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駿
目前在中國,估計很少有人反對“企業文化也是生產力”這個觀點,有些企業還率先設立了“企業首席文化官”的職位,其主要職能是統籌全局制定企業文化建設的規劃,幫助員工樹立起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念,架構最有效率的企業文化。
中研華創培訓公司在多年探索企業文化培訓的過程中,特別是將歐洲教練技術導入企業文化建設的嘗試中發現,要有效解決長期困擾企業文化建設“兩張皮”和難以落地的問題、更充分地發揮企業文化的功能,企業文化建設還要由CCO(Chief Cultural Officer首席文化官)向更高層面的OCC(Open—Coach—Consequence 打開內心—成為教練—生根結果)發展,即,第一步通過體驗式課程打開員工的內心,重塑員工心智模式,突破限制性思維和思維盲點,以便讓員工才愿意并且能夠接受到更多的信息。因為成人學習的特點是,只看自己想看到的東西,只聽自己想聽到的聲音,無形中屏蔽了很多信息,因此改變起來就比較困難。第二步,企業中高級管理者要從領導成長為教練,通過溝通優化和個人優化等個人和企業教練技術的學習,成為下屬的教練,從而能夠有效激發員工的潛能,建立一個具有自我驅動力的團隊。第三步,將企業文化從競爭型轉化為教練型,在企業中營造積極正向的文化氛圍,同時借助教練工具推動企業文化更加入腦、入心,形成全員的自覺行為模式,并培育出與人本管理相適應、更有創新、可持續性發展的“道”——生成性企業文化,開發企業迅速將目標轉化為成果的潛能。
《自我資源管理與素質提升》
和《企業管理教練》
中研華創培訓公司目前已研發出適合企業和個人成長、和諧關系建立以及突破員工心智模式、提高自我素質的課程——《自我資源管理與素質提升》(企業版和家庭版)。這個課程提供給學員一個探索自己(包括工作、事業、家庭、人際關系、健康、財富等)的機會,透過游戲活動與導師對話,讓員工看到自己在以前的生命中以什么模式生活和工作,共同去體驗擺脫限制性信念后將給自我認知帶來的突破和頓悟。所有參加者將共同探索成功的要素,例如:負責任、信守承諾、用心聆聽、坦誠溝通、共贏信念和感恩心態等等。參加者在課程中將有所覺察,拓展自己的舒適區,進而在各個方面創造卓越的成果。已經學過該課程的學員紛紛用“震撼”來形容課程的感受,其中有一位工作20多年、閱歷頗豐的老書記,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在這個課堂上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他體驗到包裹很嚴的內心被打開后帶給自己的是“痛并快樂著”的心靈觸動。
為協助企業將核心人物培養為企業教練,從去年年初開始,中研華創培訓公司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開辦“全國企業管理教練實戰培訓班”,至今已成功舉辦六期,第七期定于7月13 日至7月16日在長春舉辦。同時,7月份和10月份還將繼續開設由歐洲教練技術學院院長沃爾夫岡?施密茨博士主講的企業教練高端課程。
根據心理學理論,一項新技術、新知識演練三遍之后就能掌握,但這三遍的學習和練習不能做同樣的事情,要從運用同一技術的三種不同的感知角度來做:第一種是學習實踐的角度,模仿教練技術進行演練;第二種是感知體驗的角度,通過感知結果和效果來學習;第三種是觀察者的角度,宏觀整體地把握整個工具運用的過程,扮演使用工具者的老師的角色。也就是說,學習掌握一項技術必須從客戶、教練和觀察者三個角度來演練體驗,從三個角度來學習,才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參照國際通行的教練培養方式,為保證學習和練習效果,中研華創決定,從今年7月全國第七期企業管理教練培訓班開始,各單位應至少派三人來學習,以便更好地在企業中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
成長力工作坊——讓幸福來敲門
為了更廣泛地傳播教練技術并讓更多人從中獲益,在眾多學員的期待中,中研華創成長力工作坊在萬物復蘇的陽春三月正式啟動。
成長力工作坊的宗旨是通過“體驗式學習”的方式,投入到有方向的練習和活動中,從不同層面和角度去發現自己的盲點,提供新的視角;突破現有的有限制性的心智模式和行為模式,激發正向、積極的潛意識,親身體驗心靈成長過程中淚水后的歡笑、壓抑后的通暢、病痛后的美妙和無言的幸福;提升參與者的身心靈幸福指數;變無奈、心累的生活體驗為愉悅、輕松的溝通交流,使其成為“開啟心靈的鑰匙,行動學習的工具”,幫助更多的人擁有幸福快樂人生,打造和諧卓越團隊。
我們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歷:在與人溝通中經常會產生意見不一致的問題,朋友一般會善意勸導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實際上,換位思考是一種虛假現象和錯誤的引導。我沒有他那樣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因此就不可能像他那樣去思考;如果委屈自己去接受別人的思想和行為,無形中對自己是一種自我否定的傷害。真正的教練能引領人發現新的思維角度,而不是委曲求全的所謂換位思考。教練是幫你做“加法”,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增加新的行為能力;而不是讓你做“減法”,去掉或者否定自己的某種思維和行為方式。同時,教練技術是一種可視化的工具,可以幫助企業文化更好地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使企業文化從看不見變成看得見,同時能讓員工產生聯想。比如思維導圖工具,引導人從點式思維向無邊界思維拓展,能夠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提升創造力。因此教練技術是自助助人的技術。
此外,正因為工具比方法更具普遍適用性和重復使用的功能,使得最近一二十年,國外一些知名企業越來越將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工具化。工具能夠延伸到細節,細節打動人心,讓人更有執行力。因此學習掌握教練工具,不但可以幫助個人,同時可以幫助企業實現高效管理和文化落地,讓企業真正幸福起來。
正因為工具比方法更具普遍適用性和重復使用的功能,使得最近一二十年,國外一些知名企業越來越將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工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