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志泓
廣西壯族自治區天等縣人民醫院傳染科,廣西天等532800
獲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48 h之后在醫院發生的由細菌、真菌或者病毒引起的肺實質炎癥反應,是導致患者病程延長、院內感染死亡增高的主要原因[1-2]。本研究通過對筆者所在醫院機械通氣后獲得性肺炎患者臨床治療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機械通氣后獲得性肺炎患者80例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齡34~76歲,平均(48.9±10.6)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等不適癥狀。咯血者39例,發熱者75例。所有患者均為外科手術后患者,機械通氣時間為48 h~180 d。氣管切開術45例,經鼻氣管插管術20例,經口氣管插管者15例。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纖維支氣管鏡灌注療法組)50例和對照組(常規治療組)3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臨床癥狀、手術方式等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主要以全身抗生素和對癥、支持治療為主。觀察組采用纖維支氣管鏡灌注療法,患者通過鼻導管高濃度吸氧,機械通氣吸純氧。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對病變部位進行確定,吸凈痰液,保留痰液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向病變部位的支氣管注射1%利多卡因2 mL,從而減少對支氣管和肺組織的刺激,將纖維支氣管鏡末端楔入病變所在支氣管開口處進行灌洗,分別注入0.25%阿米卡星50 mL,如果有厭氧感染的患者聯合用0.5%甲硝唑30 mL,用50 mmHg負壓吸引到灌流瓶,前后反復進行4次。灌洗潔凈后根據痰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的抗生素,向操作孔內注入鹽酸氨溴索5 mg和10 mL生理鹽水。退出纖維支氣管鏡后,患者患側臥位,應用抗生素全身治療。
痊愈:患者臨床癥狀緩解,體征消失,血常規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數均恢復正常,患者胸部X線片病灶完全吸收;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接近正常范圍,胸部X線片炎性病灶大部分吸收;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減輕,胸部X線片炎性病灶局部吸收;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數稍低于正常,胸部X線片炎性病灶無吸收,甚至擴大。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n(%)]
采用SPSS12.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比較詳見表1。
機械通氣后獲得性肺炎主要由某些致病力較強的細菌、耐藥菌引起感染,臨床治療效果欠佳[3-4]。機械通氣引起的肺損傷主要包括肺組織機械性損傷和生物性損傷[5]。纖維氣管鏡灌注療法不僅可以直視病變部位,準確的對管腔阻塞的膿性分泌物進行吸出,對支氣管肺泡進行徹底的沖洗治療,從而改善氣道通氣,糾正機體的缺氧狀態。同時通過對局部黏膜刺激,提高患者咳嗽反射能力,利于痰液的排出。根據痰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應用敏感抗生素,提高抗生素的臨床療效,減少濫用抗生素引起的毒副作用和耐藥性。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纖維支氣管鏡灌注療法在治療機械通氣后獲得性肺炎中的臨床療效顯著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1] 葉俊,修清玉.機械通氣相關肺炎發病機理及預防研究進展[J].中華醫學雜志,2006,86(41):2950-2952.
[2] 張耀亭,殷建團,楊松,等.經纖維支氣管鏡導管介入治療社區獲得性重癥肺炎 [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12):1725-1727.
[3] 李俊華,龍發,戚碌瑩.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機械通氣后獲得性肺炎[J].實用醫學雜志,2009,25(11):1815-1817.
[4] 王英禹,張瑞,程慶書,等.纖維支氣管鏡灌注吸痰預防吸煙者肺切除術后肺部感染的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07,23(2):198-199.
[5] 趙勇,王先梅.纖支鏡在老年急性機械通氣后獲得性肺炎并肺不張的治療體會 [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9):110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