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書店和文學
抵達阿姆斯特丹,住在運河邊,辦好入住后迫不及待出門逛逛,步行沒多遠就發現了一家書店。這家書店名叫 selexyz &scheltema。據荷蘭朋友說,這是荷蘭最大的書店集團,旗下有很多書店,名字各有不同,荷蘭南部馬斯特里赫特的“天堂書店”,也是它旗下的店。

selexyz & scheltema書店
在萊頓,和萊頓大學中文系的柯雷教授、高柏教授、哥舒璽斯老師和雍莉老師等晚餐后,傍著夜色我們準備回阿姆斯特丹。去火車站路上,看見一家叫ATLEEST的書店,已經打烊,但柔和的書店燈光再次讓我感到溫暖而賴著不想走。

ATLEEST書店
JOOT BOOKS店內,書籍擺放得非常有規律,分類也非常講究和清晰,從樓梯下去,地下還有一層滿滿的書。坐擁這樣的書城,簡直是一種幸福指數很高的生活。

JOOT BOOKS書店

AKO書店
火車站有一家 AKO書店。這個書店品牌在荷蘭非常著名,開在各類車站、機場或商業區,屬于偏通俗化的書店連鎖。在我們離開荷蘭時,也是 AKO書店在機場和我們告別。荷蘭還有一個很著名的 AKO 文學獎,就是由這家機構贊助主辦的。
說實話,去荷蘭之前,我對這個國家的文學一點都不了解,看過荷蘭人寫的書只有高羅佩的《中國古代房內考》和安妮的《安妮日記》。 所以,當我看到這么壯觀的荷蘭文學作品,我真感覺應該好好補課。在這片書海中,翻譯成中文的作品實際上占很小的比重,大概也就幾十種。
今年9月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有22位荷蘭作家、詩人、童書插畫家來到北京,和國內的作家進行了不同層面的文學交流,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有中文版作品。這里就介紹其中的幾位和部分作品。
安娜?恩奎斯特(Anna Enquist),原名為Christa Widlund-Broer,1945年出生于荷蘭阿姆斯特丹。曾經在海牙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同時在萊頓學習心理學。1987年,她成為一名心理分析師,并中止了其音樂生涯。代表作有小說《杰作》(Het meesterstuk,1994)、《秘密》(Het geheim,1997)、《運冰塊的人》(De ijsdragers)、《歸鄉》(De thuiskomst)等?!督茏鳌返闹凶g本由上海文藝出版社于2009年9月出版。
瑪格麗特?德默爾(Margriet de Moor),1941年出生于荷蘭諾德維克小鎮,鋼琴家,作家。她以美學類故事著稱,作品中通常包含兩層意思,常以開放式的結局作為結尾。代表作有《從后面 看 》(Op de rug gezien, 1988)、《 雙 人像》(Dubbelportret,1989)、《行家》(De virtuoos,1993)、《埃及的公爵》(Hertog van Egypte,1996),《克萊采奏鳴曲》(Kreutzersonate,2001)、《滅頂》(De verdronkene, 2005)、《變戲法的人》(De kegelwerper,2006)?!稖珥敗返闹凶g本由上海文藝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
赫爾曼? 郭可(Herman Koch),1953年出生于荷蘭阿納姆,演員,作家。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些思想怪誕不合群的人物,他們在生活中不斷地掙扎。代表作有《拯救我們,瑪利亞? 蒙特內麗》(Red ons, Maria Montanelli)、《 最 后 的 戰 爭 》(Eindelijk oorlog,1998)、《和艾瑪共進餐》(Eten met Emme,2000)、《奧德賽之星》(Odessa Star,2003)、《晚餐》(Het diner)等。中文版的《晚餐》即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滅頂》中文版封面
菲克 ? 梅爾(Fik Meijer),生于 1942年,荷蘭歷史學家、作家、翻譯家。1992年成為阿姆斯特丹大學古代航海史的特別高級教師。1999年成為歷史系高級教師。代表作有《古羅馬帝王之死》(Keizers sterven niet in bed,2001)、《角斗士:歷史上最致命的游戲》(Gladiatoren, 2003)等。中文版的《古羅馬帝王之死》由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于2009年6月出版。
杜 威 ? 德 拉 埃 斯 馬(Douwe Draaisma),1953年出生于荷蘭帶維達,作家,心理學家,是荷蘭格羅寧根皇家大學歷史心理學專業的特別高等教師。主要致力于非虛構寫作。代表作有《為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過得越來越快:記憶如何塑造我們的過去》、《記憶的隱喻:心靈的歷史觀》、《思鄉工廠》(De heimweefabriek)等。中文版《記憶的隱喻:心靈的歷史觀》由花城出版社于2009年9月出版。
西伯?波斯圖馬 (Sieb Posthuma) ,在轉向繪制圖畫書之前,曾為報刊雜志和圖書封面繪圖多年。后來開始自己著書,描寫自己的獵狐犬林杰,第一本相關作品于 2001年出版。2007年,他的《菲歐朵有七姊妹》為他贏得了銀畫筆獎,2009年他的寓言故事集《酸橙樹上坐著一只大肥公雞》榮獲金畫筆獎。同年,波斯圖馬為公主勞倫婷?范?奧蘭治的作品《芬尼先生和顛倒的世界》(Mr. Finney en de wereldop z’n kop)描畫了插圖?!斗夷嵯壬皖嵉沟氖澜纭返闹凶g本將由21世紀出版社出版。
《市民與妓女 》,( 荷 ) 洛蒂?范?德?珀爾著,李士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10月版,20.00元
采用文化人類學和法國年鑒派微觀史學的方法,從下層社會的視角講述了荷蘭十七八世紀發生在黝黑小巷里收入微薄的性愛交易。阿姆斯特丹作為“娼都”,有大量海員出沒,帶來了娼妓業的繁盛和罪惡,從中世紀以來,至17世紀后成為一門職業,為洗衣婦、傭人、酒店老板、門房,以及音樂家提供就業機會。
《深藍》,(荷)漢克?凡?伍登著,孫書柱、劉英蘭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8月版,21.00元
故事發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地中海東西部交界處,跨越了半個世紀的人世滄桑。主人公約阿吉姆在一個偏僻的小港口長大,與繼母美麗的女兒埃瑟爾相愛。埃瑟爾受到當地人的羞辱,兩人被迫分離。埃瑟爾被帶往海外,流落到德國一個荒涼的城郊,在陌生人中被遺忘。
——摘自新浪網友“綠茶”的博客
(本文編輯 謝寧)

《市民與妓女》中文版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