目以及總體健康狀況評分均優于傳統手術組患者,二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157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完成放化療后每3個月隨訪1次,研究發現,接受保乳手術聯合化療方案的患者,其局部復發率、遠處轉移和生存率方面存在的差異與接受傳統手術的患者之間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乳腺癌患者在不斷增加。循證醫學和乳腺癌協作組的研究報告指出,保乳術聯合化療和傳統手術治療具有幾乎一致的無病生存率和總生存率[4-5]。保乳術已逐漸被患者接受并成為早期乳腺癌患者首選的手術方式。
老年乳腺癌患者有著新陳代謝低、術后恢復慢、局部復發率低且常合并基礎疾病等獨特的生理特點,因此選擇創傷較小的保乳手術更為合適。本研究顯示,保乳手術術中出血量少,引流管拔除時間短,總引流量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保乳手術組與傳統手術組在局部復發率,遠處轉移率和生存率的比較并無統計學意義,而保乳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則遠優于傳統手術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乳腺癌患者對于美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乳腺癌保乳手術的美容效果非常顯著。本研究中,保乳術后患者JCRT評價標準優良率為97.4%,而傳統手術則均為差。
總之,本研究顯示,施行保乳手術聯合化療,具有對老年人機體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且術后有利于老年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并且滿足患者對于美觀的要求,且并不降低生存率。筆者提倡保乳手術聯合術后輔助治療的模式在早期老年乳腺癌患者進行推廣。
[1] 吳詳得,董守義.乳腺疾病診治[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76.
[2] 龐達.乳腺癌保乳治療的現狀和展望[J].中國癌癥雜志,2005,15(5):413-416.
[3] 王圓.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61例臨床分析[J]. 當代醫學,2010,16(25):58-59.
[4] Bliehert TM,Nielsen M,During M,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vs masteelomy for early stage invasive breast cancer:20-ear follow up of the Danish randomized DBCG-82TM protocol[J]. Acta Oneologiea,2008,47(4):672-681.
[5] 張保寧,邵志敏,喬新民,等.中國乳腺癌保乳治療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J].中華腫瘤學雜志,2005,27(11):680-684.
[6] 黃超有,陳建強,聶向陽,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的療效分析[J]. 廣西醫學,2009,31(6):818-820.
[7] 單孝軍,劉鵬宇.新輔助化療聯合保乳手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1,8(7):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