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岳 林劍明(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515)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模具專業課程實施標準研究與實踐*
胡曉岳 林劍明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515)
高職院校應針對模具專業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出現的問題,研究課程實施標準的設計原則和方法,并從專業能力目標與知識目標、教學總體實施、教學評估三個方面探討設計和實行課程實施標準的途徑。
高職;模具專業;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實施標準
許多高職院校建立了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及其課程標準,但是并沒有建立課程的實施標準,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課程實施標準是課程實施過程的具體操作標準,教師在確定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估方式等教學任務后,還需要將課程目標分解到所教的每次課程中,而且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資源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規范。對于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相對落后,很多職業教育理念及做法需要更新,而且職業教育的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每年吸納的缺乏教學經驗的新老師數量也很龐大,因此,急需對課程的實施過程加以標準化,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迅速提高職業教育的整體水平。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設計教學活動,提供活動項目資源,這些要素構成了教學實施標準。設計課程實施標準時需要考慮學習成果和知識點的細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規范化、評估標準的可行化幾個方面。
學習成果、知識點的細化 實施標準的制定實際是課程標準在教學中的進一步細化,因此,需要將課程標準中的學習成果(即職業能力)、知識點細化到每一次課程的教學中。這種設計的好處在于經過細化可以形成比較小的課時模塊,當市場要求課程內容有所變化時,可以通過調整課時模塊達到調整課程的目的。因此,設計課程實施標準首先需要形成課時模塊,課時模塊的大小主要根據課程中每一個項目或者任務教學的課時大小而定,以體現工作過程的完整性。
教學方法、手段的規范化 課程實施標準涉及具體的教學方法、手段問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本應是教師控制的范疇,不同的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不應該成為標準中的一部分,然而,目前的現狀是許多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還都停留在學科體系的狀態中,而且從目前來看,在教育大發展時期,許多高職院校引進了不少新教師,他們參與教學要有必須遵從的規范文件作為參考,才能更快地適應教學工作,這些因素要求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加以規范,不過這種規范只是參考范疇,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各自發揮,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教學方法主要采用德國的行動體系方案,以項目、任務等為載體,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建構知識、經驗和素質。
評估標準的可行化 專業能力評估可采用過程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方式。過程性評價根據學生平時表現進行評分,平時表現可以通過觀察小組討論、課堂提問、學生作業水平等各種方式進行,要求對每位學生有關于優缺點的評語,主要集中體現在大作業的完成上。終結性評價主要通過考試的方式獲得,考試試卷需要與評估標準內容相一致。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比例應分別占80%和20%。學生需要分成小組,并且應有相關的組織與分工,同時小組每位成員要有完成工作的獨立性。通過提問的形式可以深入了解學生信息收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教學實施標準由基本信息、能力與知識目標、教學實施總表、課程評估等幾部分組成。基本信息涵蓋課程名稱、學時、負責人、課程性質等內容,能力與知識目標是對課程標準綜合能力的進一步分解,將這些分解能力安排到每一次課中,同樣,課程標準的內容也要重新歸納到相關的能力下面,并且相應地分解到每一次課中。下面以《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這門課的部分內容為例,介紹課程實施標準的具體設計方法。
(一)專業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根據課程大綱總的能力要求,分解出分項能力 (包括技能)。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專業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表
(二)教學總體實施
教學總體實施分為培養目標、課時、知識點、教學任務和教學活動說明。各部分內容如表2所示。
表2 教學總體實施計劃表
(三)評估
專業能力評估 評估內容和評估標準如表3和表4所示。
關鍵能力評估 關鍵能力的涵義是指不針對某一具體的職業而是從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要獲得成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即跨職業的、可轉變的、有助于終身學習的、可發展獨立性的能力。關鍵能力是繼續學習的基礎,能使面臨就業、晉升、轉崗等多樣性選擇的人們具備更強的競爭力。由于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日益加快,新的產品服務技術工作崗位不斷涌現,勞動者需要具備這些通用能力以應對快速的變化。在參考英國職業教育的基礎上,可將關鍵能力歸納為六個方面,即信息獲取、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負責耐勞、人際溝通、團隊合作。關鍵能力評估主要通過觀察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表現,關鍵能力的評估方法如表5所示。
表3 評估內容簡表
表4 評估標準簡表
表5 關鍵能力評估表
評估說明 (1)專業能力評估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方式。過程性評價根據學生平時表現進行評分,終結性評價主要通過考試方式獲得,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比例分別占80%和20%。(2)關鍵能力評估主要通過觀察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表現。通過提問的方式可以深入了解學生信息收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學生社會方面的關鍵能力可以通過小組活動觀察獲得。(3)評估的重點是設計評估活動,找到評估標準中的觀察點并觀察具體表現。專業能力和關鍵能力評估雖然是評估不同的能力,但評估可以集中在一個評估活動中進行觀察,最好以完成工作任務的活動為載體進行評估。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模具專業課程實施標準設計應建立在學習者分析和實施課程的環境分析的基礎上,課程實施標準要加強針對性。高職教育的課程開發與實施與傳統學科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存在著顯著差異,高職教育的科目課程實施必須緊密圍繞職業專門能力和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目標進行各個環節的設計,學科知識要服務于職業專門能力和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這是高職教育科目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關鍵。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一)[J].職業技術教育,2006,(1).
[2]李方.課程與教學基本理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高凌飚.關于過程性評價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4,(10):15-19.
胡曉岳(1973—),湖南道縣人,碩士,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高級技師,主要從事生長型制造系統、CAD/CAM一體化等研究和教學工作。
G712
A文章編號:1672-5727(2011)09-0030-02
*本文系2009年度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科研項目《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模具專業課程體系開發》(項目編號:YJ2009-28)的部分成果