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廣
為日本文化愛好者薦書
○崔世廣

教授開的書單
崔世廣:1988年畢業于南開大學研究生院,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工作,現為該所研究員、社會文化室副主任。
編者按:日本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別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本尼迪克特將日本文化歸納為“菊花與刀”。菊花代表著日本的櫻花、和服、俳句;刀代表著日本的武士、清酒、神道教。美國哲學家穆爾認為,日本文化是“所有偉大的傳統中最神秘的,最離奇的”。如何走進這個西方人眼中“最神秘、最離奇”的日本文化世界?崔世廣研究員所推薦的書將為讀者做向導。
《菊花與刀》,(美)本尼迪克特著,孫志民、馬小鶴、朱理勝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該書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分析日本文化的各種模式,得出了日本的社會組織原理是不同于歐美“個人主義”的“集團主義”,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歐美“罪感文化”的“恥感文化”的結論。是一部公認的研究日本民族性的經典著作。
《風土》,(日)和辻哲郎著,陳力衛譯,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作者把風土分為季風、沙漠、牧場三種類型,從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上探討人類存在的不同形態,提示了從風土來認識和理解日本文化與國民性的獨特視角。
《縱向社會的人際關系》,(日)中根千枝著,陳成譯,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作者運用社會人類學的方法,通過與印度社會的比較,發現了日本社會結構的“獨特性”,揭示了日本社會的組織原理及其基本要素:對場的強調、集團的全面參與和縱向的人際關系。該書為人們認識、理解日本社會提供了一把鑰匙。
《日本人的心理結構》,(日)土居健郎著,閻小妹譯,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該書從精神分析的角度,探索構成日本社會結構、人際關系的核心——依賴心理。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分析日本人的為人處世和人際關系,總結出依賴心理的邏輯和特征,認為依賴心理存在于日本人的心性之中,構成了日本文化的基調。
《日本文化與日本人性格的形成》,(日)源了圓著,郭連友、漆紅譯,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該書從廣義文化學的理論出發,對影響日本人性格形成和發展的諸因素,如風土、社會、宗教、文化等進行考察和研究,有力地闡明了日本文化的模式和結構。并從自我修煉與兒童成長的角度,深入探討了日本文化與日本人性格形成之間的關系。
《日本的思想》,(日)丸山真男著,區建英、劉岳兵譯,三聯書店2009年版
該書對日本近代思想史上的各種重大問題,如天皇制、思想的雜居性、傳統與現代化等進行了深入剖析,概括出了日本思想的一些結構性特征,對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日本文化中的時間與空間》,(日)加藤周一著,彭曦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憑借豐厚的學識和廣博的閱歷,從古代神話、信仰體系中探求日本文化中的時空觀的原型,并透過這些原型在藝術與文學作品中的具體表現,論述了傳統時空觀對日本人的行為方式所產生的影響。
《何為日本人》,(日)山本七平著,崔世廣、王煒、唐永亮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版
此書運用獨特的理論和視角,將日本歷史劃分為“骨的時代”、“職的時代”和“名的時代”三個時期,深入考察了日本人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的特點,揭示了日本成功進行明治維新和迅速實現現代化的內在原因。
《日本文化——歷史的展開與特征》,石田一良著,許極燉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該書熔歷史、思想、文化于一爐,首先按歷史發展順序系統梳理日本文化的發展軌跡,然后再橫向論述日本文化史與日本文化的特征,對深入理解日本文化的特性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富有啟發意義。
《日本史》,吳廷璆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該書是我國著名亞洲史、日本史專家吳廷璆教授受中央教育部委托主編的高等學校教材用書。該書分為古代、近代和戰后三卷,闡述了日本兩千多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的發展歷程,是學習日本文化的必備參考書。
(本文編輯 邢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