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鐘 孫鳳英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遠程會診中心,黑龍江佳木斯 321000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的目標是盡快恢復心肌組織細胞的血液灌注,避免其功能和成活性的進一步受損。尿激酶(UK)是一種類似胰蛋白酶的絲氨酸蛋白水解酶,能直接裂解纖溶酶原生成纖溶酶,從而產生纖溶作用,溶解血栓[1]。
入選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筆者所在醫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病例,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的診斷標準[2]。男36例,女28例,年齡55~72歲;梗死部位:下壁26例,前間壁19例,前側壁10例,廣泛前壁9例。
根據護理干預否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2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史、病程及梗死部位等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
所有患者入院后給予心電監護,積極完善各種檢查,根據病情使用鎮痛劑、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進行對癥處理。UK 100~150萬U+5%葡萄糖50~150 mL 30 min內靜脈滴完,溶栓12 h后根據情況給予低分子肝素鈣0.4 mL,皮下注射,連用5~7 d。
1.3.1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的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溶栓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及尿激酶的藥理作用、注射部位的操作方法,使患者及家屬積極配合治療。
1.3.2 溶栓前的護理 詳細詢問患者有無腦血管病史、近期大手術或外傷史、消化性潰瘍、活動性出血等禁忌證。溶栓前抽血查血常規、血小板計數及出凝血時間,迅速、準確配制及輸注溶栓藥物。
1.3.3 溶栓時的護理 建立2條靜脈輸液通道,用藥過程中注意觀察穿刺部位、皮膚黏膜有無出血、消化道及泌尿道有無出血,同時還應注意患者的意識狀態、瞳孔大小、對光反射及有無嘔吐,以及時發現顱內出血。
1.3.4 溶栓后的觀察與護理 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減輕心臟負擔。給予低鹽、低脂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根據醫囑及指導患者爭取排便,保持大便通暢,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兩組的冠狀動脈再通情況、術后隨訪1、6個月的心功能,包括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指數(LVEDVI)、左心室收縮末期容積指數(LVESVI)、射血分數(LVEF)、短軸縮短率(LVFS),以及再次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及死亡發生率。
應用SPSS11.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
護理干預組的冠脈再通率明顯高于對照組(x2=6.325,P<0.05),且不同隨訪時間發生再次梗死的幾率及 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的心功能隨著隨訪時間不同也有明顯改善,且護理干預組改善更明顯(P<0.05)。見表2。
靜脈溶栓是AMI超早期非常有效的治療手段 ,可縮小梗死面積,顯著減少、減輕并發癥和改善預后,預防左室擴大和重構,降低病死率和并發癥發生率,改善近期和遠期預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3]。
尿激酶為一種纖維蛋白水解酶,它能激活纖維蛋白溶酶原轉變為纖維蛋白溶解酶,后者能溶解纖維蛋白,使栓塞的血管再通,對新形成的血栓溶解效果更佳,且體外試驗還表明它可以減少或防止血栓形成,具有抗血栓及溶血栓的作用[4]。
采用尿激酶進行溶栓期間的護理直接關系到溶栓成功與否,因此應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予以患者低鹽、低脂飲食,吸氧,止痛,心理支持等對癥支持處理,以維持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提高閉塞的冠狀動脈再通率和患者存活率。本研究顯示,干預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同時實施一系列溶栓前準備、心理護理、溶栓期間的護理以及溶栓后的觀察與護理后,冠脈再通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不同隨訪時間發生再次梗死的幾率及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的心功能隨著隨訪時間不同也有明顯改善,且護理干預組改善的更明顯。
表1 兩組溶栓后的療效及隨訪情況
表2 兩組不同隨訪時間的心功能比較(± s)
表2 兩組不同隨訪時間的心功能比較(± s)
注:與隨訪1個月時比較,t值分別為 2.412、2.136、2.532、2.643、2.123、2.273, *P<0.05;隨訪6個月后與對照組比較,t值分別為2.146、2.310、2.345、2.524,#P < 0.05
指標護理干預組對照組隨訪1個月 隨訪6個月 隨訪1個月 隨訪6個月LVEF(%) 46.3±14.6 57.4±16.5*# 39.02±9.7 47.6±10.5*LVFS(%) 36.3±11.2 19.7±10.2*# 30.3±7.3 24.96±9.4*LVEDVI(mL/m) 68.2±10.7 60.6±13.4*# 69.7±11.5 65.2±11.0*LVESVI(mL/m) 38.2±12.3 32.6±10.3*# 38.8±13.1 35.5±13.4*
綜上所述,采用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 性心肌梗死的同時實施一系列的溶栓前準備、心理護理、溶栓期間的護理以及溶栓后的觀察與護理,可以提高冠脈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及再次發生梗死的幾率,明顯改善心功能。
[1]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2):710.
[2]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治療參考方案[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6,24 (5):328.
[3] 趙慧杰,曹惠芳,郝彬. 靜脈溶栓與傳統方法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比較[J]. 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6,12 (17): 2282.
[4] 陸曼.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36例療效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15(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